搜索到8230篇“ 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文章
带电短肽T_(7)+、T_(6)-对α-淀粉酶活性和构象的影响
2024年
利用带不同电荷的短肽T_(7)+、T_(6)-,探讨正电荷短肽T_(7)+和负电荷短肽T_(6)-对α-淀粉酶活性和构象的影响。将短肽加入α-淀粉酶体系后,测定其相对活、米氏常数(Km)、活化能、Zeta电位等指标。为了更清晰地观察不同带电量的短肽对α-淀粉酶构象的影响,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进一步考察α-淀粉酶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将带电短肽加入α-淀粉酶促反应中,正电荷短肽T7+抑制α-淀粉酶活,当短肽质量浓度为10^(-7)g/mL时,α-淀粉酶相对活降低2.40%,同时也使α-淀粉酶与可溶性淀粉的亲和力降低,活化能升高,Zeta电位增加。负电荷短肽T_(6)-促进α-淀粉酶活,当短肽质量浓度为10^(-7)g/mL时,α-淀粉酶相对活升高1.40%,同时也使α-淀粉酶与可溶性淀粉的亲和力升高,活化能降低,Zeta电位增加。光谱分析表明,不同带电短肽使α-淀粉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二级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表明不同带电短肽可以发挥与电场相似的作用,即电场在作用于蛋白质时,产生的电场力促使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人工设计合成短肽所带的表面电荷影响表面电荷的分布,进而导致活性和构象发生改变。
杨晓钰李传博刘春莹孙付保窦少华
关键词:Α-淀粉酶构象
一种母乳α-淀粉酶活性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母乳α‑淀粉酶活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新鲜母乳样本与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合,充分震荡摇匀后,离心取清液,然后运用碘‑淀粉比色法实现母乳α‑淀粉酶活性测定。本方法能在实现澄清母乳样本的同时,不损伤α‑淀粉酶...
李达康学军
具有α-淀粉酶活性的多肽以及编码它们的多核苷酸
本发明涉及具有α‑淀粉酶活性的杂合多肽,该杂合多肽选自包含催化核心的第一多肽序列和包含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的第二多肽序列,其中(a)该催化核心选自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20至494或SEQ ID NO:...
名本知子中西贵士福山志朗堤纪子绫部圭一
采用真空紫外射频等离子体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代谢能力及产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菌株活性提高领域,涉及一种采用真空紫外射频等离子体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代谢能力及产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包括将长满解淀粉芽孢杆菌的LB平板至于冷等离子体处理设备中,使菌株经冷等离子体环境中的真空紫外光子辐射后产生...
朱劼纪亮陈群邵汉良李霞章许洁婷任建军周政忠
细菌α-淀粉酶活性提升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作用于淀粉分子的α-1,4糖苷键,降低淀粉黏度。作为动物饲料中常用的添加剂,α-淀粉酶能够弥补动物淀粉酶的不足,加速饲料中淀粉糖化过程,提高淀粉糖化效率和麦芽糖得率,提升饲料饲用价值。从生物活性和可获得性来看,微生物来源的α-淀粉酶最具应用潜力,而细菌α-淀粉酶具有更突出的优势。深入研究细菌α-淀粉酶可提高淀粉利用率,进而改善动物生长。文章综述了α-淀粉酶的来源、细菌α-淀粉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细菌α-淀粉酶活性提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细菌α-淀粉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白静王君李末宋立立
关键词:Α-淀粉酶细菌
超声对α-淀粉酶活性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2023年
该研究借助米氏方程、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考察超声对α-淀粉酶活力、促动力学和分子结构的影响,揭示超声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α-淀粉酶活力在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密度2.85 W/cm3、超声时间5 min时比未经超声处理的α-淀粉酶活力提高22.30%。促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超声处理后α-淀粉酶的Vmax提高9.56%,Km降低23.58%。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可知,超声处理能改变α-淀粉酶的分子结构,使其结构更加整齐有序,且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超声波对提高α-淀粉酶活性有积极作用。
陈妍陈复生张丽芬张明珠
关键词:超声波Α-淀粉酶酶活力酶促动力学
基于快速粘度仪测定稻谷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研究
α-淀粉酶可作为判断稻谷新陈度的重要指标来判断稻谷的品质变化情况。目前存在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测定稻中 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为比色法,但这种方法操作过程复杂,容易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
兰秀芬
关键词:稻谷Α-淀粉酶活性检测
燕麦酵素的营养性及其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效果的研究
2023年
以燕麦为原料进行发芽处理,接种微生物制成燕麦发酵产品,研究了发酵过程中β-葡聚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探究燕麦酵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及抑制类型,考察了燕麦酵素中的营养素与α-淀粉酶活性抑制效果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燕麦发酵时间的延长,燕麦酵素中β-葡聚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发酵96 h达到最高。燕麦酵素对α-淀粉酶有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到72.27%,IC_(50)=30.96 g/L,动力学分析表明,无论是高浓度还是低浓度的燕麦酵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类型都属于混合型抑制。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燕麦酵素中总酚及总黄酮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呈显著正相关(P<0.05),β-葡聚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正相关性不显著。燕麦酵素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具有较好营养性和抗氧化性的产品。
胡爱玲杨婉婷马利华
关键词:营养Α-淀粉酶抑制性
低温冷害对不同玉米种子萌发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东北地区玉米春季播种时,常有“倒春寒”现象,低温冷害频发会造成玉米减产,针对这一问题,选择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以25℃为对照,以15和8℃为低温胁迫处理,研究低温冷害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冷害显著影响各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表现为25℃>15℃>8℃。不同玉米品种抗低温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福玉208、中邦9号、呼单1779三个品种受温度影响较大,齐禾401、京农科728、嫩单19、富尔116、嫩单35这些品种抗低温能力较好。
徐婷王俊强韩业辉周超曲忠诚高盼丁昕颖
关键词:玉米种子萌发Α-淀粉酶活性
高压静电场介导对番茄种子萌发特征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以番茄“黄玫瑰”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强度的静电场处理不同时间对番茄种子萌发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于番茄种子引发的静电场处理条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电场强度为6 kV·cm^(-1)的静电场施加20 min后能使得番茄种子发芽率提高30.3%,6 kV·cm^(-1)的静电场施加25 min使得番茄种子发芽势提高43.73%,6 kV·cm^(-1)的静电场施加15 min使得番茄种子发芽指数提高65.46%。6 kV·cm^(-1)的静电场处理10~15 min,对番茄种子的根和芽生长的促进效应明显。结合α-淀粉酶活性可以看出,当6 kV·cm^(-1)静电场处理20 min时,处理组番茄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最高。综上所述,静电场处理可以促进番茄种子的萌发,6 kV·cm^(-1)处理20 min可作为番茄种子萌发适宜的静电场处理参数。
路媛媛孙承龙谭哲余晶宋艳波刘振宇
关键词:高压静电场番茄种子萌发Α-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