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02篇“ Α1A受体阻滞剂“的相关文章
- 超声评估α1-受体{1}联合5α-睾酮还原酶抑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本文以探究α1-受体{1}联合5α-睾酮还原酶抑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内循环及组织硬度的超声评估为主要目的。选取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联合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5α-睾酮还原酶抑制剂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患者5α-睾酮还原酶抑制剂与α1-受体{1}联合治疗。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的前列腺体积(PV),根据弹性成像来评估组织硬度,并检测残余尿量(PVR)、最大自由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指标的变化,并统计治疗效果。治疗后,联合组IPSS评分、PV、PVR、PSA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Qmax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较高(P<0.05)。α1-受体{1}、5α-睾酮还原酶抑制剂结合治疗可以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内循环、组织硬度,促进患者康复。
- 关义满房勤茂邓荷萍张巍巍武霞张博
- 关键词:Α1-受体阻滞剂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体积
- α1A受体{1}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对输尿管上、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价α1A受体{1}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对输尿管上、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治疗的输尿管上、下段结石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输尿管上、下段结石均为40例,结石直径0.6-1.5cm)。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1A受体{1}口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排石率差异、平均排石时间差异、治疗期间碎石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差异,需镇痛治疗患者的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排石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同组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率均高于同组输尿管上段结石排石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排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同组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时间短于同组输尿管上段结石排石时间(P<0.05)。观察组治疗后需镇痛治疗患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需镇痛治疗患者率与同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需镇痛治疗患者率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中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需镇痛治疗患者率低于同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需镇痛治疗患者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碎石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α1A受体{1}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对直径0.6~1.5cm的输尿管上、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较高,提高了排石率,缩短了排石时间,减少了镇痛剂的使用。
- 郑壬平吴旭东查中建习海波
- 关键词:Α1A受体阻滞剂体外震波碎石术疗效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或α1A受体{1}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P)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与α1A受体{1}(α1A-b)联合M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月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2例晚期前列腺癌伴BOO的病例,其中TUPKP联合MAB组29例,α1A-b联合MAB组23例。采用t检验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差异,随访并评估比较2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取Log-Rank检验。结果治疗前TUPKP联合MAB组与α1A-b联合MAB组PSA、PVR、QOL、IPSS及Qmax分别为(37.94±25.58)μg/L vs(47.29±42.10)μg/L、(158.07±57.81)ml vs(151.17±55.70)ml、(5.10±0.82)分vs(5.26±0.81)分、(26.62±3.78)分vs(25.83±4.21)分、(6.50±1.63)ml/s vs(6.60±2.26)ml/s。治疗3个月后2组PSA、PVR、QOL、IPSS及Qmax分别为(2.86±2.16)μg/L vs(5.19±3.54)μg/L、(31.17±19.97)ml vs(92.48±42.62)ml、(1.48±0.87)分vs(4.00±1.04)分、(7.83±3.26)分vs(16.57±3.87)分、(18.27±4.47)ml/s vs(9.10±2.82)ml/s。TUPKP联合MAB组与α1A-b联合MA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SA、PVR、QOL、IPSS均降低,Qmax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688、14.013、18.582、22.737、-14.058,P均<0.001;t=4.800、9.716、6.996、8.377、-7.096,P均<0.001)。治疗3个月后,TUPKP联合MAB组与α1A-b联合MAB组比较PSA、PVR、QOL、IPSS均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7,P=0.009;t=6.367,P<0.001;t=9.478,P<0.001;t=8.831,P<0.001),Qmax则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2,P=0.084)。TUPKP联合MAB组与α1A-b联合MAB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7.24个月、56.46个月,2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5)。结论 TUPKP联合MAB与α1A-b联合M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 杨晓亮张艳斌魏灿王伟席俊华应全胜吴畏杨振兴陈运倪大伟
- 关键词: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Α1A受体阻滞剂内分泌治疗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更换α1-受体{1}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治疗期间更换α1-受体{1}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BPH患者共890例,分别予4种不同的α1-受体{1}(多沙唑嗪、阿呋唑嗪、特拉唑嗪、坦索洛辛)治疗,分析药物更换率、更换药物的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 132例更换过药物,药物更换率为14.8%(132/890)。患者更换药物的原因中,疗效不佳占38.6%,副作用大占36.4%,体位性低血压占16.7%,药价偏高占3.8%,服药不便占4.6%。在坦索洛辛药物组中,药物更换率(9.5%)和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更换药物的发生率(4.2%)都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 BPH患者治疗期间更换α1-受体{1}的主要原因为疗效不佳和副作用大,服用坦索洛辛组的患者,药物更换率和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更换药物的发生率较其他3种药物的患者低,值得首诊患者推荐使用,以降低药物更换率。
- 彭海冉青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Α1-受体阻滞剂换药
- 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TURP或α1A受体{1}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与α1A受体{1}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并探讨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α1A受体{1}联合内分泌治疗或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63例,其中28例行α1A受体{1}联合内分泌治疗,35例行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RV)、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 L)及总体生存率。结果: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组术后3个月RV、IPSS、Qo L分别由术前的(137.8±27.6)ml、(22.3±3.6)分、(4.2±0.8)分降至(29.0±13.6)ml、(7.8±2.1)分、(1.6±0.5)分(P均<0.05),Qmax由术前的(5.6±2.1)ml/s增至(17.6±2.7)ml/s(P<0.05)。α1A受体{1}联合内分泌治疗组术后3个月RV、IPSS、Qo L分别由术前的(133.6±24.9)ml、(21.5±3.2)分、(4.7±1.1)分降至(42.0±18.3)ml、(12.8±2.6)分、(2.5±0.7)分(P均<0.05),Qmax由术前的(6.3±2.4)ml/s增至(11.7±2.3)ml/s(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相比,RV、IPSS、Qo L及Qmax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α1A受体{1}联合内分泌治疗组总体生存率为46.4%,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组为51.4%,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较α1A受体{1}联合内分泌治疗,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能显著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且不影响总体生存率,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首选方法。
- 陶凌松陶良俊陈弋生邹滨朱光标王家伟梁朝朝
- 关键词: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Α1A受体阻滞剂内分泌治疗
- 口服α1一受体{1}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
- 2014年
- 为探讨口服α1一受体{1}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回顾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340例肛肠病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应用α1一受体{1}分为两组,其中应用α卜受体{1}的设为试验组(哈乐,口服,0.2rαg/次,每天1次,230例),未应用α1一受体{1}的设为对照组[11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发生尿潴留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导尿处理,试验组男性患者继续服用α1一受体{1},对比观察两组男性患者导尿时的疼痛程度、尿道黏膜损伤情况及留置导尿管后下尿路的刺激症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O.05。试验组发生尿潴留的男性患者导尿时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O.05;尿道黏膜损伤率及留置导尿管后下尿路的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果表明,口服α1一受体{1}可有效降低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接受导尿处理的男性患者口服α1{1}可缓解置导尿管时的不适,减少留置导尿管所引起的下尿路刺激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徐永强邓兵
- 关键词:Α1-受体阻滞剂肛肠病
-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抗生素和α1-受体{1}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 2013年
- 慢性前列腺炎(CP)发病率高,病因复杂,迁延难愈。临床上单用抗生素治疗CP往往不能取得满意效果,随着对CP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渐深入,开始使用α1-受体{1}并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此我们加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CP,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谢军余建华徐友明吴海明
- 关键词:前列腺炎药物疗法复方玄驹胶囊
- α1A受体{1}在上尿路结石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价α1A受体{1}在上尿路结石术后对残留结石排出的影响,及其对输尿管支架管综合症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对延安医院12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10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结石2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留置D-J管,治疗组68例术后给给予坦索罗辛0.2 mg口服,对照组60例.观察残留结石的排除成功率、排除时间,2周后D-J管拔除前的下尿路症状、生活质量及疼痛改善的情况.结果坦索罗辛治疗组残留结石完全排出60例,对照组42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对下尿路症状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1A受体{1}对上尿路结石术后具有明确的辅助排出残留结石的作用,并能有效缓解输尿管支架管综合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毕晓方史云强钟一鸣李珲王春晖
- 关键词:Α1A受体阻滞剂尿石症
- α1-受体{1}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动学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口服α1-受体{1}联合静推抗菌药物治疗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时,前者对后者在前列腺组织中药动学的影响。
方法:构建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120只,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动物均静脉推注左氧氟沙星溶液...
- 曾洋
- 关键词:受体阻滞剂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药动学参数盐酸特拉唑嗪
- 针刺联合α1-受体{1}治疗老年急性尿潴留的疗效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α1-受体{1}治疗老年急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发生急性尿潴留的老年住院患者82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经尿道导尿,停留导尿管。对照组口服仪α1-受体{1}高特灵(盐酸特拉唑嗪)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76.74%,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联合α1-受体{1}治疗老年急性尿潴留比单纯α1-受体{1}疗效好,有协同作用,缩短了留置尿管时间,避免反复导尿和减少泌尿系统医院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 戴兆燕苏小霖黄洁珍
- 关键词:针刺Α1-受体阻滞剂老年急性尿潴留
相关作者
- 霍勇

- 作品数:777被引量:8,860H指数:4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 陶国枢

- 作品数:185被引量:836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维生素D受体
- 王琳

- 作品数:1,094被引量:5,043H指数:3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克隆 酵母双杂交 酵母双杂交技术
- 王东

- 作品数:102被引量:43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机器人 前列腺癌
- 陈锦

- 作品数:127被引量:503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护理 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伤口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