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3篇“ 《十三经注疏》“的相关文章
- 阮刻《十三经注疏·礼记·乐记》两种校记
- 2024年
-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是阮元于清嘉庆年间据宋十行本十一经及《仪礼》《尔雅》二经的北宋单疏本重刊的本子,即《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嘉庆原刊本的影印本(为称引方便,以下称“嘉庆本”)。中华书局1980本则是清道光重刊本的影印本,道光年本以初刻本为底本,参考倪模、余成教两人的校本,校对整理而成。文章以《礼记·乐记》为例,校勘以上两版本的卷三十七和卷三十八,成校记三十九则,两版本经文无出入,注有二处出入,释文有六处出入,疏有三十一处出入。
- 陈淑贤
- 关键词:《十三经注疏》
- 《十三经注疏》中道德概念的空间隐喻研究
- 2023年
-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十三经注疏》中道德概念所蕴含的空间隐喻极为丰富。本文借助在线语料库,以“道德是空间”为中心隐喻,探究《十三经注疏》中“高”“低”“正”“偏”“直”“曲”等空间概念为源域的道德空间隐喻概念和“高行”“高尚”等表达道德概念的空间隐喻,并借助意象图式对这些道德空间隐喻的产生进行认知文化阐释。对《十三经注疏》中道德空间隐喻的实例分析表明,其道德概念是通过空间体验表达出来的,我们的语言和思想是作为具身认知的一部分被具体化的,同时道德空间隐喻中源域的“多元性”也反映出汉语言丰富的隐喻性。
- 张芳
- 关键词:《十三经注疏》道德概念意象图式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著录问题辨析
- 2022年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各书卷首的提要,或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用《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提要》,书名、卷数等信息混乱,所署责任者亦有出入。除《孟子注疏》外,库本《十三经注疏》的音义多取自陆德明,各《提要》均未标举陆德明,《四库全书考证》亦有所忽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逐一辨析,并予以完善。
- 李花蕾
- 关键词: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著录
- 学道未应唐风弃:淮南书局重刻《十三经注疏》始末考
- 2022年
- 淮南书局重刻《十三经注疏》是经何绍基提议,在曾国藩、方浚颐的支持下,以何绍基、莫友芝为中心,汇集淮南书局编校士人群体共同展开的工程。自同治十年春筹备校刻,至光绪四年刊成《毛诗注疏》一种而罢,淮南书局重刻《十三经注疏》未竟而殇,其直接原因是书局人事变故所致,更深层原因则在于同光年间学术风气的转变。淮南书局重刻《十三经注疏》作为偶发性挫折事件,为考察晚清经学与学术衍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从中既能看到晚清经学的延续与学者的固守,也真切映照出经学渐趋衰落的时代变迁。
- 兰秋阳
- 关键词:十三经注疏
- 日藏无补版早印闽本《十三经注疏》的发现及其文献价值——兼论闽本《十三经注疏》的补版问题
- 2022年
-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所藏红叶山文库旧藏闽本《十三经注疏》是现知刷印时间最早、无一叶补雕版片的闽本成套印本。它既是构建闽本内部版本演变特别是补版进程轨迹的关键性坐标,又有资于此后下游刻本来源的深化研究,更是几乎完全继承了闽本经历江以达、李元阳两次校勘的最终成果,廓清了闽本后印本文字磨损漫漶与补版讹误的干扰,为学界提供了最为可信的闽本《十三经注疏》文本。
- 沈畅
- 关键词:《十三经注疏》
- 十三经注疏 第25册 孟子注疏
- (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 第24册 尔雅注疏
- (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 第2册 尚书注疏
- (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 第1册 周易注疏
- (清)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 第10册 一 仪礼注疏
- (清)阮元校刻
相关作者
- 孔祥军

- 作品数:51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十三经注疏 经典释文 宋本 校勘记 注疏
- 王锷

- 作品数:52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礼记》 礼记 版本考辨 《仪礼》 《礼记正义》
- 杜泽逊

- 作品数:72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研究主题:《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提要》 提要 四库存目 四库
- 陈东辉

- 作品数:24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研究主题:《经籍纂诂》 《十三经注疏》 《四库全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籍丛书
- 魏庆彬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 教学现状 人文性 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