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8篇“ 《河伯》“的相关文章
- 河伯娶妇传说溯源——兼论“替罪羊机制”
- 2025年
- 向河伯献祭少女是民间传说“河伯娶妇”的核心,这一古俗源自受“超验存在”支配和驱动的原始自然崇拜。从“神话历史”角度对河伯黄河水神自然神属性的建构与认同再认识的同时,借助“大小传统”理论围绕河伯本身及献祭行为做出系统梳理,指向“以女妻河”背后存在群体献祭暴力以及被献祭对象成为群体替罪羊的同时,进而借“仪式性死亡”在强调献祭合理性中促成附着杀戮色彩的群体暴力转化。在群体罪责转化至个人、不祥暴力转化为吉祥暴力的两次转化基础上,结合民间传说的特质提出第三次转化,即集体迫害行为随传说在后世的文字和口头传播中被淡化或隐藏。并从民间传说作为另类历史文本的角度出发,提示其作为迫害文本的可能性和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可解读性。
- 许悦公维军
- 关键词:民间传说
- 童话数学 儿童数学启蒙图画书 牧童与河伯
- 这是一套针对学龄前孩子的数学启蒙图画书。本书以充满趣味、扣人心弦的童话故事形式,结合新课标和一二年级小学教材,全方位科学解读基础数学。全书涵盖20个学龄前后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帮助孩子在阅读与游戏中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
- 国开童媒
-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 2022年
- 河伯以部族首领的身份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演变为一个丰满的神话形象,展现了复杂多面的形象特征。纵观河伯神话的发展历程,河伯外在形象的演变昭示着人类在自然万物中主体意识的确立,河伯形象的人性化特征寄托了不同身份人群的人文关怀,神话形象的描述之中也传达出了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对于黄河文明的传承发展和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 宋银霞
- 关键词:文化精神人文关怀
- 中国河伯与日本河童的文化隐喻比较
- 中国的河伯和日本的河童分别是两国对江河的崇拜而产生的神灵或鬼怪形象,是两国水崇拜文化的一部分。而不论在外观还是在内涵上,两者都有许多共同点或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地理环境、精神文化等差异,河童与河伯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本论...
- 赵玉娇
- 关键词:河伯民俗文化文化隐喻
- 河伯神话传说源流探析被引量:3
- 2021年
- 河伯是上古时期河国的祖先,河伯族是东夷九种之一的风夷之一支,河国是他们创建的媿姓国家,与鬼方等北狄诸部为同族系,均出自东夷。他们最初的活动地域是黄河下游的九河、济水一带。河伯冯夷是河国最初的祖先,既是黄河之神,也具有凤鸟图腾神的性质,故后与风神之风伯混同,衍化出雨师屏翳、风伯姨等神灵。有娀氏简狄与河国人生了殷人的初祖契,后来神话中生商的玄鸟为凤凰,就是河伯的化身,故殷人祀河伯为"高祖"。
- 史大丰
- 关键词:河伯东夷玄鸟
- 試論商周河伯傳説與河神起源
- 2021年
- 河伯幫助上甲微復王亥之仇的古史傳説能在殷卜辭中得到一定印證,河伯當是古史人物,舊多稱馮夷,馮本作倗,他曾是古倗族的首領。河神起源於自然崇拜,至商代已與人鬼發生融合,因此河伯具備人格神和自然神雙重神格。
- 左勇
- 关键词:河伯
- 关于《摸彩》与《河伯娶妇》中献祭仪式的比较研究
- 2020年
- 《摸彩》作为雪莉·杰克逊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曾引起世界各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但始终缺乏比较文学视角的研究。本文旨在分析献祭仪式在《摸彩》中的反映,并将其与源自中国古俗的故事《河伯娶妇》进行比较,从集体无意识、意识形态压迫和狂欢化讽刺的角度解读神圣仪式的世俗化过程。帮助读者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角下直面人类历史中的愚昧与荒谬,以更包容的心态和更强大的勇气去接受自身面临的生存困境。
- 景秀
- 关键词:献祭
- 澄清一个历史误区——董源《潇湘图》非《河伯娶妇图》被引量:1
- 2019年
- 董源在五代时期并无太大影响力,在后世米芾、郭若虚、董其昌等人对董源概念不断地阐释、演绎之下,对后世特别是元代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董源作品中,《潇湘图》(图一)《夏景山口待渡图》《溪岸图》等为后人讨论甚多。一、关于《潇湘图》真伪问题,存在争议丁羲元在《潇湘图考》和《<夏景山口待渡图>与<夏山图><潇湘图>之真伪》两篇文章中讨论《潇湘图》并非董源之作,认为《潇湘图》"是明代晚出的参照《夏景山口待渡图》而来的伪托之本"。
- 谢永飞
- 关键词:五代时期
- 羿与河伯故事中英雄形象的建构与偏离
- 2019年
- 羿与河伯的传说是"羿"形象发生偏离,与后羿产生联结的分流点。与"羿"主流形象不够契合的非主流神话——羿与河伯、宓妃的故事——在后世的重述和建构下,逐渐剥离了羿的英雄属性。羿的英雄形象在这个故事中被建构,又开始产生偏离。羿的形象在与河伯的传说中发生偏离后仍不断展衍,对其英雄属性的解构趋于极端,从而导致了"后羿"这一历史化的极端形象的出现。羿与后羿并非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人物,虽二者故事传说时代有异,但仍可找到一些相似之处,且后羿的形象也存在被误解的可能。
- 毕漾晴
- 关键词:后羿历史化
- 河伯神话的传播路径初探
- 2018年
- 在神话和传说中河神或称为河伯,或称为冰夷、无夷、冯夷。由于黄河文化存在东西地域差异,河神的名称也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着由分化到整合的过程,"河伯"与"冯夷"等称谓的整合是东西文化交融的结果。随着周代的兴盛,黄河流域文化在东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向南传播,到春秋战国时已经得到南方各民族广泛的接受。
- 曾凡
- 关键词:河伯
相关作者
- 曹小文

- 作品数:31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 研究主题:世界史 历史教学 唯物史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全球史
- 李进宁

-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河伯 神话 神话传说 扬弃 《九歌》
- 焦继顺

- 作品数:14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
- 研究主题:训诂 《诗经》 《楚辞》 河伯 《九歌》
- 牛贵琥

- 作品数:41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元好问 金代文学 元代文学 金代 诗歌理论
- 龚维英

- 作品数:61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天问》 《九歌》 闻一多 东夷族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