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0篇“ 《红色中华》“的相关文章
- 《红色中华》研究综述及展望
- 2024年
-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舆论宣传的主阵地,见证了党建立红色政权的初心使命,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新闻事业史的重要资料。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概括总结研究现状,希冀为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参考。现有研究多从新闻学、历史学、政治学专业领域进行解读分析、凝练宝贵经验、呈现时代价值。未来可进一步挖掘史料、拓展研究范围;增强系统性、长时段研究;在已有研究范式之外,开辟研究新视角。
- 武孟影
- 关键词:《红色中华》
- 《红色中华》历史考察与开发路径研究
- 2024年
-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出版物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与战争的有力武器。《红色中华》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保留了党进行局部执政和开展社会治理实践的真实记录,无疑是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红色政权从哪里来的最强音。因此,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好《红色中华》意义重大。重点从《红色中华》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与启示、开发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既可以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也能为开展党性培训和“四史”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 杨宇哲
- 关键词:《红色中华》历史考察
- 《红色中华》关于扩红运动的报道研究
-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第一份机关报,是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对中央苏区的建设及顺利开展扩红运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中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对扩红运动进行了系列报...
- 孙于麟
- 关键词:《红色中华》中国共产党
- 《红色中华》与苏区文艺公共空间的建构
- 2024年
- 通过还原《红色中华》创办的历史情境,可以发现《红色中华》确实在政治力量的帮助下建构了一个文艺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是苏区文艺生产与传播的重要文化场域。一方面,其以设立文艺专栏、开展征文活动及健全工农通讯网为路径搭建了一个动态的集体创作空间,推动了苏区文艺的生产与再生产;另一方面,其通过建设发行网及广泛开展集体读报活动为苏区民众开拓了一个公共阅读空间,为苏区培养了现代读者。
- 曾赛刘文辉
- 关键词:公共空间
-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的办报经验及启示
- 2024年
-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时期发行量最高、影响力最广、受欢迎程度最大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和苏区临时政府政策传播、社会动员和舆论监督的锐利武器。作为苏区最权威的媒体,《红色中华》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先河,形成了宝贵的办报经验。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红色中华》的办报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当下主流媒体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 辛岳魏国强
- 关键词:《红色中华》党报中央苏区
- 《红色中华》与中国共产党苏区时期的灾害叙事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与防灾应灾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但中国共产党依托机关报《红色中华》开展深入群众、具有革命与阶级导向的灾害叙事与宣传,不仅有力应对了频发且恶劣的自然灾害,而且据此赢得了民心,在根据地工农群众中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形象,从而树立并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合法性。以《红色中华》的灾害叙事为基本史料,构建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灾害防治工作的历史图景,可以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与救灾现代化实践提供历史遵循。
- 杨文晴孔祥成
- 关键词:《红色中华》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
- 成为“群众的报纸”:瑞金时期《红色中华》办报模式转型
- 2024年
- 瑞金时期,在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办报实践中,既有的办报模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以《红色中华》为代表的党报党刊发生模式转变,逐渐形成依靠群众的办报模式。本文以《红色中华》为视点,通过该报在瑞金时期的报刊实践发现,《红色中华》从创办之初以公示和政论为主的“命令和指令的机关”转变为信息多样、贴近群众的“群众的报纸”。这一转变反映了根据地成立之初党报从城市到农村的变化过程,同时表现出党内对列宁党报理论经历了从认识与改造到结合苏区斗争实践的反思过程。这一转变也与延安时期群众办报的观念遥相呼应。
- 王志辉
- 关键词:《红色中华》瑞金时期
-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
- 2024年
-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喉舌”,承担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苏区建设和巩固及激烈的“反围剿”斗争,为了寻求局部执政的合法性、破除负面形象,中国共产党把《红色中华》作为形象塑造的重要窗口。在《红色中华》的宣传和塑造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塑造了爱国御辱、先进政党、清正廉洁、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回顾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些宝贵历史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黄彬兰叶龙祥
- 关键词: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红色中华》
- 中央苏区时期的防灾救灾研究——以《红色中华》为视角
- 2024年
- 中央苏区时期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灾情形成的原因有: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国民党与反动地主奸商的加害,国民政府昔日在苏区统治的历史遗留,少数苏维埃政府官员失职渎职。苏区政府高度重视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如防灾关口前置的举措有:兴修水利、种植树木、开荒防虫;救灾机制灵敏,如赈济施助、生产自救、力防返灾。苏区在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等方面,防灾救灾成效显著;而同时期国民党的统治之下,却是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得民心。苏区防灾救灾工作是马克思主义防灾救灾理论中国化的产物,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其历史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防灾救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孙伟叶彩虹
- 关键词:中央苏区时期防灾救灾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
- 中央苏区《红色中华》参与调查研究的实践与启示研究
- 中央苏区时期,调查研究在党内得到重视,大量苏区干部扑身工作一线,开展了诸多调查研究,作为红色机关报刊,《红色中华》积极响应和践行了党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此,本文试图挖掘《红色中华》调查研究的实践路径、规律特征和实践成效,并...
- 邹玉娟
- 关键词:中央苏区《红色中华》
相关作者
- 万京华

- 作品数:107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新华社 通讯社 新华社记者 分社 毛泽东
- 陈信凌

- 作品数:103被引量:25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中央苏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红色中华》 《红色中华》报 新闻价值
- 熊国荣

- 作品数:50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红色中华》 电视剧 手机 身体 电视剧批评
- 韩云

- 作品数:9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红色中华》 办报思想 《红色中华》报 中央苏区时期 新闻媒体
- 唐国平

- 作品数:30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 卫生防疫 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