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8篇“ 《赎罪》“的相关文章
赎罪
代表作,2001年英国布克奖提名作品,2008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同名原著小说。独家引进版权,体验
伊恩·麦克尤恩著
关键词:长篇小说
赎罪被引量:2
2008年
在临近2001年岁末一段客居他乡的日子里,我在泰国准备为一部电影勘景。这部我同他人联合编剧且有意亲自执导的作品,以埃里克·安布勒的小说为基础。我随身携带着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Atonement),我对他的作品总是充满期待。我想,这部长篇或许可以适当调剂一下我对安布勒的《夜来者》(The Night-Comer)——涉及到印度尼西亚现代与正统穆斯林教派之间那平静而殊死的权力之争——的全心投入,
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关键词:赎罪权力之争穆斯林小说
赎罪
出于愧疚,她不时地自我折磨,将一个个细节串成一个无休无止的圈环,一串需要一生去拨弄的念珠。怎么样才能获得赎罪呢?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种实体或更高的形式是她能吁求的,是可以与之和解的,或者是会宽恕她的。在她身外,什么也...
(英)伊恩·麦克尤恩著
关键词:长篇小说
赎罪
这个剧本,布里奥妮是在两天时间里一气呵成的。那两天里,她奋笔疾书,为此错过了一顿午饭和晚饭……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关键词:长篇小说
赎罪
0906
(英)伊恩·麦克尤恩(Ian
关键词:长篇小说
赎罪
(日)湊佳苗
赎罪
2024年
从记事起,我就一直被另一个人抚养。他不是我的父母、兄弟或是什么亲戚。他只说,他是我的监护人。3024年,我6岁,他36岁,他还很年轻。我刚上学,他每天都接送我上下课。每次看到我时,他都会发出一声叹息。3028年,我10岁。有一天,我坐在他车的后座上,似乎他有着心事。
朱毅帆
关键词:监护人记事心事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的逃逸线解读
赎罪》(Atonement,2001)是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 Ewan,1948—)的代表作之一。基于世界二战即将爆发的历史背景,小说以布里奥妮幼时的谎言和其成年后的自我赎罪为主线,穿插讲述一对恋人...
凌静
关键词:《赎罪》
小说《赎罪》中“男孩的消失”的象征意义解读
2024年
文学作品中象征代表观念,本质是从特殊对象和具象中经过直观和想象力的中介,与本体和永恒达到直接的沟通。文学作品中使用象征手法能够表达更多层次且更丰富的内涵,促使读者积极参与作品意义建构。在小说《赎罪》第二部分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争书写部分“,男孩的消失”这一意象多次出现,贯穿始终。从表层来看,“男孩的消失”的这一意象揭示战争残酷的杀戮本质及对人们移情能力的腐蚀而导致的人性冷漠和残暴后果;从深层来看,“男孩的消失”一方面象征着小说另一条隐形叙事线索,暗示主人公罗比个人命运的发展和结局;另一方面象征着道德符号,带给主人公良知拷问和道德反思。主人公罗比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命运,对“男孩的消失”进行思考和反思,最终抵达“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精神境界,实现了心灵上的救赎。
陈娟
对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叙事判断的分析
2024年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是以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作者双重叙事展开的,通过小说内部多视角的叙事和时空的线性发展,为读者呈现了“赎罪”这一主题。叙述者布里奥尼在阐释误断和伦理误认中进行的赎罪努力,以及在其写作过程中对事实的判断和虚构的创作之间的平衡,带给读者伦理之思与审美移情的快感。《赎罪》中的叙事判断,主要体现为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审美判断的交织融合,是叙事形式、叙事伦理与叙事美学的融合。
曹家乐
关键词:《赎罪》伦理判断审美判断

相关作者

周涓
作品数:10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
研究主题:《赎罪》 《追风筝的人》 历史编撰 人性 元小说
杨阳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赎罪》 浪漫 无思 平庸 赎罪
黄一畅
作品数:13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赎罪》 叙事 创伤 创伤叙事 小说
王辰晖
作品数:20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赎罪》 大学英语 CLIL 自反性 艺术特色
龙秀清
作品数:28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天主教 教廷 世界史 赎罪 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