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5篇“ 《远游》“的相关文章
远游被引量:1
1991年
西川
关键词:保守秘密火照野百合空无
清代江南文人远游的知识版图与心理感知——以《游草序》书写为主要例证
2025年
时至清代,江南重耕稼而轻商贾的情况已经改变,加之清人整个天下观与开放性与历代相比发生了重要变化,对于江南文人而言,颇为敏感于这种变化,“游”成为他们了解自然、社会和历史的一种方式,而“游草”是其游历的文学书写成果。现存“游草序”往往被看作“游草”的副文本,在研究游草的诗歌或文章作品时多被忽视。其实,序之作者必为其亲近者,是“游草”的第一读者,且为文章作手,最能体会游者之心,抉发作品奥义,在更高层面表达对出游意义以及山川风物的理解。故而与其将序看作走进游草的中介物,毋宁将它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由清代江南文人推及有清一代数量极为可观的游草序,已适足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清文类别,值得深入探讨。
罗时进王璟
关键词:心理感知
唐诗远游:中国特色文学在俄苏
2024年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独具特色的文学类型,唐诗远游俄苏是中华优秀文学走出去的杰出代表。本文从翻译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唐诗远游俄苏的历史与当下,分析其特点、总结其经验、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唐诗远游俄苏历经百年不停歇,得益于汉学家和诗人的优秀译者群体、多样化的传播载体、译研相结合的传播模式。但也存在对诗人研究有限、受众范围窄、译入国占主导地位等局限。文化外译互通互助,21世纪唐诗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总结唐诗在俄苏传播的经验,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建构21世纪唐诗“远游世界”的模式,对中国其他优秀文化外译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张倩张倩
胡云昌 我与字词同远游
2024年
残疾以各种形式给人带来伤痛与障碍,人们却总以相似的顽强意志对抗生命阴霾,这之中,文学便是一种坚实的媒介。每一位残疾人作家都有着自己与文学之间独特的故事、对文学特殊的情感,他们的创作内容与风格迥异,对创作的热爱却十分相仿。本期专题,《三月风》对话胡云昌、马序坤两位作家,分享他们的创作故事以及对文学的看法,并邀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邓利以学者视角谈谈残疾人作家作为一个文学创作群体的创作特点和在当今文坛的价值。
胡云昌(口述)吴丽君(整理)
关键词:远游
以“父母在,不远游”管窥汉代“以孝治天下”
2024年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本意是父母在世不离家远游,若要远游就必须有确定的去处。但在崇儒重孝的汉代,该言论并没有成为远游的观念羁绊。因为远游多为政治使命,而“孝”经汉代改造后,成为“忠”的起点,“忠”成为孝的终点,实现了“忠孝合一”,从而使家庭伦理上升为治国策略。汉代“以孝治天下”取得了成效,但也有弊端。
高一萍
关键词:汉代远游
“时间深处的泅游”——论李越诗集《远游》的主体间性诗学
2024年
相比于“主体性”诗学,诗人李越的写作体现出一种“主体间性”的诗学路径。他规避人对世界知识性的把握、介入,悬置人对世界的主体性投射,力图还原生活中的本真现象和追问人生活的真实状态。通过对李越诗集《远游》的文本细读,可以看到潜藏在诗歌语言深处隐退的“我”、人与物、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同时作为主体的外在主体间性互动,以及“我”与其他的“我”同时作为主体的内在主体间性的对话。与此同时,采取立足东西方哲学家、文学家主体间性的比较视野,我们可以更深入理解诗人写作的主体间性方法论,挖掘诗人笔下的人间困境和自我藩篱,以及它所代表的当代诗歌写作的方法论转向。
杨金翰
关键词:《远游》主体性
父母在,同远游
2024年
每个季度末,是我们瑞康里老邻居聚会的日子。阳光映照在长林家的前楼上,喝着裳裳升腾的香茶,大伙相互探听各自父母的境况。这种心情是自然的,我们已步人老年,看着我们长大的阿姨、叔叔和伯伯现在都是毫老人,身体状况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华敏
关键词:身体状况
曹植《远游篇》创作年代新探
2024年
远游篇》是汉魏著名诗人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年代不详,且至今未有定论。对《远游篇》具体创作年代,或简而概之认为是曹植人生后期作品,但对诗人在黄初与太和年间的差异状态不予区分,更多的则是避而不谈。联系作者生平,细究作者心理,通过文本互证可知,《远游篇》创作年代可确定于黄初中后期。
夏洵若
关键词:游仙诗
不喜远游的页岩油
2024年
1955年9月底,韩景行等6名年轻的地质家组成踏勘组,沿着沈哈铁路两侧的盆地边缘徒步踏勘。在吉林省东三道沟和闵家屯附近,他们发现了含有丰富介形虫化石的灰色泥岩,敲开岩石后,能闻到很浓的油味和沥青味。大家高兴地跳起来,大喊着:“发现了!发现油气显示了!”
张婧雅张金友金艳鑫
关键词:盆地边缘油气显示页岩油
江南文化与徐迟(下)--青春与远游
2024年
一致敬,“青春”!徐迟原名徐商寿,是家中长子,排行第四。他八岁丧父,父亲徐一冰早年留学日本学习体育,接受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他晚来得子(徐迟小名“迟宝”,即迟来的儿子),一高兴遂将家产全部变卖,在南浔镇办起了一所贫儿教养院,自当院长,免费教贫儿学习各种技艺。徐迟自小在贫儿院长大,他对西洋音乐的兴趣最早即由贫儿院中的铜管乐队熏陶而来。年幼的徐迟不大理解父亲,但后者的离世却让他经历了人生最初的打击与幻灭。徐迟“青春”常驻的个性跟幼年失怙,干系巨大。金克术说徐迟“永远十八岁”,绝非戏言。他的(现代派)文学、美学及生活,无不绽放在青春式的力比多中。通常讲,父亲代表的是规则和秩序,而徐迟的成长因父亲的过早“缺位”,其人格秩序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确立。母亲与三个姐姐及弟弟对他的爱惜,更是助长了他的散漫与“青春”。据说徐迟长得很像父亲,而他易于冲动、“陡转”的理想化(或曰“空想化”)人格亦活脱得自父亲的血脉。
李丹梦
关键词:西洋音乐力比多铜管乐队留学日本

相关作者

杨远游
作品数:25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伽马刀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疗效分析 伽马刀治疗
王远游
作品数:25被引量:1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南方电网
研究主题:换流站 直流工程 表单 换流变压器 数据仓库
王远游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吡啶 病毒活性 氧 N-取代 苯乙烯基
唐远游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研究主题:城郊煤矿 矿井 煤层底板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抽采效果
丁远游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集团
研究主题:教学 技校语文 技校学生 技能型 考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