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8篇“ 《阿拉比》“的相关文章
阿拉比》中的原型意象解读
2024年
目的: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在其早期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圣经原型意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探讨该作品中圣经原型意象的意义与作用,揭示作品的深层主题与文化内涵。方法:在原型批评理论的指导下,以弗莱的“文学原型”为切入点,通过细读找出《阿拉比》中与圣经原型相关的元素并加以对比,分析小说中原型意象的深层含义。结果:乔伊斯在小说中对圣经原型意象的移位体现在三方面:“我”作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现代对应,遭遇了与他们相似的诱惑与放逐经历,最终只能向现实妥协,拾起自我重新生活;曼根的姐姐虽自带“神圣之光”,但这神秘之身也是诱惑与欲望之体,充满张力的并置使得曼根的姐姐展现出一个异教式的圣母形象;阿拉比原本是一个令人憧憬的东方集市,但随着“我”不断充盈的欲望投射其身,以及“我”在集市的所见所闻,阿拉比作为“想象中的伊甸园”最终覆灭。结论:作者通过对圣经原型的想象与置换,在表层故事叙述之下巧妙揭示了爱尔兰现代社会的“空心”状态,表明了人类的救赎之道不在上帝,而在自身。
康明丽
关键词:《阿拉比》原型意象詹姆斯·乔伊斯
“穿越幽暗的森林”:论乔伊斯《阿拉比》中的三种异象被引量:1
2024年
乔伊斯对但丁的接受是乔伊斯研究的重要议题。短篇小说《阿拉比》在创作形式、文本结构、人物和意象等方面典型体现了《神曲》的影响。如果说在《神曲》中,但丁通过属体的、属灵的、属理智的“三种异象”结构书写自己“皈依的诗学”,那么《阿拉比》中也存在北里士满街的世俗生活、曼根姐姐和阿拉比市场“三种异象”的潜在结构。通过对《神曲》的修正式接受,《阿拉比》记录了乔伊斯对都柏林人的激情、爱欲及本质的深度检视。《阿拉比》是乔伊斯效仿、改写但丁的重要节点,构成了乔伊斯书写都柏林人“道德史”的重要一章。
张萌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神曲》异象
解构主义视域下西方现代主义短篇小说中不确定意义研究——以《阿拉比》中的语言和符号探究为例
2024年
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是一篇现代主义短篇小说,背景设定在都柏林,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多种情感与体验,涵盖了爱情、孤独以及顿悟等多个主题。文章采用定性方法,从解构主义视角分析《阿拉比》中的语言和符号,通过整体文章结构、叙述视角、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角度分析,揭示了作品中表现出的“幼稚冲动”与“理性成长”、“纯真”与“庸俗”、“落差”与“希望”三组看似对立但实际上动态转换的现象,验证了雅克·德里达的观点,即意义是通过差异和不稳定性构建的。研究旨在从全新视角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进行文本分析,超越了结构主义的限制,为类似作品的文学批评与评论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James Joyce’s Araby is a modernist short story set in Dublin, depicting various emo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a young boy during his growth, covering themes such as love, loneliness, and epiphany. This paper adopt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language and symbols in Araby from a deconstructionist viewpoint. It reveals the dynamic interplay and transformation of apparent opposites such as “childish impulse” and “rational growth”, “innocence” and “vulgarity”, “gap” and “hope”, validating Jacques Derrida’s assertion that meaning is constructed through difference and instability.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Western modernist literature, transcending structuralist constraints and offering fresh insights and reflections for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nalysis of similar works.
况思颖
关键词:《阿拉比》解构主义二元对立
基于SLAF-Seq的阿拉比卡咖啡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技术对阿拉比卡咖啡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本地咖啡种质遗传背景,为阿拉比卡咖啡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内外40份阿拉比卡咖啡和4份非阿拉比卡咖啡(外类群对照)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SLAF-Seq技术对其进行SNP标记开发及系统发育、群体遗传结构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所有供试咖啡属种质资源测序共获得220.54 Mb数据,测序样品平均Reads数量为5012189条,测序平均Q30为95.90%,平均GC含量为39.48%。定位到参考基因组的Clean reads占所有Clean reads总数的百分比平均为95.05%。从44份咖啡属种质资源中共检测到214254个SLAF标签,平均每份样品SLAF标签数量为140742。SLAF标签在每份样本中的分布数量为46234~171026个。共开发出1186433个群体SNP分子标记,每个样品的SNP分子标记数目为381105~903823个,SNP分子标记完整度为32.12%~76.18%,杂合率为6.23%~17.49%。阿拉比卡咖啡SNP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1c~11c这套来自其中一个亲本卡尼弗拉咖啡(中粒种)染色体组上。系统发育、群体遗传结构及主成分3种聚类结果显示,阿拉比卡咖啡铁皮卡型、阿拉比卡咖啡波邦型和含有Catimor的类群被明显区分开来独立成群,并明确了18份阿拉比卡咖啡种质的遗传背景。【结论】40份阿拉比卡咖啡主要分为铁皮卡型类群、波邦型类群和含有Catimor商品种质的类群。采用SLAF-Seq技术所开发的SNP分子标记可准确分析阿拉比卡咖啡资源遗传多样性。
李学俊王步天赵猛施学东陈治华谢纯卢云峰董相书马银波葛宇
关键词:系统发育群体遗传结构
借用视角观点分析《阿拉比》文本中的隐藏信息
2023年
艾略特曾强调,视角受到很大程度的依赖:真理会因视角而异,同情也会因此而生,而真正的洞察力则依赖于视角。故而,为了更深入的理解《阿拉比》一文所讲述的故事以及通过拆解文本中一些疑点来探索隐藏在文本之下的秘密,从视角这一概念进行解码是至关重要的。
袁宜
关键词:《阿拉比》乔伊斯
阿拉比卡和罗伯斯塔两种咖啡豆的快速鉴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阿拉比卡和罗伯斯塔两种咖啡豆的快速鉴别方法,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利用阿拉比卡与罗伯斯塔两种咖啡豆样本均在拉曼光谱波段有明显吸收的现象,得到拉曼光谱的原始数据,将原始数据扣除基线并进行平滑滤波处理,然后添加高...
谈爱玲楚振原赵勇王晓斯
阿拉比》和《灼人的秘密》中的男孩
2022年
阿拉比》是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一个短篇。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小男孩,他通过对初恋的美好憧憬和现实的衰败残酷而顿悟了、成长了。小说《灼人的秘密》自奥地利小说家斯特凡·茨威格创作。文中也有一个小男孩,发现妈妈的婚外恋后,领悟了、成熟了。这两篇所描述的都是童年时期的故事,都是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都是带着读者一起“长大”的故事。
赵先皖
关键词:《阿拉比》詹姆斯·乔伊斯男孩顿悟
从精神困境到精神顿悟——《阿拉比》象征性意象分析
2022年
阿拉比》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名篇,以少年的视角,从人物的内心来描述都柏林的社会图景,展现出都柏林沉闷的生活氛围,与整部小说描绘的“瘫痪”主题呼应。通过研读《阿拉比》,剖析文中人物心理和丰富的象征性意象,揭示主人公在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反映其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最后用整体的意象来点明主人公的“顿悟”。这种象征性意象的写法开创了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乔伊斯用意象纷呈展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唐静祁亚伟
关键词:象征性意象顿悟
从《阿拉比》的细节描写中看主人公如何走向顿悟
2022年
张海霞
从《阿拉比》的隐性进程看父权制社会下的规 训权力
2022年
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存在着隐性叙事进程,展现了独立于显性情节发展的规训权力主题。以申丹的隐性进程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阿拉比》中父权制下男性统治群体是如何利用规训手段对弱势群体做出父权规训行为,并分析这一主题是如何与显性进程中的情节交互,产生了与显性情节并行的贯穿全文的叙事暗流,揭示这一隐性叙事进程的展开,展示出人物的不同层面和形象转变,有效地呈现了都柏林父权制社会下弱势群体受权力规训的悲惨处境。
梁艳付世博
关键词:《阿拉比》詹姆斯·乔伊斯父权制规训权力

相关作者

阿拉比彼特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MESH网络 蜂窝通信 虚拟MIMO 协同通信 中继
蒋仁龙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阿拉比》 象似性 诗学 文本 船长
杨晶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阿拉比》 艰辛 良好环境 主题分析 引路
刘旭彩
作品数:41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双语师资 双语教育 拉美 康拉德 民族意识
冯锦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 意识流 《阿拉比》 课程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