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篇“ 《香囊记》“的相关文章
香囊》作者新考被引量:4
2022年
香囊》作者邵璨的生卒年向未确考。今据《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清光绪间《永定邵氏世谱》,知其生于正统四年(1439),卒于弘治三年(1490);因左目眇而不售,以生员终;撰有《香囊五伦传》《芙蓉屏》等。《香囊》写作时,其堂弟邵珪曾提过建议。又吕天成《曲品》谓作者为“邵给谏”,系“青琐名臣”,今考邵珪之子邵天和(1460-1539)系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二年(1507)任吏科给事中,人称“邵给谏”,年长杭道卿五岁,可能是参与“帮贴”的“诸人”之一,而时人误把这“邵给谏”当成作者。此剧应成于成化,不晚于弘治二年,时邵天和、杭道卿均为生员,年三十岁左右;钱孝系道卿之兄杭淮之师,或因在宜兴授徒,也参与了此剧的修订。
黄仕忠
关键词:《香囊记》
吕天成“妙品”说——评价《香囊》的一个新视角
2021年
在明清曲家对《香囊》的评价中,吕天成的"妙品"说是对《香囊》的最高评价。"妙品"说是吕天成不拘时俗、深思熟虑的结果,其"词工白整,尽填学问"的概括准确揭示出《香囊》的语言特征。同时吕天成"此派从《琵琶》来"的论断,更为重新评价《香囊》的艺术特征提供了思路。按照吕天成的提示,对《香囊》与《琵琶》进行仔细比较,可以发现,《香囊》除语言典雅工整外,更具有情节曲折多变,结构严整巧妙的艺术特征,堪称"前辈中最佳传奇",在明代传奇的"文人化"进程中具有典范意义。
刘喻枫潘承玉
关键词:《香囊记》《曲品》吕天成艺术特征文学史地位
满腹经纶腔,一曲文雅戏——浅析《香囊》的文学价值
2020年
香囊》自问世以来,被视为"厚风俗,正人心"的经典之作,受到文人"孜孜汲汲"的效仿,然而自徐渭《南词叙录》提出"以时文为南曲……其弊起于《香囊》",其后却少有对此断论加以讨论。对于《香囊》的文学价值,本文将以剧本为根基,结合创作背景、时代曲风等方面具体分析其思想意蕴与艺术造诣。
石聪聪
关键词:本色论
香囊》研究
邵璨《香囊》约成书于正德十年(1515)到嘉靖五年(1526)之间,主要讲述了两宋之交,张九成一家五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全剧以颂扬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为主旨,语言风格典雅绮丽,情节设置精致巧妙,可谓是当时为数不多的...
李梦园
关键词:《香囊记》思想主旨艺术特色
文献传递
香囊》引杜用杜蠡测被引量:1
2019年
香囊》引杜用杜有47处,涉及杜诗67句,分别源出于36首杜诗,这在历代戏剧中是极为少见的。结合时代政治背景以及邵璨引杜用杜的手法可知,作者除了宣扬伦理道德外,还饱含着一种异代同悲的失意情绪和忧患心态。而这种现象,不仅生动反映出了明中叶文坛上“复古”和“学唐”的普遍风气,也为研究杜诗接受与传播情况提供了有效的文本素材。
李鹏飞
关键词:《香囊记》
明清时期《香囊》民间舞台演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香囊》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很重要的一部戏曲作品,自问世以来,学界对其思想性及艺术性多有指摘,就《香囊》文本而言,这些指摘是中肯的。但由于朝廷的戏曲政策及部分文人的推崇,《香囊》仍然在民间舞台上搬演了300余年。文章将考索明清以来《香囊》在民间舞台的演出,并探究其流传因素,以求对《香囊》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王美玲
关键词:明清时期《香囊记》舞台演出
香囊》作者、创作年代及其在戏曲史上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香囊》的作者为宜兴老生员邵璨,该书经宜兴生员杭濂字道卿与武进生员钱孝号西青"帮帖"而成。杭濂弱冠时即与都穆、祝允明、唐寅、文徵明等倡为古文辞,相交数十年,文徵明为其遗集作序;钱孝为杭濂兄杭淮早年之师,亦与此一吴中文人圈来往密切。从杭濂的生卒推断,邵璨大约生于成化元年(1465),卒于嘉靖十年(1531)前后。而《香囊》当作于正德十年(1515)之后,嘉靖五年(1526)之前。当时太湖东南一带有一批背景相似、地域相邻且有所交集的生员投入南戏创作。此剧的出现,真正开启了以文人视野和文人笔法作剧的时代。这是民间南曲戏文走向文人传奇的转折点,因而应给予高度评价。至于旧说《香囊》作者为邵给谏、邵弘治(邵宏治、邵半江、邵珪)等,乃因邵珪(1441—1488)字文敬,官居高位,为邵璨同乡前辈,两人字音相近,被附会而致。
黄仕忠
关键词:《香囊记》传奇
从“代言”看明代戏曲创作对八股文的借鉴——以《香囊》的“二重代言”为个案被引量:2
2015年
"代言"是戏曲与八股文共有的基本文体特征。在人物塑造上,以《香囊》为代表的八股化明传奇对八股文的借鉴体现在"二重代言"上,即代言主体通过演员为剧中人物和经史中的圣贤两个对象立言。代圣贤立言,即是借八股文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戏曲中的人物塑造已基本上蜕变为一种说理方式而存在。
马琳萍
关键词:代言《香囊记》八股文
明清时期的《五伦全备》和《香囊》接受考论被引量:2
2014年
《五伦全备》和《香囊》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两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其问世不久,学界即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对其多所指摘。不过,明清时期绝大多数观众对学界的上述指摘不仅不予认同,反而表现出极大的观剧热情。此后,这两部剧作又继续风行舞台达300余年之久。从学理上说,古今学人对这两部剧作的批评可谓可中肯綮;但从传播和接受效果上看,这两部剧作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有让人难以割舍之处。由此可见,即使这两部剧作在主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教化倾向、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上表现出明显的概念化和简单化的特点、在曲词的结撰上流于矫枉过正式的俗化或雅化,处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各地观众仍然有充足的理由一如既往地喜爱它们。
王良成
关键词:《香囊记》
从“三”创作观念的比较看邵璨《香囊》对八股文的借鉴
2011年
从《琵琶》、《五伦全备》、《香囊》创作观念的比较可以发现,高明选择"风化体",以情动人;邱浚选择"生乎义理",以笑乐人。邵璨选择八股文,阐发程朱义理,走出一条以理服人的创作之路,使《香囊》成为一部八股化的程朱理学教科书,在形式上离戏曲之体的本质越来越远。
马琳萍朱铁梅
关键词:《香囊记》八股文

相关作者

马琳萍
作品数:24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八股文 《香囊记》 国学教育 戏曲创作 前场
朱铁梅
作品数:19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
研究主题:八股文 《香囊记》 戏曲创作 程朱理学 前场
黄仕忠
作品数:69被引量:28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研究主题:戏曲 杂剧 传奇 戏曲研究 戏曲史
潘承玉
作品数:67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清初 遗民 《金瓶梅》作者 明遗民 别集
王美玲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观音信仰 观音 《香囊记》 明清时期 舞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