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篇“ 一口通商“的相关文章
-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广东沿海民间火器利用与管理探析
- 2024年
-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广东成为中外商贸的交流中心。清政府鉴于广东民夷杂处的特殊性以及海盗猖獗等原因,允许民间携带火器进行自卫,民间对火器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在利益驱使下,沿海地区火器的私造、贩卖也日益活跃。民间火器增加无疑会对地方秩序的稳定产生影响,清政府试图对民间火器进行管制,但已无法改变火器泛滥的趋势,火器问题成为困扰官府的一大难题。
- 李贝贝刘正刚
- 关键词:一口通商火器
- 晋商茶帮广州茶叶贸易成本与绩效研究——以一口通商时期采购小种红茶为例
- 2024年
- 通过投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绩效转化,不断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利用会计核算及其他相关资料对企业项目进行相应的成本分析,可以较为系统地研究影响此项商业活动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素,从而积极寻求并实施成本降低的举措,进而创造更多绩效。对晋商运销至广州的茶叶贸易进行成本与绩效分析发现,在洋行对茶叶价格拥有控制权的基础上,晋商茶帮在茶叶购销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严重影响了晋商在广州茶叶贸易的后续发展。而恰克图市场上,相对自由的定价机制与经商环境,吸引众多山西商人源源不断地到来,为恰克图茶叶贸易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张琪
- 关键词:晋商小种红茶
- 一口通商
- 2020年
- 对广州来说,康熙二十三年(1684)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此前一年的春天,一艘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轮船,装载着六百余贯银额的货物,正朝着中国的方向破浪航行。这批货物虽然微不足道,但投石问路的用意,彰彰明甚,显示英国人誓要叩开这个古老大国的门户。
- 叶曙明
- 关键词:一口通商英国人货物
-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徽州“屯溪茶”外销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出口量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徽州"屯溪茶"经内河航运与陆路运输到达广州,由清政府指定对外贸易的十三行行商负责外销。在19世纪初,屯溪茶成为外销茶中最主要的徽州绿茶。在这一期间,屯溪茶的销量逐年增长,但相比于以工夫茶为代表的福建茶,因英国消费者偏好红茶、关税和进口价格高、走私猖獗等问题,导致屯溪茶在英国市场竞争力不高,出口量始终位居其下。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清前、中期徽州茶与福建茶在茶叶外销中的地位。
- 吕长岭
- 关键词:出口量绿茶
- 乾隆朝“一口通商”政策出台原委析论被引量:1
- 2018年
- 乾隆朝的"一口通商"海疆政策作为清政府禁止西洋人前往江、浙、闽三地贸易的禁令,既不是出于对西洋人和国人正常商业贸易的限制,亦非对粤、浙海关之间争利的解决方案。随着中外贸易发展,"奸民"常在,"夷商"时来,二者之间的经济交往甚至"相互勾结"已成常态,清政府对其防范亦与日俱增。清政府通过在广州设置官办或官管商办机构的方式以限制和减弱"民"与"夷"的接触,把西洋人的商业行为囿于粤省一地,其实质不过是清王朝面对西人东来、民夷交往过于频繁的无奈之举。
- 王华锋
- 关键词:一口通商番商粤海关
- 从粤海关“一口通商”到洋关终结的历史“画像”(一)——关于洋关历史变迁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
- 2018年
- 洋关作为一种特殊的海关组织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可以看作是探究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窗口。本文对中国海关史中从粤海关"一口通商"到洋关终结的历史变迁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尝试勾画出一个相对清晰立体的洋关形象,并分析这一海关组织形态长期存续背后的历史逻辑。
- 谢松
- 关键词:粤海关一口通商历史变迁
- 从粤海关“一口通商”到洋关终结的历史“画像”(二)——关于洋关历史变迁若干问题的思考
- 2018年
- 洋关作为一种特殊的海关组织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可以看作是探究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窗口。本文对中国海关史中从粤海关"一口通商"到洋关终结的历史变迁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尝试勾画出一个相对清晰立体的洋关形象,并分析这一海关组织形态长期存续背后的历史逻辑。
- 谢松
- 关键词:粤海关一口通商历史变迁
-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中国对东南亚的帆船贸易(1757-1840)
- 本文立足海洋贸易史与中外关系史的视角,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以清代一口通商时期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帆船贸易为对象,通过对一口通商期间清王朝与东南亚各自社会政治经济局势,清政府对帆船贸易的管理,帆船贸易经营环节的考察,并梳...
- 尹星燕
- 文献传递
-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西方贸易公司在华茶叶采购探析——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西方各国贸易公司在华最大宗的进口货物是茶叶,主要为产自福建、江西两省交接的武夷山区与福建安溪县之红茶以及安徽东南部之绿茶。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例,其在广州的茶叶供应商为行商,分为公司保商与非保商,其中公司保商为首要供应商。荷印公司向茶叶供应商采购茶叶的途径有三种:与供应商订立合同采购新茶,向供应商散购陈茶,以及从自由市场补购新茶。
- 刘勇
- 关键词:一口通商茶叶大班行商
- 一口通商时期的虎门炮台被引量:2
- 2016年
-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的广州黄埔港水道出口的虎门,成为黄埔港和粤海关的天然屏障和设置控制的最佳地点。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前后开始实行开海贸易,设市江浙闽粤四海关负责外贸事务。
- 黄利平
- 关键词:一口通商粤海关出口港口
相关作者
- 廖声丰

- 作品数:90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前期 清代 税收 大学生 衰落
- 刘正刚

- 作品数:207被引量:5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 研究主题:清代 明清 明代 明清时期 移民
- 王华锋

-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研究主题:析论 一口通商 原委 海商 海盗
- 徐映奇

-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一口通商 闭关政策 民主党派 中西关系 政党制度
- 冷东

- 作品数:87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清代中期 客邮 清代 海外移民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