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5篇“ 一级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 组合生态浮床净水效果的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采用组合生态浮床处理富营养化废水,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分析水温、溶解氧(DO)、pH、氨氮去除率、总磷(TP)去除率、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Arrhenius方程和回归拟合方法修正一级动力学模型,构建组合生态浮床去除氨氮、TP、高锰酸盐指数的一级动力学模型拓展式。结果表明:氨氮去除率、TP去除率、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与水温呈正相关,与DO、pH呈负相关;修正后的一级动力学模型拓展式考虑了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受温度的影响、20℃下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与进水污染物浓度的关系,在预测组合生态浮床去除氨氮、TP、高锰酸盐指数时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R^(2)分别达到0.975、0.998、0.935,具有较高准确性。
- 臧吴琪刘伟周驰誉周晓林邵莉孙炳香徐瑶杨林军
- 关键词: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
- 柴油深度脱硫三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建立被引量:2
- 2019年
- 将柴油馏分中硫化物按照其加氢脱硫反应难易程度分为三个集总,建立了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反应三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运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柴油馏分中不同类型硫化物的反应规律以及工业上几种不同类型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脱硫率为70%时,集总1已经完全脱除,生成油中剩余未转化硫化物全部为集总2和3硫化物,且随着反应深度的加深集总3的比例逐渐提高,脱硫率达到98%后,加氢精制油剩余硫化物80%以上为集总3硫化物,4,6位含空间位阻作用的二苯并噻吩(DBT)硫化物的脱除是深度脱硫反应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相比于另外两个集总硫化物,集总3的脱除反应提温敏感性较差,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空速下有利于这部分硫化物的脱除。运转评价结果也表明催化剂1相比于催化剂2和3在深度加氢脱硫反应过程受热力学平衡限制作用更加明显:以原料2为反应进料,在反应压力6.0 MPa、体积空速1.0 h-1条件下催化剂1加氢脱硫生成油硫含量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在370℃下出现拐点。而在相同压力、体积空速1.5 h-1条件下,催化剂2和3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品硫含量逐渐降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未出现温度拐点。催化剂2和3表现出了更好的对集总3的脱除效率以及更好的提温敏感性,更适合工业装置上深度脱硫反应过程。
- 柳伟方向晨刘继华郭蓉宋永一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深度脱硫催化剂
- 基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水培蔬菜滤床氮磷去除模拟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水培蔬菜滤床(HVFB)净化及经生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尾水,并选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开展HVFB氮磷去除动力学试验研究.基于Arrhenius公式采用试验数据分析水温与一级反应面积速率常数K间关系,采用乘幂和指数回归方程拟合20℃时面积速率常数K20与水力负荷间关系,并构建滤床模型拓展式.Arrhenius拟合结果表明,番茄滤床的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的温度系数θ值分别为1.08,1.06和1.01,空心菜滤床θ值分别为1.07,1.04和1.00,氨氮、TN的K值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氨氮的K值受水温影响更为敏感,TP的K值与水温无明显关系.在拟合K_(20)与水力负荷关系上,乘幂回归整体上较指数回归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考虑了水温和水力负荷因素的一级动力学模型拓展式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TN去除效率(水温小于19.5℃)和TP去除效率(水温大于19.5℃),可有效提高HVFB整体进水水力负荷.
- 殷志平吴义锋吕锡武
- 关键词:氮磷
- 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实验一级动力学修正模型的建立
- 厌氧发酵物料产气量研究常利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计算物料相关参数,但传统一级动力学模型存在使用简单数学模型去描述复杂生物化学过程的问题,导致计算误差较大。为解决传统一阶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本实验建立了可估算产甲烷潜力与反应动力...
- 刘静溪刘刚金李超Sten StrmbergMihaela Nistor刘京
- 关键词:厌氧发酵数学模型
- 文献传递
- 基于泰勒公式模拟求解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瞬时血药浓度
- 2013年
- 目的简化求解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时曲线指数方程。方法通过泰勒公式模拟药时曲线指数方程,构建三次多项式求解。结果在10 h内,模拟三次方程的值与原药时曲线指数方程的值误差小于3.2%,超过12 h,误差大于5.7%。结论在短时间内,泰勒公式模拟的三次多项式方程可以替代药时曲线指数方程求解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瞬时血药浓度。
- 王谦赵福兰沈宏萍李启泉邵盛春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
- 基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潜流湿地污染物去除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通过对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运行特征参数及进出水水质情况进行定期连续监测,研究了污染物去除的面积速率常数及背景浓度与进水污染负荷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依据出水浓度,通过Arrhenius方程对潜流湿地不同污染物背景浓度进行了估计,同时分析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污染物背景浓度的变化特征及不同背景浓度条件下面积速率常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污染物出水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总悬浮固体物(TSS)和化学需氧量(CODcr)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3和0.6210;对全磷(TP)和全氮(TN)的比较发现,在估计背景浓度条件下,TP和TN的面积速率常数高于零背景值时的面积速率常数(P<0.05),而CODcr和TSS的面积速率常数,在零背景值和估计背景浓度下无显著差异(P>0.05);当污染负荷低于25mg/L时,潜流湿地对TSS去除的面积速率常数随进水污染负荷的升高而呈指数增加,而在高污染负荷时,面积速率常数出现较大波动;污染物背景浓度与进水污染负荷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其中TSS的背景浓度与进水污染负荷之间的拟合度最高(R2=0.8388);潜流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的面积速率常数存在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秋季面积速率常数较高。
- 崔丽娟张岩赵欣胜李伟张曼胤王义飞李胜男
- 关键词:人工湿地
- 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参数估计中若干问题的讨论被引量:22
- 1998年
- 在农药的环境行为研究中,常用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来模拟农药的降解或残留。本文论述了用线性回归分析法估计一级化学动力学方程参数时存在的初始浓度飘移和非本义最优化问题,讨论了与此相关联的试验设置、安全间隔期、分段模拟和试验数据处理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 向锋
- 关键词:农药残留环境行为一级动力学
- 离子扩散与交换的一级动力学方程中平衡吸附量的讨论与确定被引量:18
- 1997年
- 在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拟合土壤离子吸附动力学数据时,其关键是确定准确的平衡吸附量N∞的值,错误的或不符合方程本身在数学上要求的N∞的值,均会使拟合结果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从理论上对化学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定N∞值的方法,并在离子扩散与交换的动力学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 李航薛家骅
- 关键词:一级动力学离子交换土壤
- 药物一级动力学消除模拟实验的设计
- 1993年
- 侯大宜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理学
- 用一级动力学微分方程研究流动法中红壤吸附铜动力学
- 1992年
- 本文主要运用一级动力学微分方程研究流动法中红壤吸附铜的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过程总速率受扩散作用的限制。在低吸附量区域里总速率由外表面扩散速率决定;在高吸附量区域里总速率由内表面扩散速率决定。在恒定温度和pH值后,红壤吸附铜的理论饱和吸附量x_∞几乎不受流速、浓度的影响,基本为一定值;相反实测饱和吸附量x_∞受流速及浓度的影响。理论x_∞>实测x_∞。
- 兰叶青林玉锁薛家骅
- 关键词:红壤动力学扩散
相关作者
- 薛家骅

- 作品数:24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 锌 动力学 红壤 吸持
- 李鑫

- 作品数:49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离子交换纤维 化工原理 农业院校 硫素
- 程琳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
- 研究主题:多氯联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固相萃取 城镇污水 一级动力学
- 李志强

-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
- 研究主题:多氯联苯 一级动力学 动力学 吸附动力学 碳纳米管
- 李伟

- 作品数:33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 研究主题:表面等离子共振 PYTHON 金纳米粒子 滴定误差 滴定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