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4篇“ 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相关文章
-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植被NPP单调增加趋势及其持续性的归因分析
- 曹丽
-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评估报告
- 本书针对三北工程区脆弱的生态状况、多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林业工程建设的限制因子,运用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学、保护生物学等理论,系统地评估了三北工程五期建设的建设过程与目标、可持续性、工程效益、建设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
-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及展望
- 2021年
-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是辽宁省绿色森林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辽宁地处东北,风沙比较严重,天气非常寒冷。因此,若是没有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辽宁省的城市就会出现沙尘暴天气等,造成严重的生活影响。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辽宁省提出,全面展开防护林建设工程,确保辽宁省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风沙天气侵扰。在这种情况下,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开始建设,至今为止,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完成了四期工程,第五期工程正在建设中。这种情况下,则本文将才能够建设概况入手,全面展开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及展望探究。
- 刘丽辉
-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体系
-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中期建设成效
- 2021年
-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一共包括5期工程,第5期工程是从2011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结束,在其中,2015年是5期工程的中期,这一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5期工程中期建设成效以及相对应的经验和做法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安洋
- 关键词:五期工程
- 世界著名生态工程--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引量:2
- 2021年
- 工程档案: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中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前的5.05%提高到14.95%。40多年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34万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63.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38.6亿元。
- 李世东冯德乾
- 关键词:国土面积工程档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林
-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中期建设成效及经验
- 2021年
- 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林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其中辽宁省的三北防护林体系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和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当前时间跨度最长,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结合总体的规划可见,工程建设一共分成8个工程建设期,需要72年来有效完成,工程建设分近期(1978~2000年)、中期(2001~2020年)、远期(2021~2050年)3个建设阶段。结合这样的情况,我们重点探讨和分析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中期建设成效及经验等相关内容。
- 刘丽辉
- 唐山市开平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通过对近10年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三北防护林历年来目标完成情况,并对工程管理方法和措施、主要造林技术和治理模式、工程运行机制和模式、工程成效等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张爱儒张智刘洋
- 关键词:防护林
-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灌木林发展的思考
- 2021年
-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一直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灌木林作为人造防护林的重要组成,其发展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以灌木林为主要的内容来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发展现状和路径做出简要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三北工程区的人造林发展水平。
- 张蕾张震
-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
-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宜林潜力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评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未来宜林性潜力,预测未来三北地区潜在可造林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国家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保护三北地区生态和因地制宜建设防护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干燥度、海拔及坡度5个指标建立评估体系,以林木生长所需条件确定指标的划分阈值,采用极限条件法对指标进行划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适宜性评估模型,依次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宜林性潜力进行单指标评估,分析工程区内可造林区域的分布特征。在单个指标评估的基础上,对工程区宜林性潜力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运用最大熵模型对工程区宜林区域进行预测,将模型结果与上述5个指标的综合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单因子评估结果中,工程区内宜林性最大的限制因素为干燥度。在综合指标评估结果中,未来可造林区域面积为58.46万km^(2),占工程区总面积的17.52%,其集中分布在工程区西北部、东部及东南部区域。最大熵模型的模型精度高于0.8,达到良好水平,对适生区分布概率贡献率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土地利用类型。模型的宜林性评估结果去除现有森林后,三北林业工程区未来乔木适生区面积为110.94万km^(2),灌木适生区面积为144.11万km^(2),分别占工程区面积的33.24%和43.19%。【结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内可造林区域分布在工程区西北部的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准噶尔盆地边缘、内蒙古高原以东地区和鄂尔多斯高原以南地区。西部盆地边缘宜林区分布形态受地形和冰雪融水影响呈零星分布的条带状;东部和南部地区受耕地和草地影响,宜林区域分布破碎零散。整体上,工程区东部地区宜林区域分布主要受农牧业用地影响,中部地区主要受干燥度制约,西部地区�
- 张丹妮陈西雅臧传富
- 关键词:防护林最大熵模型
- 石家庄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五期圆满收官
- 2020年
- 为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环京津绿色生态屏障,2011年,石家庄市被正式纳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根据《河北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石家庄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井陉、行唐、灵寿、赞皇、平山、元氏、鹿泉、无极、藁城、新乐、晋州、栾城、正定、赵县、深泽等15个县(市、区)。随后,石家庄市政府又结合全市实际进一步明确,石家庄市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要以市区北部的滹沱河、大沙河、磁河的"三河"两侧生态防护林带建设、绿色廊道建设、村屯绿化及环村林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平原绿化。
- 刘然朱荣雨
- 关键词:绿色生态屏障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护林带平原绿化村屯绿化
相关作者
- 苗普

- 作品数:22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 研究主题: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项目管理 林业建设
- 孙垂河

- 作品数:14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
- 研究主题: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监测管理 三北防护林体系 相持阶段
- 张文明

-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 研究主题: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 贾文龙

-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 研究主题:发展沙产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沙漠治理 沙地垦殖 荒漠化
- 孙枫

- 作品数:9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建设 灌木造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 三北防护林工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