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7篇“ 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相关文章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现状
2025年
临床对功能性的三尖瓣关闭不全(FTR)并没有足够重视,总是期望其随着左心系统疾病的治愈而自愈。目前随着对右心系统功能、病变等认识的断进步,FTR被认为是心脏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临床治疗也越来越积极和主动。该文从三尖瓣解剖结构、左心系统疾病对其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FTR产生的原因,描述出现FTR后的临床表现,比较FTR严重程度的判定和测量标准,阐明FTR的预后,并总结当前临床FTR的主要治疗手段。提出FTR是其他疾病在断进展的过程中引发的右心系统继发性改变等综合因素,导致三尖瓣出现一种相对独立的、新的病变。希望能引起心脏外科医生们的重视,并尽早进行适当的外科干预。
祝岩王辉山
关键词: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
三尖瓣关闭不全及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处理研究进展
2025年
三尖瓣关闭不全(TR)是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临床问题,与显著的病死率相关。患者往往在病程后期出现严重的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和身症状,几乎没有很好的治疗选择。近来年对以前治疗选择有限的TR患者使用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关三尖瓣解剖、TR的病因和分类、三尖瓣介入治疗的围术期管理等需要进一步认识,本文综述了TR介入治疗的重要背景、解剖学考虑、介入治疗围术期处理等进展。
蒙延海李泽蒙王水云张燕搏
关键词:三尖瓣关闭不全围手术期
1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慢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的个体化容量管理被引量:1
2024年
分享1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慢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的个体化容量管理经验。慢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个体化容量管理的护理重点为: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成立容量管理团队,设立容量管理流程,制作容量管理表格,重视利尿剂的用药护理,关注水钠摄入情况,监测容量动态变化和帮助患者自我容量管理意识的建立。
冯小丹
关键词:心力衰竭高龄容量管理
左心瓣膜术后单纯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微创治疗方案及围术期结果
2024年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左心瓣膜术后单纯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围术期结果,探讨胸腔镜手术在再次三尖瓣手术中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胸腔镜三尖瓣手术治疗的左心瓣膜术后单纯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34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总结其围术期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经验。其中72例(53.7%)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组),62例(46.3%)患者行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置换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134例患者体外循环中位时间为92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83.8±56.1)min。2例(1.5%)患者体外循环撤机后出现右心功能,后予以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于术后1周内顺利撤机。术中输注血制品54例(40.3%)。术后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中位时间为13.0 h。重症监护室(ICU)停留中位时间为2.0 d,引流管拔除中位时间为2.0 d,术后胸腔引流量中位数为475.0 mL。16例患者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室颤2例,胸腔积液4例,住院再手术2例,起搏器植入8例。无术后早期死亡。三尖瓣成形组肺动脉压、术前房颤占比低于三尖瓣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成形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三尖瓣置换组,术中输血浆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右心房内径、术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三尖瓣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术中输血率、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次日肌钙蛋白T、术后次日肌酸激酶同工酶MB、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包括体外膜肺氧合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停跳三尖瓣手术具有手
申宏何潇一姜胜利
关键词:三尖瓣关闭不全胸腔镜手术再手术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中三尖瓣关闭不全干预策略的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
目的: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被推荐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可部分或完替代衰竭左心室的功能,效果媲美心脏移植。有一定比例的LVAD患者在术前或术后会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TR),而中度及以上TR与较差的围术期表现...
罗渝翔
关键词:左心室辅助装置右心衰META分析
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从2020年3月至2023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抽取病例展开研究,将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出的10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成形环组和De Vega组,每组54例。De Vega组采用De Vega成形术,成形环组采用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三尖瓣情况、心功能分级(NYNA)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LVEF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形环组CO大于De Vega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三尖瓣瓣环直径、三尖瓣流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形环组三尖瓣反流面积小于De Vega组(P<0.05)。术后3个月,成形环组NYNA分级优于De Vega组(P<0.05)。成形环组并发症发生率(3.70%,2/54)低于De Vega组(16.67%,9/54),P<0.05。结论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可减少三尖瓣反流面积,改善心功能,并可提高手术安性。
刘晓晨苏国宝周朝元李保春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三尖瓣关闭不全
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初步经验
2024年
目的评估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的可行性和安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评估符合纳入标准,行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手术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单纯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进行。手术后1个月接受临床评估和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共纳入22例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71.3±6.7)岁。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三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手术,植入夹子(1.5±0.6)枚,术后即刻6例为无或微量反流,15例为轻度反流,1例为中度反流。22例患者均完成术后30 d随访,三尖瓣反流4例为微量,17例为轻度,1例为中度。三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包括有效反流面积、反流容积、缩流颈宽度、近端等速表面积半径均较术前减小(均P<0.05)。此外,下腔静脉宽度、右心房容积、三尖瓣环直径、右心室舒张末直径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但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初步证实具有可行性和安性。
王首正朱达骆志玲潘家华杨宏波唐永研潘湘斌
关键词: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反流经导管治疗超声心动图
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对心包软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与DeVega成形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成形术的227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三尖瓣成形术分成3组动态队列:心包环组(89例)、人工瓣环组(61例)、DeVega组(77例),分别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匹配A:心包环组与人工瓣环组,匹配B:心包环组与DeVega组),成功匹配后纳入随访和资料收集,随访过程中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按匹配情况成对移出研究队列。比较术后1、6、24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术后1个月各组的三尖瓣反流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右心房及右心室也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组的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室内径与术后1个月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反流复发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匹配A中的两组在三尖瓣反流复发率、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室内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B中的心包环组与Devega组的右心房/室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evega组术后24个月的三尖瓣反流面积较术后1个月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尖瓣反流面积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心包环组(P<0.05)。结论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能够有效纠正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使右心逆重构,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三尖瓣成形术式。
李思聪龙小毛蒋伟韦科全张泽陈辉刘松涛官晓晖
关键词: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三尖瓣成形术
同期三尖瓣成形与单纯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合并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外科同期三尖瓣成形与单纯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ASD合并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将患者分为成形组和非成形组。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结果257例患者中共32对成功匹配。成形组女24例、男8例,平均年龄(44.0±13.1)岁;非成形组女28例、男4例,平均年龄(44.5±11.6)岁。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三尖瓣反流面积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均<0.001),估测肺动脉压显著降低(P均<0.001)。与非成形组相比,成形组的三尖瓣反流面积减少更多(P=0.001)、估测肺动脉压降低更明显(P=0.002)。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三尖瓣反流面积与随访时三尖瓣反流面积呈正相关(β=0.045、0.259,P均<0.05),而同期三尖瓣成形与随访时三尖瓣反流面积呈负相关(β=–1.542,P=0.001)。结论同期三尖瓣成形可显著减少三尖瓣反流面积及降低肺动脉压,年龄大、术前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应积极行三尖瓣成形。
陈天钰刘晓冰余觉愍任秋实邱海龙温树生庄建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成形介入封堵
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索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K-ClipTM)进行三尖瓣环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2021年7至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应用K-ClipTM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例,通过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重视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和病情观察;术后强调体位、细化饮食管理,倾听患者主诉,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好并发症风险管理,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重视出院指导。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提高,TR程度减轻,B型利钠肽质量浓度下降,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增加,KCCQ评分增高。结论 K-ClipTM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汤卫红杨晓慧史秋寅马向南欧健昀丁建东马根山
关键词:护理

相关作者

黄焕雷
作品数:179被引量:37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三尖瓣关闭不全 全胸腔镜 心脏手术 二尖瓣成形术
梅举
作品数:650被引量:1,89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心房颤动 微创 心脏外科手术
许建屏
作品数:279被引量:1,50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 二尖瓣成形术
胡盛寿
作品数:918被引量:14,916H指数:33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心脏移植 心脏外科手术 冠心病
肖学钧
作品数:237被引量:553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疾病 外科手术 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