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3篇“ 上尿路梗阻“的相关文章
- 双源CT双低剂量CTU对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诊断效能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低剂量CTU在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哈尔滨二四二医院2022年01月至2024年03月间接受CTU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方案不同分为双低剂量CTU检查组(L组)与传统CTU检查组(T组),每组各收集30例患者,对比分析双源CT双低剂量CTU与传统CTU在上尿路梗阻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双源CT双低剂量CTU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在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中,双低剂量CTU同样展现出了较高的准确度,其与传统CTU检查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低剂量CTU检查在降低造影剂用量及辐射剂量的基础上可有效对上尿路梗阻诊断的原因进行判定,可以推广应用。
- 于洪涛王锋曹翼治王伟陶智慧
- 关键词:上尿路梗阻
- 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尿量恢复正常时间、肌酐(Cr)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加快临床症状缓解,减少并发症发生,优化治疗效果。
- 明琳周晓萍
-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诊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并发症
- 双源CT双低剂量CTU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评价低造影剂用量、低管电压方案双源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 CTU)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哈尔滨二四二医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上尿路梗阻患者52例,根据扫描方案不同,分为双低组(L组)及标准组(S组),每组各26例,记录两组的对比剂剂量,计算两组检查的有效辐射剂量;测量双侧肾盂、双侧肾实质、双侧输尿管、膀胱及双侧腰大肌CT值,计算两组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及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由两名有丰富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有效剂量、SNR、CNR之间的差异,分析两名影像科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L组对比剂剂量及有效剂量均明显低于S组(P<0.05)。L组与S组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强。结论 双源CT双低剂量尿路造影所获得图像质量与常规CTU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其在降低造影剂剂量及辐射质量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
- 于洪涛王伟曹翼治陶智慧王锋
- 关键词:上尿路梗阻CT尿路造影低剂量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病因检出情况,并分析二者的诊断效能,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结果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病因检出率高于静脉尿路造影[71.54%(93/130)vs.56.15%(73/130),P<0.05]。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效能高于静脉尿路造影(P<0.05)。结论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较静脉尿路造影高,值得临床推广。
- 曾茗白峥嵘
- 关键词:尿路造影术上尿路梗阻性疾病
- CT尿路造影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研究CT尿路造影(CTU)影像诊断方法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CTU检查和静脉尿路成像(IVU)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U及IVU检查显影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性、定位符合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价值。结果 CTU检查显影结果优于IVU(P<0.05)。CTU对各种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位诊断符合率高于IVU(P<0.05);CTU对各种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定性诊断符合率高于IVU(P<0.05)。经一致性分析证实,CTU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病因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IVU(P<0.05)。结论 CTU能够全方位评价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病因的位置、性质及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数据。
- 高冠枭于生龙佟靖雯马天虹
- 关键词:CT尿路造影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病因
- 上尿路梗阻关键基因和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上尿路梗阻小鼠模型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关键基因及通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36496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利用R包绘制箱式图、PCA图、UMAP图评估数据质量,并筛选上尿路梗阻组及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并利用R包对关键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到142个差异基因(130个上调基因,12个下调基因)和10个关键基因,分别是白细胞介素6(IL6)、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Ccr2)、整合素alpha M(Itgam)、白细胞介素-1β(IL-1β)、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7(Ccr7)、小鼠含生长因子样模体黏液样激素样受体(Emr1)、生长相关癌基因-α(Cxcl1)、趋化因子CXC配体2(Cxcl2)、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功能分析显示,关键基因主要参与炎症相关的功能,通路分析显示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炎症相关的通路。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能有效筛选和分析上尿路梗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及潜在分子机制,为探索上尿路梗阻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 马俊马强汪满满杭于洁马艳张晓慧白静雅
- 关键词:上尿路梗阻生物信息学关键基因小鼠
- 双低剂量CTU在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浓度、低管电压方案CTU在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CT平扫及超声检查提示上尿路梗阻且梗阻原因排除结石性上尿路梗阻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双源CT低浓度、低管电压CTU且CT平扫与CTU检查时间间隔7天以内,对获得的图像在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将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或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双低剂量CTU在非结石性上尿路诊断有效性。结果52例上尿路梗阻原因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19例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17例为内源性肿瘤所致,6例为外源性肿瘤压迫所致,10例为炎性病变所致。结论CT双低剂量CTU所获得图像质量能够满足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诊断需求,并可以显著降低对比剂剂量及辐射剂量。
- 于洪涛王伟王锋陶智慧田蜜王思红
- 关键词:尿路造影低剂量
- 分析输尿管镜手术对于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分析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输尿管镜手术的效果情况。方法 实验中招收患者:82名,患者采纳的时间:2022.1-2022.12,通过随机抽签的形式建立小组,对照组:单数签并行传统开放性手术,观察组:双数签并行输尿管镜手术,通过手术前后对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患者的肾功能,在术后产生负面症状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手术之前,患者肾功能指标数值对比,其之间的差异浮动比较小,P>0.05;手术之后,患者的肾功能中的尿素氮数值明显上涨,而血肌酐数值指标逐渐降低,其观察组患者数值改善明显,数值更为优质,P<0.05;手术之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短,在手术后的24h的尿量比较高,患者恢复的比较快,住院时间短,P<0.05;手术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的负面不良症状的情况比较低,P<0.05。结论 对因上尿路梗阻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问题,在对患者治疗期间,对其实施输尿管镜手术,能够在手术期间,降低手术的时间,使患者出现负面症状的概率逐渐降低,保证身体的康健,并在手术后患者24h尿量明显提高,使患者的身体逐渐康复,缩短在医院住院的时间。
- 汤玉锐石栋项立波刘军何炜
- 关键词:输尿管镜上尿路梗阻急性肾功能衰竭手术时间
-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检测对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病患者121例,按其是否进展为肾积脓分成肾积脓组68例及非肾积脓组5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PCT、hs-CRP及外周血WBC水平。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的效能。结果肾积脓组血清PCT、hs-CRP及WBC分别为(3.50±1.03)ng/L、17.15(11.01,25.49)mg/L和8.69(7.14,9.47)×10^(9)/L,均高于非肾积脓组[(1.93±0.61)ng/L、8.84(2.54,11.18)mg/L和7.40(5.75,8.8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WBC诊断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95%CI:0.842~0.952)、0.791(95%CI:0.709~0.872)、0.647(95%CI:0.541~0.753)。血清PCT比hs-CRP及WBC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当PCT的cut off值取2.820 ng/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为76.5%和94.3%。但PCT+hs-CRP+WBC联合检测时,其诊断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AUC为0.945(95%CI:0.908~0.983),其诊断效能高于PCT、hs-CRP及WBC单独检测。结论血清PCT、hs-CRP及WBC水平在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患者中明显升高,血清PCT联合hs-CRP及WBC检测诊断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的效能更高。
- 覃天资陈启威韦文娟孟冬冬龙毅黄群吴计超
- 关键词: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上尿路梗阻肾积脓
- 术前经皮肾造瘘与术前输尿管支架置入对伴感染的上尿路梗阻后期术中影响及疗效对比研究
- 目的: 比较术前行经皮肾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PCN)与输尿管支架置入术(Retrograde Ureteral Stenting, RUS)对伴感染的上尿路梗阻的后期术中影响及术...
- 石峻岭
- 关键词:经皮肾造瘘术
相关作者
- 薛蔚

- 作品数:435被引量:1,90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肾肿瘤 预后 肾癌
- 夏术阶

- 作品数:664被引量:2,69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铥激光 前列腺癌 前列腺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
- 黄翼然

- 作品数:792被引量:3,18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肾肿瘤 勃起功能障碍 肾癌 前列腺癌 预后
- 陈奇

- 作品数:122被引量:70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 超细 输尿管
- 张晓斌

-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影像学检查 上尿路梗阻 影像学诊断 肿瘤所致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