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4篇“ 上海人口“的相关文章
基于七人普数据的上海人口特征研判与思考
本研究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从全国、长三角区域以及上海市域等不同空间层次,通过上海自身人口发展的历史变化趋势以及与其他城市的横向对比研究,分析现阶段上海人口规模...
陶英胜骆悰琚立宁朱春节杜凤姣
关键词:人口
上海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应对之策
2022年
新时期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本市老龄化、少子化程度均高于全国水平。但与此同时,养老服务发展起步较早,且老年群体人力资本较高,人口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基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这一“市情”,本市应重点在优化完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与制度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退休年龄政策与生育政策上持续发力,挖掘新发展机遇。
金盈盈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M(1,1)和主成分分析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分析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GM(1,1)模型预测出上海未来20年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并将灰色关联度模型及主成分分析模型运用于与上海人口老龄化相关的9个因素的分析中。结果上海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影响上海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大致分为社会、政策、经济三大类,相比于政策层面的因素,社会和经济因素发挥更大的作用。结论在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加大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力度,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鼓励二胎生育,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引导“养老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等对策建议。
严宇珺严运楼
关键词:GM(1,1)模型主成分分析人口老龄化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灰色理论被引量:4
2021年
老龄化导致人口结构改变、抚养比提高、养老金给付压力加大等诸多问题,会进一步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利用上海2007—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基于灰色系统理论GM(1,1)预测模型,对上海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到2035年上海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760万,且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同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上海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GDP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卫生服务人员数与出生率等相关因素对老龄化影响较大。最后,基于预测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有效应对老龄化现象。
胡琼罗娟
关键词:老龄化影响因素
上海人口城镇化发展新态势及其社会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采用最新各类上海人口统计数据,对上海人口城镇化及社会空间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在宏观市辖区层面,2000-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增减不大、郊区人口快速上升,2010年后上海市全域人口变动较小。其次,从中观街道层面来看,中圈层的街道数量快速上升、人口空间梯度变缓。与郊区新城相比,中心城区仍是人口密度高值聚集区,市域人口仍呈现单中心圈层扩散。再次,通过近期上海社会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对比,发现中心城区人口变动多为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是郊区人口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提出上海人口空间变动的影响机制以及策略建议。
周俊帆武前波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社会空间
外来人口逆转上海人口负增长被引量:2
2020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转为负值,形成人口负增长惯性,虽然我国人口外在表现仍为正增长态势,但是主要由于20世纪下半叶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为正值所累积的正增长惯性仍在发挥作用,因此,人口增长被认为是人口惯性导致的惯性增长(王丰等,2008;翟振武,2008)。根据预测,我国将于2030年前后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由于人口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我国部分区域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事实上,上海市是首个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地区,户籍人口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人口负增长历程。
李竞博
关键词:人口负增长人口惯性户籍人口外来人口
1945—1949年间上海人口的时空数字化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主要基于国民政府的人口普查资料,运用历史数字GIS方法,对于战后上海人口数量变迁、人口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一是从时间上看,抗战胜利后上海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爆发,大量外省人口集聚上海,非本籍人口上海人口的比重高达80%。从空间上看,市中心以非本籍人口为主,而本籍人口主要居住在地广人稀的市郊地区。二是战后上海人口结构也反映了鲜明的移民特征,比如男女性别比,市中心高于郊区;未婚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市中心区明显高于郊区;职业状况方面,市中心以从事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人事服务和公务的人员为主,而郊区则以农业为主,教育水平方面,市中心明显高于郊区。三是受国内外战争形势影响,开始出现在沪外侨返乡回国潮,故总体上外侨人口呈下降趋势。这一时期唯一增长较快的是美侨,这与战后美国推行积极的对华政策有关。不过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在1949年前后,在沪的大部分外侨被遣返回国。
牟振宇
关键词:上海人口人文地理
“十四五”期间上海人口底线问题研究
2020年
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底线问题是上海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十四五”期间,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人口发展环境与之相匹配。按照市领导对人口调控提出的“稳总量、优结构、强服务”要求,深入研究好、回答好、解决好“十四五”期间上海人口底线问题,对于积极探索超大城市人口管理“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睿智发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阎加林金盈盈
关键词:人口调控底线
上海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影响全球的一个共性问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同时随着年轻人口生育意愿的下降,人口出生率降低,这导致世界很多国家不可避免地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上海作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超大城市,目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研究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保障上海经济持续高速稳步发展。
罗敏胡载彬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上海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被引量:20
2019年
本文以上海为例,从认识和探讨老龄化对地区经济社会影响及其相关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出发,采用SD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影响模型,并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研究分析了伴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本研究老龄化地区影响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及政策调控效果;(2)不同的情景模拟清晰了不同政策的调控区间,表明任何单一政策对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作用有限,应对老龄化需要不同政策的协调采取综合措施应对;(3)老龄化地区影响模型的参数设计和基础数据源于地区统计,因此若对其进行调试可用于其他地区的老龄化问题研究,为不同地区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春燕郭海生王灿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SD模型

相关作者

彭希哲
作品数:143被引量:3,628H指数:2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碳排放 老龄化 人口 公共政策
高向东
作品数:147被引量:1,296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人口分布 大城市 人口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胡琪
作品数:36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农业人口 流动人口 人口管理 城乡一体化 上海农业
武前波
作品数:104被引量:668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 社会空间 城镇化 大都市 美丽乡村
王桂新
作品数:217被引量:3,967H指数:3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口迁移 城市化 省际人口迁移 人口 人口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