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9篇“ 上海美术馆“的相关文章
人民的艺术殿堂——上海美术馆十年发展纵览
2024年
十年前——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文艺指明了创作方向,也为美术馆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朱刚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艺文艺工作者文艺审美上海美术馆艺术殿堂精神文化需求
从“传家”到“镇”——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收藏中的捐赠
2023年
从追赶到同步,美术收藏的起步从大英博物到埃米塔什博物,“以收集不可散落的艺术珍品”自始至终是博物创建的初衷。作为“舶来品”的博物,国内博物美术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追赶世界、同步世界”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当国内在建立首座博物时,业界当时一度认为“博物仅是一种以实物论证和组织学术探讨的场所,不是专为收集、保管宝物的仓库”。
邱旻彧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学术探讨舶来品
2020上海美术馆
2020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自世博会中国改造而来,开以来,始终立足上海,通过展示体量较大的重大美术题材作品,向公众展示上海乃至中国深厚的历史文脉。疫情发生以来,中华艺术宫坚守在防疫阻击一线,在内统一加大了信息化维稳要求,针对疫情不断调整线上内容,并特别策划了医务藏品专题推文,向一线医护人员致敬。随后又联合上海各大协会策划举办防疫展览,用多种艺术形式铭记全民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关键词:上海美术馆历史文脉疫情防疫信息化
上海美术馆热及其公共性困境
2018年
在过去近十年中,上海迎来了空前高涨的美术馆建设热潮。至今,上海约有二十五家与当代艺术相关的美术馆,而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过去六七年间新成立的。上海这一美术馆建设热潮,其实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遍及世界的美术馆扩张和建设过程的一个部分,但上海的表现异常突出,且具有与国外其他城市不同的特征。本文试图从上海的典型案例入手,借用文化研究和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些文本,对此现象及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做出分析。
施瀚涛
关键词:美术馆城市更新空间政治
上海美术馆的新生态与未来
2013年
上海美术馆的新生态与未来 《艺术新闻/中文版》和佳士得中国拍卖行合作主办的艺术论坛"上海美术馆的新生态与未来"于9月25日下午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举办.论坛中上海外滩美术馆长Larys Frogier,上海当代艺术主席兼长龚明光、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余德耀以及《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讨论近年来上海的博物兴建热潮.
Sammi
关键词:上海美术馆香格里拉酒店艺术馆拍卖行博物馆创始人
光与影 上海美术馆南京路告别展
2013年
"光与影"艺术展2012年12月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举行."光与影"系列展是上海美术馆在地标性的人民广场举办的最后一次展览. "光与影"系列展由四个独立展览组成:陈墙、刘文涛的"光与影",孙尧的"密影",以及金阳平的"虚城",展示了中国当代十分活跃的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光与影"系列展览是上海美术馆在南京路上的告别展,2013年1月1日起,上海美术馆已搬迁至浦东的中华艺术宫.
赵小鲁
关键词:上海美术馆光与影
优秀历史建筑改扩建研究——以上海美术馆大楼改扩建工程为例
本文以上海历史博物'美术馆大楼改扩建工程'为契机,通过制定相应的建筑修缮依据和原则,并落实到具体的建筑改造方案之中,希望能够最大限度达到建筑修缮的设计目标,以实现上海历史博物保存城市记忆、体现传播城市精神的宗旨。
胡暐昱
关键词:改扩建建筑修缮
文献传递
作为中西艺术交会窗口的上海美术馆
2011年
春风化雨,上海美术馆已经走过了55个春秋。从最早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的美术展览到今日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全国重点美术馆,在过去近一个甲子的岁月里,她创造了上海专业类艺术博物从无到有的历史。如今的上海美术馆早已和上海这座魅力都市的根脉融为一体,以美术馆为核心的上海艺术生态圈使得上海美术馆业已成为上海城市文脉的体验中心、优秀艺术的收藏与研究中心、艺术家的创作交流中心和社会大众的艺术教育中心。
李磊
关键词:上海美术馆中西艺术艺术博物馆教育中心社会大众展览馆
新方阵 新启迪 上海美术馆2011“学院新方阵”展开幕
2011年
上海美术馆主办的2011“学院新方阵”展于2011年8月27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览由美术批评家、策展人杨维民策划、主持,著名画家、上海美术馆李磊长致开幕词并剪彩。
关键词:上海美术馆著名画家批评家策展人美术界
《许文融台湾风物图卷暨近作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2011年
《许文融台湾风物图卷暨近作展》于4月23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画展展出了长达320米、高达1.8米的水墨长卷《台湾风物图卷》和其近作《上海黄金城》以及《风韵》系列。许文融是台湾艺术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客座教授。早年学习西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游走于中西绘画艺术之间,努力创造出中西合璧的水墨技法,坚持多年实践,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1992年,时年29岁的许文融开始创作《台湾风物图卷》,他四次游历全岛,将台湾的山水风物尽现毫端,既有宏观上的恢弘气势,又有微观上的神韵生动,四时之景、人物风俗毕现。许文融从《清明上河图》中汲取营养。
潘先纲
关键词:上海美术馆中西绘画《清明上河图》中西融合

相关作者

尚辉
作品数:182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
研究主题:中国美术 美术创作 中国画 中国油画 油画
周俊
作品数:19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博物馆 国际艺术交流 美术博物馆 上海美术馆 研究生班
贺绚
作品数:159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美协
研究主题:中国美术馆 中国文联 中国画 作品展 艺术展
薛晓雁
作品数:23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艺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上海美术馆 上海双年展 贺友直 画家 艺术作品
朱小钧
作品数:18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艺术市场》编辑部
研究主题:艺术市场 艺术机构 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