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5篇“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静脉阻塞综合征
1990年
静脉阻塞综合征,最早是由 William 和Hunter 二氏于1757年报告,直到1936年,Ochsne 和Dixon 二氏才正式命名为静脉阻塞症候群,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完全或不完全的静脉阻塞,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紫绀,肢、颈部。
刘凤奎
关键词: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肺癌、静脉血栓致静脉阻塞综合征误诊为血管性水肿2例
2024年
目的分析静脉阻塞综合征误诊的原因,并探讨皮肤科面部水肿患者的诊疗思路。方法对2例误诊为血管性水肿的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描述分析。结果1例以眼睑、面颈部水肿性红斑伴咳嗽、咳痰为临床表现,抗过敏治疗无效,胸部增强CT示右肺门中央型肿瘤,胸积液病理示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未再出现面颈部水肿;另1例表现为头面颈、胸背部肿痛,有“脑梗死”家族史,激素等抗炎治疗有效,停药后肿痛加重,颈部增强CT示左侧颈静脉、头臂静脉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半年后行介入手术,术后头面颈部水肿及胸前静脉曲张完全消退。结论皮肤科首诊此类疾病,因临床思维局限性容易误诊,临床诊疗过程应该开拓思路,必要时行多学科会诊。
房黎亚于晓静李兆凤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静脉血栓形成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血管性水肿
起搏器术后发生静脉阻塞综合征和起搏功能障碍介入治疗1例被引量:1
2023年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静脉阻塞病例虽有报道,但慢性闭塞同时合并起搏功能障碍案例极少。本例患者在植入双心脏起搏器术后4年,出现静脉阻塞综合征表现,且起搏器程控发现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升高至3.5 V仍有间歇性心室失夺获。肘正中静脉造影提示左锁骨下静脉静脉段完全闭塞,侧支循环丰富。本病例采用介入球囊扩张技术,开通闭塞血管段,徒手拔除原心室电极,同侧植入新心室电极。术后起搏器功能正常,临床症状缓解,治疗效果理想。
李燕玲王博雯张天成谢萍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球囊扩张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合并小细胞肺癌致静脉阻塞综合征一例
2023年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LEM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性疾病。静脉阻塞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侧支循环形成为主要象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肺部原发肿瘤或胸转移性淋巴结有可能直接侵犯或压迫静脉,以及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起SVCS。LEMS中约40%~60%合并小细胞肺癌(SCLC),SCLC中仅10%会发展为SVCS。本文报道LEMS合并SCLC导致SVCS一例,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周萸余求龙谢旭芳吴晓牧
关键词: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小细胞肺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技术用于下静脉阻塞综合征(inferior vena caval obstructive syndrome,IVCS)中的诊断价值与影像学特。方法:选取烟台海港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IVCS患者为样本,结合影像学特分析病因,并对20例接受静脉成型术并开展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二维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形态、下静脉、肝静脉、门静脉、脾脏等变化,同时可见胸腹水;彩超检查可见下静脉栓塞、肝静脉扩张;超声诊断60例IVCS样本,检出34例下静脉血栓或癌栓、19例布-加综合征、5例腹或腹膜占位压迫、2例腹膜后纤维化。6例布-加综合征+16例下静脉血栓或癌栓患者接受静脉成型术并开展支架置入术治疗,22例随访3月,发现1例下静脉支架闭塞、1例下静脉支架再狭窄。结论:超声诊断技术用于IVCS诊断中,可明确阻塞位置、阻塞程度、诱因、侧支循环病变情况与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
张莹莹
关键词:下腔静脉阻塞超声诊断
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下静脉阻塞综合征运用超声检查的图象特点,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下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参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来对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参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34例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时,隔膜型18例、狭窄型10例、混合型6例,其中有2例诊断错误,其诊断符合率为94.12%(32/34),误诊率为5.88%(2/34)。结论:下静脉阻塞综合征运用超声诊断,其准确率较高,且能够明确血管阻塞的程度、范围、部位,有助于分型诊断的准确性,便于后续治疗的开展。
谢颖黄志平
关键词: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超声诊断影像学特点
曹建雄教授运用黄芪防风加味汤治疗肺癌合并静脉阻塞综合征临床经验
2022年
静脉阻塞综合征是肺癌并发症之一,曹建雄教授认为,肺癌合并静脉阻塞综合征常以咳嗽伴面颈部水肿、胸壁静脉曲张为典型表现,病机多为肺脾两虚,痰湿蕴结,兼肺卫不固,水湿瘀血泛溢肌表所致。治疗,遵循“攻补兼施,表里分消”治则,以益气健脾补肺,祛风利水,活血化瘀为主,兼化痰散结。黄芪防风加味汤是曹建雄教授以黄芪防风汤加茯苓、浙贝母、麸炒海螵蛸、泽泻、益母草、怀牛膝、牵牛子而成的,运用于肺癌合并静脉阻塞综合征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文玲杨俊文敏曹建雄
关键词:肺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关于下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超声诊断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下静脉阻塞综合征(inferior vena cava obsruction syndrom, IVCS)的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于我院确诊IVCS患者47例,收集患者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影像分析,评估超声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检出BCS 16例(34.04%)、肝段下下静脉综合征30例(63.83%)、误诊0例(0%)、漏诊1例(2.13%)。本组有16例BCS患者,主要为下静脉闭塞型梗阻病例10例,下静脉隔膜型梗阻病例2例、下静脉狭窄型梗阻病例3例、混合型1例。本组患者中有11例下静脉癌栓患者,为肝癌转移、肾透明细胞癌转移以及肾腺皮质癌转移,可见下静脉增宽,管内部填充中等不均回声,癌栓和血管管壁分界模糊,部分癌栓内可见类似动-静脉瘘的血流频谱。结论:给予IVCS患者彩超检查能够详细清晰地观察静脉阻塞和狭窄的位置和范围,观察管内部结构评估阻塞程度,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但肥胖患者和腹气体多的患者,超声影像并不能清晰呈现下静脉病变,需要联合使用CT、MRI或DSA等检查手段,从而保证诊断的准确率。
李旭巍廖春旭吴光华
关键词: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特点
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静脉阻塞综合征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静脉阻塞综合征(SVCOS)的疗效。方法以80例恶性肿瘤所致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为对象,运用导丝导管交换技术通过静脉狭窄段,以猪尾巴导管置于静脉狭窄段近端或远端行静脉造影,明确狭窄部位、长度,狭窄程度及是否合并局部血栓形成,直接置入支架或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后再置入支架进行治疗。结果80例患者共置入90枚支架,所有支架均释放成功,成功率100%,其中10例患者分别放置2枚支架;介入治疗前,所有患者静脉平均压力为(27.02±5.80)cmH_(2)O,术后静脉平均压力为(15.01±2.91)cmH_(2)O,静脉压力在介入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且均未出现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静脉阻塞症状再发。结论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SVCOS效果较好,可以恢复患者血流通畅,迅速解除梗阻,降低梗阻远端静脉的压力。
党升强毕军刚
关键词:介入方法恶性肿瘤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膀胱癌纵隔淋巴结炎性肿大致静脉阻塞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1
2021年
静脉阻塞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静脉受到周围组织异常压迫引起的静脉回流受阻而表现出的相应异常症状及体,如压迫部位以的水肿,主要集中在颜面部及双肢。压迫继续加重还会进一步累及气管、食管,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常见原因包括恶性肿瘤、淋巴瘤、胸腺瘤、炎症反应和主动脉瘤的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其中恶性肿瘤占80%,最常见的是小细胞肺癌[1]。但单纯良性淋巴结异常增大所导致的SVCS极为罕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膀胱癌患者行二次电切手术时,因纵隔单纯良性淋巴结异常增大导致围手术期出现的SVCS,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李程彬李磊田鸽吴开杰
关键词:膀胱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水肿淋巴结肿大

相关作者

李海英
作品数:23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胸部肿瘤 纵隔肿瘤 植入 肺切除术
林萍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仁和医院
研究主题:恶性肿瘤 老年肺癌 小细胞肺癌 放疗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张维真
作品数:42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黑色素瘤 食管癌 晚期 乳腺癌 预后
濮仁富
作品数:26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
研究主题:主动脉 肺切除术 体外循环 主动脉壁间血肿 修复术
张雁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疝 胸部肿瘤 脑氧代谢 对手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