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7篇“ 上颌骨骨折“的相关文章
可吸收钉板在创伤性上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上颌骨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手术中采用可吸收钉板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创伤性上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1例患者接受金属钛板钛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钛板组)、另外31例患者接受可吸收钉板内固定治疗(可吸收钉板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颌面部对称性参数、颌面部功能、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可吸收钉板组和钛板组患者的颌面部对称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患者的面部不对称性指数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可吸收钉板组和钛板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开口功能、颌面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上述评分降低(P<0.05),且可吸收钉板组评分低于钛板组(P<0.05)。术后可吸收钉板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钛板组(P<0.05)。可吸收钉板组和钛板组患者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钉板内固定能通过牢固的内固定达到恢复颌面部对称性的效果,更有利于患者术后颌面部功能的恢复。
王文明侯明王超Kapeishi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咀嚼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上颌骨骨折的效果
2024年
目的研究在上颌骨骨折治疗中同时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钉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1例上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65例)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研究组(66例)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牙周指标、颌面功能、骨折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8.48%)高于对照组(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研究组各项牙周指标、颌面功能、骨折恢复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与颌间牵引钉在上颌骨骨折治疗中联合使用效果显著。
陈德林吕金伟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钉
针对性口腔护理对上颌骨骨折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上颌骨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针对性口腔护理对口腔清洁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清洁效果、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睡眠质量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软垢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重指数及血浆白蛋白、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三头肌皮褶厚度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口腔护理可提高上颌骨骨折手术患者口腔清洁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和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商春梅庄燕王丽丹
关键词:口腔清洁术后并发症
观察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上颌骨骨折的疗效
2022年
探讨研究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上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以来收治的上颌骨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经比对分析我们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样本数各25例。对照组上颌骨骨折患者使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上颌骨骨折患者接受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方法。通过统计2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额面活动恢复效果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收集各项数据分析表格进行统一比对后,发现观察组治疗上颌骨骨折最终的额面活动恢复状况比对照组好,说明面部灵活性改善程度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持续的调查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对上颌骨骨折的最终治疗效果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治疗方法都能有效的治疗患者的上颌骨骨折症状,但通过实验对比,使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的方法更有效,更具有安全性,稳定性更高,颌面恢复良好且更美观,治愈后对患者以后的生活影响更小。
王鸿飞
关键词: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钉上颌骨骨折
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上颌骨骨折治疗时采用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颌间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1.1±0.3)周短于对照组的(3.2±1.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臭、咬合紊乱占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骨骨折治疗中,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能够更快恢复口腔功能和咬合关系,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宋卓英杨丹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临床疗效颌间固定
上颌骨骨折患者术后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翼腭窝阻滞的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上颌骨骨折患者术后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翼腭窝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接受上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连续进行两次0.25%罗哌卡因10 mL超声引导下翼腭窝阻滞治疗,并给与舒芬太尼+格拉司琼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与同剂量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 h致痛性物质[5-羟色胺(5-HT)、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分泌水平]分泌水平,术后48 h上颌骨相关功能(咀嚼功能、张口功能)评分,术后麻醉苏醒时、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疼痛数字(NR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相关并发症(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穿刺部位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的5-HT、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48 h的咀嚼功能评分、张口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麻醉苏醒时、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内出现头晕1例、恶心呕吐0例、便秘0例、穿刺部位感染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48 h内出现头晕5例、恶心呕吐3例、便秘1例、穿刺部位感染0例,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上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0.25%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翼腭窝阻滞镇痛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机体致痛物质释放,提高术后咀嚼功能及张口功能,减少镇痛相关并发症。
黄俊萍闭玉华
关键词:术后镇痛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上颌骨骨折
个体化3D打印头颅模型辅助三维预成型钛网在6例复杂上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3D打印模型及三维预成型钛网在复杂上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6例复杂上颌骨骨折患者,头颅数据通过16层CT扫描,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Mimics 10.01软件和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精确分割骨折处并重建三维模型,在软件中模拟骨折复位,将骨折复位前、后的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l∶l比例大小的骨折模型。术前根据实体模型完成钛网的预弯制,术后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12个月,患者对面部轮廓及咬合关系恢复满意5例,比较满意1例。结论:对于复杂上颌骨骨折患者,3D打印模型及三维预成型钛网的使用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骨折复位效果及面部的对称性。
杜福江何水明朱鹏娜
上颌骨骨折术后个性化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折术后个性化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6例上颌骨骨折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口腔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牙龈指数、软垢指数、患者满意度,以及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和口臭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龈指数、软垢指数,以及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口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应用于上颌骨骨折手术患者,可降低牙龈指数、软垢指数,减少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口臭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
孟晓燕
关键词:个性化口腔护理上颌骨骨折
上颌骨骨折联合眶底骨折98例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上颌骨骨折联合眶底骨折病例临床特征、致伤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5-2018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上颌骨骨折联合眶底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临床表现、骨折类型、并发症及后遗症等情况。总结本地区发生骨折的人员结构、发病特点及手术预后判定。结果在上述98个骨折患者中,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2.2岁;患者骨折的主要原因是车祸;最典型的表现为上颌窦前壁及眶外壁复合骨折,其次是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最常见的症状是患侧颜面部麻木,额部软组织挫裂伤存在于多数患者中。经手术修复后眼部症状明显改善。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眶下神经损伤、瘢痕形成和张口受限。结论眶底骨折最常见于31~42岁的男性患者,眼眶骨折手术治疗后,眶下神经神经功能损伤及复视发生率降低,对于明显功能性障碍及面型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仍然为首要治疗手段。
宿星杰齐艳秀朱岩王玉清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眶壁骨折手术
军用头盔用上颌骨骨折牵引装置及军用头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军用头盔用上颌骨骨折牵引装置及军用头盔,其包括可置于口腔内以承托口腔上颌骨的托片,以及设于所述托片两相对端上的牵引带,并于所述牵引带两相对侧面上分别上设置有魔术贴子面和魔术贴母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军用...
陈英会张林祺马钢张昀张艺瑶白雪莲刘宁高媛任小娟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林泼水
作品数:60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上颌骨骨折 上颌骨 外科治疗 鼻出血
洪育明
作品数:94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头颈部肿瘤 咽瘘 低温等离子 咽旁间隙肿瘤 外科手术
梁振源
作品数:58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上颌骨骨折 扁桃体切除术 手术后出血 低温等离子
朱家稷
作品数:14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误诊 上颌骨骨折 腺样囊性癌 上颌窦 外科手术
李祖兵
作品数:307被引量:1,066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下颌骨缺损 口腔鳞癌 下颌骨 颧骨骨折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