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71篇“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相关文章
固本咳喘颗粒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固本咳喘颗粒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道细菌感染(LRTBI)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COPD伴LRTB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固本咳喘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痰液病原菌清除率和肺功能指标、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TLR4、NF-κB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炎性因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痰液病原菌清除率分别为65.38%、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3%、8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分别为(2.59±0.22)L、(2.27±0.32)L、(3.19±0.46)L/s和(2.68±0.25)L、(2.41±0.34)L、(3.56±0.51)L/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0.21)L、(1.96±0.28)L、(2.73±0.48)L/s和(2.47±0.23)L、(2.05±0.31)L、(3.08±0.53)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LR4、NF-κB蛋白水平分别为0.68±0.15、0.66±0.15和0.57±0.12、0.54±0.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7±0.17、0.75±0.14和0.69±0.15、0.67±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阳性细胞比例及CD4^(+)/CD8^(+)分别为(66.07±3.65)%、(42.55±2.73)%、1.76±0.24和(68.54±3.26)%、(44.21±2.86)%、1.83±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4±3.71)%、(40.61±2.81)%、1.60±0.25和(65.17±3.49)%、(41.93±2.79)%、1.69±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
赵颖张德振李春燕李志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对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由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对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我院收治的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88例,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患儿4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4例为观察组,采用以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病原菌的检测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不合理用药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的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检测率占比分别为50.00%与52.27%,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和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能促进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不良反应有利,有助于改善治疗结局。
张丽萍肖玉华刘娟葛洋新
关键词: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抗菌药物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者 FeNO、PCT水平与肺功能及CAT评分的关联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肺功能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关联。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确诊的92例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分离鉴定病原菌,呼气分析仪检测FeNO,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1%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评估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采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多维度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eNO、PCT与CAT评分的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FeNO、PCT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92例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95株,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痊愈时,所有COPD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FeNO、PCT、CAT评分均较入院时降,肺功能GOLD分级为4级的人数减少,GOLD分级为2级的人数增多,患者FEV1和FEV1/FVC值升高(P<0.05);COPD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FeNO、PCT水平与GOLD分级和CAT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FeNO、PCT水平与肺功能GOLD分级和CAT评分均呈正相关,FeNO、PCT水平越高表示患者肺功能水平越低,病情越严重。
张莉王书香王玲玲靳楠楠豆银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呼出气一氧化氮肺功能
慢性肾衰竭并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并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风险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模型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将模型组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且并发组患者均进行痰培养、细菌鉴定试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模型组慢性肾衰竭并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使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另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78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验证组,绘制校准曲线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本研究模型组7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共43例并发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发生率为5.96%,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56.90%)、革兰阳性菌22株(37.93%)、真菌3株(5.17%);模型组年龄≥60岁、抽烟史、住院时间≥15 d、不合理使用抗生素、Hb<60 g/L、Alb<35 g/L是慢性肾衰竭并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构建模型组慢性肾衰竭并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验证,模型组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9,验证组的C-index为0.825,且校正曲线的校准度较好。结论年龄≥60岁、抽烟史、住院时间≥15 d、不合理使用抗生素、Hb<60 g/L、Alb<35 g/L均是慢性肾衰竭并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综合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个体化预测慢性肾衰竭并院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李帅李萌萌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病原微生物
COVID--19疫情影响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1)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
滑洁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儿童患者流行病学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乳酸水平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预后判断价值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95例为观察组。根据治疗后60d的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53例和预后良好组42例,另取同期入院治疗的未发生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老年COPD患者107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PCT水平;血气分析仪检测血LAC水平;Pearson法分析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与血LAC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PCT水平与血LAC水平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PCT、LAC水平分别为(1.97±0.51)ng/mL、(1.97±0.51)mmol/L,高于对照组PCT、LAC水平(1.02±0.29)ng/mL、(4.31±1.31)mmol/L,血氧分压(PaO2)(87.33±10.31)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92.21±11.14)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500、6.930、3.218,P<0.05);预后不良组PCT水平为(2.33±0.56)ng/mL、LAC为(6.54±1.70)mmol/L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CT水平(1.52±0.34)ng/mL、LAC(4.71±1.25)mmol/L,且PaO2水平(83.31±14.62)mmHg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90.52±18.25)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242、5.835、5.835,P<0.05);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与血LAC水平呈正相关(r=0.554,P<0.01);PCT、LAC是影响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PCT水平、血LAC水平诊断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6 ng/mL、6.18 mmol/L,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7,敏感度为86.79%,特异性为92.86%。结论 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血LAC水平升高,二者联合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预后不良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周勇王真秋爽陈菲熊瑛霞张一杰
关键词:降钙素原血乳酸细菌感染预后
血清CRP、SAA、PCT水平检测在老年AECOPD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SAA)、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AECO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统计其呼吸道感染情况,并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组、真菌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RP、SAA、PC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面积(AUC),分析血清CRP、SAA、PCT水平检测在老年AECOPD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AE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33例,其中细菌感染25例,占75.76%(革兰阴性菌感染20例,占60.61%,革兰阳性菌感染5例,占15.15%);真菌感染8例,占24.24%;细菌组CRP、SAA、PCT水平均高于真菌组、阴性对照组,且真菌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SAA、PCT水平检测诊断老年AECOPD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925、0.875、0.935,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PCT>CRP>SAA。结论:血清CRP、SAA、PCT水平检测在老年AECOPD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郑晓莉
关键词:老年淀粉样蛋白
2020-2022年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体变迁及血清WBC、PCT、CRP水平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本地区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血清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方法选取2020-2022年,于本院儿科接诊的185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呼吸道分泌物细菌病原学阳性患儿278例。收集痰标本分别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中。培养后经分离纯化后,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对主要病原菌经培养后,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抽患儿静脉血并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利用细胞自动计数仪检测患儿血清白细胞(WBC)水平。结果2020-2022年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为628、549和676例。其中细菌感染例数分别为94、72和112例,阳性率分别为14.97%、13.11%和16.57%。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2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7株,革兰阳性菌111株。革兰阴性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020-2022年,流感嗜血杆菌、产气肠杆菌的占比逐年升高,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的占比逐年降低。45株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40%,3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40%,均未产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株。65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40%,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于40%,均未产生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株。278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为细菌组,选择同期100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为非细菌组。细菌组患儿血清WBC、PCT、CRP阳性率高于非细菌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细菌感染主要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
李琴林茜刘勤李晓琴段艳周明术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血清ANGPTL4对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恢复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对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26例,收集患者入院当日(D0)和肺炎好转当日(DR)时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红蛋白水平、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肌酐清除率(CCr)。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ANGPTL4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ANGPTL4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恢复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D0时中性粒细胞比例[86.25(77.15,90.63)]及血红蛋白[124.08(92.54,140.52)]、CRP[173.33(23.31,200.04)]、PCT[1.50(0.36,30.435)]、ALT[105.06(47.03,133.07)]、AST[117.01(58.11,221.52)]、ANGPTL4水平[719.88(648.50,2759.88)]明显高于DR时[76.91(63.60,84.53)、98.53(85.32,129.51)、45.81(5.63,160.62)、0.51(0.11,9.86)、26.96(12.01,36.00)、23.00(16.31,31.03)、719.88(648.50,2759.88)](P<0.05),患者D0时淋巴细胞比例[6.64(4.38,11.50)]及ALB水平[31.70(24.63,34.64)]明显低于DR时[11.72(7.34,19.94)、34.63(28.82,37.52)](P<0.05)。Spearman法分析显示,血清ANGPTL4与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ALT、AST呈正相关(P<0.05),血清ANGPTL4与淋巴细胞比例、ALB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ANGPTL4对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恢复预测的曲线面积(AUC)为0.5969(95%CI:0.4416~0.7522),其灵敏度为30.77%,特异度为92.31%。结论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ANGPTL4表达上调,ANGPTL4对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恢复具有预测价值,有可能成为预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恢复的生物标志物。
刘斌刘静柳樱子荣福李亮孙杰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替安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0~14 d。比较2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肺部感染病灶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χ^(2)=4.893,P=0.02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χ^(2)=7.218,P=0.007)。治疗后,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载脂蛋白E(Apo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病灶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57%(3/3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5/3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P=0.452)。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AECOPD呼吸道细菌感染可有效提高细菌消除率,积极控制炎性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钟俊明
关键词: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左氧氟沙星炎性因子

相关作者

唐英春
作品数:145被引量:2,16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 抗生素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活性 万古霉素
姚婉贞
作品数:327被引量:3,594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支气管哮喘
罗百灵
作品数:138被引量:56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细胞凋亡 下呼吸道感染 内质网应激
林沛亮
作品数:13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序贯疗法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治疗老年人 抗肿瘤药物 沉降菌
李云和
作品数:9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序贯疗法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治疗老年人 金丝桃素 盐酸左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