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8篇“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的相关文章
用于确定咽喉压力和/或食管括约肌压力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监测患者体内的气压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进料管腔的管;平行于所述进料管腔定位的传感器管腔;位于所述传感器管腔内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穿孔,所述至少一个穿孔定位成当所述设备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患者...
S·鄂拉米勒E·C·W·别伊斯L·K·哈特利A·余A·哈扎德C·塞达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病程与食管括约肌压力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程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自愿到本科室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2型糖尿病病程将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病程≤10年)、第二组(10年<病程≤20年)、第三组(病程>20年),每组20例;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2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方法测定各组括约肌长度、腹内段长度、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病程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均为糖尿病患者,括约肌长度、腹内段长度、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组括约肌长度、腹内段长度、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水平,均高于第二组和第三组(P<0.05);第二组括约肌长度、腹内段长度、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水平,高于第三组(P<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病程与括约肌长度、腹内段长度、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病程与食管括约肌压力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加强食管括约肌压力能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唐琳温志辉文萍文剑波刘爱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病程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电针治疗对食管动力和食管括约肌压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不同类型食管动力障碍患者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压力及体部蠕动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6年12月上海龙华医院接受电针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28例,根据治疗前食管测压结果分别分为LES正常组,LES异常组和体部蠕动正常组,轻度动力障碍组。电针治疗每周2次,疗程4周。收集治疗前和疗程完成后1周内的食管测压结果。结果:治疗后,LES正常组食团内部压力升高,LES异常组LES长度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体部蠕动正常组远端波波幅、收缩持续时间、远端收缩积分均显著上升,轻度动力障碍组治疗后收缩持续时间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体部蠕动正常组吞咽异常次数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动力障碍组吞咽异常次数显著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ES过短的患者,电针治疗能延长其长度,并不会造成膈肌脚区域压力过大。对于体部蠕动功能较好的患者,能明显改善收缩波幅、远端收缩积分、收缩持续时间。对轻度动力障碍患者,能改善收缩持续时间,并且可以降低弱蠕动和蠕动失败的比例。
林晗沈含冰
关键词:电针治疗食管动力
体质量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括约肌压力和24h食管pH监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中,体质量对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和24h食管pH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8例体质量正常RE患者和22例超重肥胖RE患者进行LESP和24h食管pH监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重肥胖组RE患者的LESP、pH〈4总反流时问百分比、反流时间〉5min的反流次数、总反流数、DeMeester分与体质量正常组RE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超重肥胖组RE患者与体质量正常组RE患者的食管括约肌松弛率(LES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E患者中,超重肥胖可影响食管动力并增加食管的酸暴露,控制体质量对治疗RE可能有一定作用。
吴萍许树长舒晓亮陈莹王琛姚莉雯
关键词:食管炎反流性下食管括约肌压力24H食管PH监测
电针猫足三里穴对食管括约肌压力调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究电针(EA)猫足三里穴对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探讨足三里穴与食管动力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8只健康家猫行内镜检查,确定无镜食管病(炎)。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非经非络穴组。应用加拿大E-7-1-1-1-2-5-5-5型8通道细微注水测压管和荷兰UPS-2020型食管测压系统测定猫LESP。[结果]EA猫足三里穴和非经非络穴期间和停止后,LESP较EA前均有显著性升高,足三里穴组EA期间LESP由(16.21±5.49)mmHg(1mmHg=0.133kPa)升高至(23.14±8.81)mmHg(P<0.01),EA停止后LESP升至(25.50±6.73)mmHg(P<0.01);非经非络穴组EA期间LESP由(15.64±3.61)mmHg升至(18.93±5.57)mm-Hg(P<0.01),EA停止后LESP升至(20.43±5.24)mmHg(P<0.01)。EA足三里穴对LESP的升高程度在EA期间和停止后均明显高于非经非络穴(P<0.05)。[结论]EA健康猫足三里穴可以升高LESP,对食管括约肌具有良性调理功能,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张晓艳谢鹏雁王化虹刘建湘刘彬彬牟向东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穴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电针大鼠足三里调节食管括约肌压力神经通路的探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电针足三里调节大鼠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探讨电针调节LESP的神经通路。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电针组、阿托品组、阿托品+电针组、L-NAME组和L-NAME+电针组,应用三通道微细注水式测压管和荷兰UPS-2020型食管测压系统测定大鼠LESP。结果电针足三里可使LESP明显升高。阿托品可部分减弱电针足三里增加LESP的作用,电针可以使胆碱能神经阻断大鼠降低的LESP恢复至正常水平。L-NAME能够增加LESP,电针可以使LESP进一步增加。结论电针足三里作用的传出途径可能是迷走神经中的胆碱能神经纤维,但也有其它途径。
牟向东谢鹏雁王化虹刘建湘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下食管括约肌N-硝基-L-精氨酸甲酯
体表胃电刺激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食管括约肌压力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疾病谱中相对独立的亚型^[1],综合西方国家资料,NERD占GERD的50%~70%。食管括约肌(LES)功能障碍是NERD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调节LES功能是治疗NERD的新方法。由于NERD患者存在胃电起搏紊乱和胃电节律的明显改变,
方燕飞陈淑洁赵岚姒健敏
关键词: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非糜烂性反流病胃电刺激NERD病患
一氧化氮对犬食管括约肌压力的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应用苄基二甲基十四烷氯化铵 (benzyldim ethyltetradecyl amm onium chloride,BAC)建立犬食管括约肌(L ES)无神经动物模型 ,研究一氧化氮 (NO)对 L ES压力的作用。方法 :将 BAC环周注入犬 L ES,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均于注射前及注射后 6周测定 L ES压力 ;并观察 L -精氨酸、D -精氨酸、硝普钠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硝基 - L -精氨酸 (L - NNA)对 L ES压力的影响 ;此外还测定了两组犬 L ES中 NO含量和 NOS活性。结果 :BAC处理组 L ES压力 [(4 2 .43±4.19) m m Hg,1m m Hg=0 .133 k Pa]显著高于对照组 [(2 2 .71± 5 .19) mm Hg]。 L -精氨酸可使对照组 L ES压力降低 ;L - NNA使其增高 ,但对 BAC处理组 L ES压力均无影响。硝普钠可降低两组犬 L ES压力。对照组 L ES中 NO为 (6 .0 5 8± 2 .0 6 7)μm ol/g,NOS为 (1.45 8± 0 .146 ) U /mg;而 BAC处理组 NO为 (1.797± 0 .873)μmol/g,NOS为 (0 .46 3± 0 .0 39) U /m g,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1)。 结论 :BAC可使犬 L ES压力增高 ,其机制可能与 L ES局部 NO减少有关。
向正国张忠兵朱樑张兴荣马述春杨秀疆沈建伟
关键词:下食管括约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LES
食管括约肌压力与局部组织内一氧化氮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关系被引量:39
1999年
目的 研究食管括约肌(LES)局部组织内一氧化氮(NO)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与LES压力(LESP)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108 例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LES局部组织内NO和VIP含量及LESP。结果 LESP与组织内NO和VIP含量呈负相关(r= - 90.7,P< 0.01;r= - 92.3,P< 0.01),NO和VIP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 88.5,P< 0.01)。结论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贲门失弛缓症患者LES局部组织内NO和VIP含量异常,并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谢勇黄缘王崇文黄德强祝金泉张昆和陈江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贲门失弛缓症VIP
内镜食管反流性疾病的食管括约肌压力测定(附20例报告)被引量:1
1994年
在内镜直视测定20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并与27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两组LESP均值分别为1.76±0.43kPa和2.30±0.30kP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探讨了GERD与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提出如内镜无反流性食管炎粘膜表现,但有临床症状及LESP明显降低,当属反流性食管炎早期.
孟立娜何学敏朱曙东项伯康
关键词:食管反流性疾病食管括约肌

相关作者

谢鹏雁
作品数:135被引量:936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多中心 足三里穴 幽门螺杆菌 肠易激综合征 十二指肠溃疡
刘建湘
作品数:56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 足三里穴 食管动力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牟向东
作品数:184被引量:392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肺孢子菌肺炎 文献复习 肺孢子菌 急性加重 咳嗽
王化虹
作品数:167被引量:934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幽门螺杆菌 炎性肠疾病 褪黑激素
郭强
作品数:206被引量:624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贲门失弛缓症 胃镜 急性胰腺炎 气囊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