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02篇“ 不典型表现“的相关文章
- 后下纵隔支气管囊肿CT和MRI不典型表现临床案例分析
- 2024年
- 纵隔型支气管囊肿(MBC)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多发生于中纵隔中上部,发生在后下纵隔相对少见。本文报道1例后下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19岁,男性,体检发现纵隔占位。CT表现为后下纵隔脊柱旁不规则肿块,密度混杂,边缘及内部可见结节状钙化,增强后未见强化。MRI检查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见条索状、分隔样低信号,增强后延迟期病灶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术后病理诊断:支气管源性囊肿。本文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CT和MRI影像特征,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总结后下纵隔不典型支气管囊肿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 王伟陈疆红杨正汉靳二虎
- 关键词:X线计算机支气管囊肿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模态MRI不典型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的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不典型MRI表现及其相关病理学基础,以利于PCNSL的正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PCNS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MRI检查,实验室检查显示均无免疫功能缺陷,排除复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及继发性淋巴瘤。由2名医师分别对MRI图像进行判读。结果:31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19例符合入选标准,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为(63±9)岁。所有病例均经组织学病理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15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灶单发7例,病灶2个4例,病灶3个及以上8例。不典型发病部位包括侧脑室、脑干、小脑半球。不典型影像表现包括:病灶信号不均匀,合并出血及坏死;增强无强化,多发片状、线状强化;呈高灌注;无明显弥散受限。结论:PCNSL表现不典型时容易误诊,多发病灶中更容易出现不典型表现,采用多模态MRI尤其是结合病变表观弥散系数值及磁共振波谱有利于疾病诊断。
- 张隐笛张伟王曼周小玲
- 关键词: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肌力下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罕见炎性肌病的不典型表现
- 2022年
- 一例老年女性患者,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为下肢进行性肌力下降、心力衰竭、二氧化碳潴留,伴眶周色素沉着、眉周毳毛增多及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经多学科讨论,以膈肌运动减低引起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突破口,逐步梳理病因,结合临床表现、血液学与影像学特征以及股四头肌肌肉病理与免疫组化结果,最终诊断为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通过纠正心力衰竭、间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康复训练,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状态明显改善。该患者不具有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的典型表现,能快速明确病因并解决诊疗决策中的难题,再次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疑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 路菲张宁康琳孙晓红田然郭潇潇留永健张文彭琳一苏童曹剑王怡宁钱敏曹宇泽杨璐刘跃华张路赵肖奕冷泠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及误诊分析
- 2021年
- 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到的疼痛,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植物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传至大脑产生痛觉。其典型的表现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但临床上,关于心绞痛的描述在个体之间很不一致,虽然大部分患者症状还是比较典型,但也有部分患者是以咽痛、牙痛、腹痛、肩痛,甚至头痛而来诊,稍不留神,极容易误诊。
- 郭腾飞
- 关键词:植物神经心绞痛缺血缺氧肩痛传入纤维
- 老年人心衰不典型表现多
- 2018年
- 患者,男,72岁,50年前曾因低热、周身关节疼痛,被诊断为风湿热,给予抗菌素、阿司匹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因此没有进一步检查诊治.平时稍微活动就会心悸、气促,休息后可以缓解,20年前发现高血压,血压水平一般在150~160/80~90mmHg,在当地社区医院就诊,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联合降压治疗.
- 戴伦
- 关键词:不典型表现老年人硝苯地平缓释片心衰联合降压治疗肾上腺皮质氢氯噻嗪片
- 从手少阴心经循行谈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查阅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症状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学手少阴心经循行角度,着重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症状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并阐述其易误诊疾病。
- 陈立新向慧芳王侠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手少阴心经不典型症状
- 老年肺结核不典型表现21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肺结核多见于青年人及老年人。青年患者感染后表现比较典型:午后热、盗汗、乏力、咯血,咳嗽咳痰等,而老年患者多无典型表现,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起病隐匿,多脏器病变及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并发症多等特点。胸部X线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亦不典型,从而导致老年结核病有较高的误诊率及漏诊率。为了加深对老年人群结核病的认识,将我院收治的21例不典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时总结经验,减少误诊率及漏诊率。
- 刘莉云
-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不典型表现胸部X线表现老年患者老年人群多脏器病变
- 结节病胸部不典型表现的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结节病胸部不典型改变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2000至2015年确诊结节病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其中男73例(38.4%),女117例(61.6%),年龄27~72岁,平均52.5岁.结果 结节病胸部不典型表现主要有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伴或不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纵隔淋巴结增大不伴肺门淋巴结增大、片样实变、结节星系征、反晕征、磨玻璃影、空气潴留征.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伴或不伴纵隔淋巴结增大12例(12/190,6.3%),纵隔淋巴结增大不伴肺门淋巴结增大9例(9/190,4.7%),片样实变23例(23/190,12.1%),结节星系征22例(22/190,11.6%),反晕征1例(1/190,0.5%),磨玻璃影52例(52/190,27.4%),空气潴留征象:10例行吸气相和呼气相CT扫描,8例(8/10,80%)呼气相CT扫描表现为空气潴留征.12例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伴或不伴纵隔淋巴结增大治疗后吸收好转10例(83.3%),9例纵隔淋巴结增大不伴肺门淋巴结增大治疗后吸收好转8例(88.9%).23例片样实变影治疗后吸收好转15例(65.2%).22例结节星系征治疗后吸收好转16例(72.7%).1例反晕征治疗后完全吸收.52例磨玻璃影治疗后吸收好转31例(59.6%).8例空气潴留征治疗后吸收好转7例(87.5%).结论 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伴或不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纵隔淋巴结增大不伴肺门淋巴结增大,肺部片样实变、结节星系征、反晕征、磨玻璃影、空气潴留征是结节病胸部浸润的不典型改变,治疗后多数有好转,熟悉这些CT征象有利于提高胸部结节病诊断的正确率.
- 马骏王余椿孙希文孙春轶
- 关键词:不典型表现
- 胸部CT不典型表现肺结节病1例报道
- 2017年
-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性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疾病,主侵犯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亦可累及皮肤、关节、眼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大多数结节病患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我科2016年8月明确诊断肺结节病一例,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咳嗽咳痰2月”入院。人院前2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偶咳少量白黏痰,无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
- 郭凤霞储德节
- 关键词:肺结节病纵隔淋巴结经支气管肺活检
- 不典型表现肺栓塞3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肺栓塞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一些不典型表现的肺栓塞临床诊断较困难,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不典型表现肺栓塞3例,为临床提供探讨。
- 高颖赵芳舒进田段乃荣刘东
- 关键词:肺栓塞不典型表现
相关作者
- 王纪文

- 作品数:155被引量:4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癫痫 儿童 婴儿痉挛 视频脑电图 脑电图
- 李婧

-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不典型表现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 儿童 中央颞区棘波 良性癫痫
- 黄晓飞

- 作品数:38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 研究主题:细胞自噬 医学教育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氧化应激
- 贾桂娟

- 作品数:29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脑电图 脑电图特征 儿童 生酮饮食 癫痫
- 周新华

- 作品数:206被引量:1,410H指数:2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肺结核 X线计算机 CT 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