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5篇“ 不同地膜“的相关文章
- 不同地膜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的影响
- 2025年
- 本试验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设置黑白地膜、银灰地膜、黑地膜以及反光地膜4个处理,研究冬季日光温室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栽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处理间地温变化程度不同,其中,以黑地膜提温速度最快,保持地温能力最强;苗期黑地膜覆盖草莓营养生长效果最佳,在株高、冠幅、叶面积以及叶绿素等生长指标方面均表现突出;果期黑地膜覆盖能提高草莓产量、改善其果实品质。
- 金艳杰张宇金曼李玉勇侯鑫蕊
- 关键词:草莓生长地膜日光温室
- 不同地膜的降解特征及其对旱区马铃薯生长和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2025年
- 为筛选适宜宁南旱区马铃薯生长且对土壤环境友好的降解地膜类型,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普通塑料膜、秸秆纤维地膜、生物降解膜的降解特征及其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膜和秸秆纤维膜分别在播后90和60 d进入诱导期,生物降解膜和秸秆纤维膜均在播后150 d进入碎裂期;播后150 d的地膜质量损失率以秸秆纤维地膜最高,而普通塑料膜无明显变化。播后60 d,生物降解膜和秸秆纤维膜处理土壤蓄水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21.4%和10.3%,而普通塑料膜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播后90~120 d,秸秆纤维膜和生物降解膜处理平均土壤温度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2和0.8℃。播后150 d,与对照相比,普通塑料膜和秸秆纤维膜处理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升效果显著。秸秆纤维膜处理细菌数量最高,而生物降解膜处理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最高。播后150 d马铃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均以生物降解膜处理最高,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增产效果均以秸秆纤维膜处理最为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是影响地膜降解的主要因素,而播后30~60 d土壤水分和播后60~120 d膜质量损失率对马铃薯产量形成至关重要。综上,秸秆纤维地膜降解效果优于普通塑料膜,且对改善旱地土壤微环境效果显著,可实现马铃薯增产,可代替普通地膜应用于旱作马铃薯生产中。本研究结果对筛选适宜宁南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地膜类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于婕雷佳李丹马晓明石艳艳李荣侯贤清
- 关键词:生物降解膜降解特征马铃薯生长
-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索宁海地区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黑白双色全生物降解地膜、PE白色地膜、PE黑色地膜为处理,裸地无膜为对照(CK),开展马铃薯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方面,黑白色双色全生物降解地膜>PE白色地膜>PE黑色地膜>裸地无膜;经济效益方面,黑白色双色全生物降解地膜>PE白色地膜>裸地无膜>PE黑色地膜。因此,认为用黑白双色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普通地膜可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
- 王琦金伟兴熊丹蒋天梅阮瑞科
- 关键词:地膜覆盖生物降解膜马铃薯
- 西北绿洲灌区玉米叶片衰老特征对不同地膜覆盖利用方式的响应
- 2025年
- 西北绿洲灌区玉米传统生产模式中大量使用地膜伴随着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且在极端高温下玉米出现叶片早衰。针对该现象,通过免耕一膜2年覆盖利用技术探讨延缓玉米叶片衰老并增加玉米产量的可行性,以期为构建西北绿洲灌区地膜减量玉米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支撑。2013年在西北绿洲灌区设置免耕一膜2年覆盖利用(NTP)、秋免耕春覆膜(RTP)和传统每年覆新膜(对照, CTP) 3种处理(本文采用2021-2023数据),探究玉米叶片光合源、持绿特性、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对不同地膜覆盖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NTP和RTP可有效调节玉米生育期内光合源和叶片持绿性能的动态关系,维持生育后期较大的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叶片持绿性(SG)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与CTP相比, NTP玉米出苗后75~120 d的LAI、LAD、SG和SPAD分别提高15.1%~16.1%、14.8%~15.5%、7.2%~9.2%和11.3%~11.7%,RTP分别提高12.4%~13.0%、11.5%~12.4%、10.0%~17.6%和6.0%~6.7%。同时,通过单株绿色叶面积的拟合,发现NTP和RTP较CTP叶片衰老时间平均推迟了5.8~7.0d和6.2~7.7d,这可能是由于NTP和RTP有助于增强玉米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叶片的抗氧化能力和细胞渗透调节作用。玉米出苗后60~105 d, NTP较CTP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分别提高17.6%~20.0%、28.4%~34.4%、6.7%~8.4%和8.3%~10.9%, RTP较CTP分别提高11.3%~11.7%、16.9%~18.2%、4.4%~6.1%和5.8%~7.7%。此外,与CTP相比,NTP与RTP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35.9%~43.9%和29.5%~31.8%,20.7%~31.7%和17.4%~20.4%,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6.0%~27.8%和17.5%~25.9%。NTP对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更大,NTP较CTP增产5.2%~6.0%。免耕一膜2年覆盖利用技术是西北灌区在实现资源减投条件下,有效延缓玉米叶片衰老且增加产量的适宜措施。
- 王丽萍李盼赵连豪樊志龙胡发龙范虹何蔚柴强殷文
- 关键词:地膜覆盖抗氧化酶活性籽粒产量
- 不同地膜在鲜食型甘薯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 2024年
- 为筛选出适宜招远市鲜食型甘薯生产上使用的适宜地膜品种,2023年开展了不同地膜在鲜食型甘薯生产上的应用试验。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材料,设计了不覆盖地膜对照和透明聚乙烯地膜、黑色聚乙烯地膜、透明全生物降解地膜、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4个覆膜处理,进行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鲜食型甘薯的增产效应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鲜食型甘薯生产上的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各覆膜处理膜下土壤平均温度提高1.05~1.47℃,前期10 cm均温达2.46℃,土壤含水量提高1.79%~6.79%,甘薯生育期提前1~5 d,商品薯产量提高0.99%~3.35%,大中薯质量比例提高1.99%~6.53%;黑色地膜的增产效果好于透明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与聚乙烯地膜增产效果基本一致。全生物降解地膜具有降解产物对农业生态环境无污染,且不需要进行人工回收、节省回收成本的特点,适合在当地鲜食型甘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 姜好胜丁翠娜刘建军赵瑞君李志强
- 关键词:地膜覆盖
- 不同地膜覆盖对滴灌花生土壤水热环境及其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 可降解膜和加厚普通地膜的使用可以有效应对覆膜花生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残膜污染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处理对滴灌花生土壤水热和花生生长的影响机制,从而选择适宜山东地区花生种植的可降解地膜和薄膜厚度,为花生绿色可持续高效...
- 唐永齐
- 关键词:花生可降解地膜
- 不同地膜覆盖对甜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甜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不覆膜处理为对照,分别设置DPA全生物降解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加厚膜、普通国标地膜4种覆膜材料覆盖甜糯玉米,分析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养分,以及玉米生长情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含水量、pH值,以及对玉米的平均株高和产量有显著影响。采用DPA全生物降解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组的玉米产量差别不大,但明显高于其他覆膜组别和空白不覆膜的对照组。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能提高土壤表层温度,保持土壤湿度,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障玉米产量。
- 梁缘
- 关键词:地膜甜糯玉米
-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质量和大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探讨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大蒜种植系统中土壤质量与大蒜产量的影响,确定大蒜种植中的最佳地膜管理模式.基于2021年设置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蒜种植系统的不同地膜覆盖试验,研究大蒜种植体系中无地膜处理(CK)、黑色聚乙烯地膜处理(HPE)、黑色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秸秆复合地膜处理(HSJ)和白色PBAT地膜处理(BJ)对土壤质量及大蒜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真菌数量发生显著变化,并间接改善土壤质量.相较不覆膜处理,BJ处理土壤质量指数提升70%,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HPE和HSJ处理,分别提升52%和36%.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②不同地膜覆盖显著提高蒜头直径和大蒜单头质量,且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中HSJ处理大蒜产量提高效果最好,分别比CK、HPE和BJ处理提高了46%、19%和6%.③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膜覆盖下土壤质量指数与大蒜鳞茎淀粉含量、蒜头直径、大蒜单头质量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从大蒜种植过程中覆盖地膜选择的角度,为高质量与高产量农田结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 师玥栾璐蒋希芝徐磊叶英聪张嵚蒋瑀霁
- 关键词:地膜覆盖土壤酶活性土壤质量大蒜产量
- 不同地膜覆盖对南疆机采棉产量效益及残膜回收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南疆机采棉产量、经济效益和地膜回收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棉花地开展试验,以裸地(CK)为对照设置2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即高堡膜覆盖(GB)和普通PE地膜覆盖(PE),统计分析不同地膜覆盖下棉花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并对使用后的残留地膜进行回收。结果表明:高堡膜在棉花苗期(播种后20 d)能够显著提高棉田0~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较普通PE地膜和裸地分别提高0.78℃和2.19℃;保水率(第30天)较普通PE地膜提高2.51个百分点,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效果。高堡膜覆盖可显著增加棉花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籽棉产量较普通PE地膜和裸地分别提高9.91%、33.13%,高堡膜覆盖和普通PE地膜覆盖的利润较裸地分别提高55.77%和27.22%。此外,高堡膜在使用前后的拉伸负荷和断裂标称应变指数整体上均高于普通PE地膜,一次性机械回收率高于80%。研究表明,高堡膜在南疆机采棉田具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较普通PE地膜和裸地更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且其回收率较高,可在南疆棉田优先推广使用。
- 刘海军林涛王新翠王冬张昊王一帆陈茂光汤秋香
- 关键词:棉花地膜回收
- 不同地膜和肥料组合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地膜和肥料组合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3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重复3次,分析对马铃薯性状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明确其决定因素与最佳组合,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的地膜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显著,对单株块茎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品种对马铃薯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和单株块茎数的影响极显著。T3处理下的马铃薯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最高,即种植品种费乌瑞它,覆盖黑白膜,施用有机肥(500 kg/667 m^(2))加复合肥(40 kg/667 m^(2))加微生物菌剂(哈次木霉菌)。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肥料组合,理论最优组合为T7组合,即种植品种渝万薯20号,覆盖黑膜,施用有机肥(500 kg/667 m^(2))加复合肥(40 kg/667 m^(2))加微生物菌剂(哈次木霉菌)时,马铃薯更易获得高产。品种、地膜与肥料组合对马铃薯品质影响均显著,组合A2B3C3品质最优,即种植渝万薯18号,覆盖白膜,施用有机肥(500 kg/667 m^(2))加复合肥(40 kg/667 m^(2))加微生物菌剂(哈次木霉菌)时,其品质最优。
- 黄怡徐茜曾新宇肖波李保证杨程起彭祖浩
- 关键词:马铃薯早熟品种地膜肥料组合
相关作者
- 赵存花

- 作品数:7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花生 不同地膜 覆盖栽培 增产效果 经济性状
- 陈香艳

- 作品数:113被引量:2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花生 沂蒙山区 症状 丹参 甘薯
- 罗兴录

- 作品数:152被引量:1,00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木薯 木薯品种 淀粉积累 土壤理化性状 生理特性
- 张权中

- 作品数:15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 生长发育 新疆棉花 粘着性 不同地膜
- 董合林

- 作品数:215被引量:952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 研究主题:棉花 叶面肥 棉花产量 南疆 干物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