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篇“ 不同治法“的相关文章
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由Smad2/3、SP1蛋白表达探讨中医不同治法对DOP大鼠骨-肌影响
2025年
目的在“骨肉不相亲”理论指导下,比较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腓肠肌中果蝇母本抗生存因子蛋白2/3(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2/3,Smad2/3)、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表达在中医不同治法下的影响,分析中医药对其的防治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西药组6组,并适应性喂养1周,造模组采用尾吊法建立模型,5周后取大鼠的腹主动脉血清、股骨及腓肠肌。通过骨密度检测和对股骨远端横断面处的骨形态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结构变化,评估骨质流失情况。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腓肠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水平和股骨、腓肠肌中Smad2/3、SP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骨微结构破坏明显;腓肠肌肌纤维萎缩,排列疏松;血清ALP水平显著降低、TRACP水平显著升高(P<0.01);股骨与腓肠肌中Smad2/3、S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骨微结构修复明显;腓肠肌肌纤维增粗,肌间隙减小;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健脾组和西药组TRACP水平降低最显著(P<0.01),其次是补肾组(P<0.05);各给药组股骨与腓肠肌中Smad2/3、S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骨骼及肌肉中Smad2/3、SP1蛋白表达的升高有关,二者的高表达可能会导致骨-肌失衡。各中医治法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可能与降低骨骼与肌肉中Smad2/3、SP1蛋白表达有关。
杨蓝鑫杨芳李俊儒付夜平刘彤王致远
关键词:废用性骨质疏松症SP1SMAD2/3中医治法
不同治法方药干预肺癌患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中医方药干预肺炎的治法主要包括扶正祛邪、益气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和补肾益肺等,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协同药物治疗增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现梳理近五年中医方药干预肺癌的临床研究文献,阐述不同治法方药干预肺癌的应用进展,以及不同治法方药的优势、适应证,以期提供更丰富的治疗思路及方法,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谢文娟凡丹杨雪捷
关键词:肺癌中医方药
“脾肾相赞”理论探讨不同治法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肌分化中TNF-α、JNK含量影响
2024年
目的在“脾肾相赞”理论指导下,比较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BMSCs成肌分化及过程中TNF-α、JNK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诱导组、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随机数字表法),制备含药血清,选取第4代BMSCs进行实验,运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各组成肌分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JNK蛋白表达量。结果①BMSCs经诱导15d后,通过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MyoG荧光平均强度,结果显示:各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补肾健脾组最高。②TNF-α蛋白检测:补肾组、补肾健脾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③JNK蛋白检测:各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①各治法中,补肾健脾法对大鼠BMSCs成肌分化的促进效果最佳,为通过脾肾、肌骨双方向治疗OP提供可能。②各中医治法均对大鼠BMSCs的成肌分化存在促进作用,这可能与降低TNF-α、JNK水平有关。
刘彤李俊儒付夜平王致远林庶茹杨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肌分化TNF-ΑJNK
基于SDF-1/CXCR4通路探讨中医不同治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肌分化机制比较研究
目的:以中医“脾肾相关”理论为基础,探究肌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运用中医补肾、健脾、补肾健脾的不同治法,体外实验基于SDF-1/CXCR4信号通路探究对大鼠BMSCs成肌分化的影响,观察细胞形态以及SDF-1/CXCR4...
安勇
关键词:中医不同治法
中医不同治法调控ERK2、JNK促进肌源性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不同治法促进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s,MDSCs)成骨分化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2,ERK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蛋白表达情况,探究基于“脾肾相关”理论下,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机制。方法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诱导组、补肾组、健脾组及补肾健脾组,制备含药血清,选取第4代大鼠MDSCs进行实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p-NPP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ERK2、JNK蛋白表达。结果①各组均可促进MDSCs增殖。②与正常组相比,各组ALP活性显著升高(P<0.01),其中补肾健脾组最高。③诱导组、补肾组、补肾健脾组ERK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健脾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JN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①补肾健脾法促进大鼠MDSCs成骨分化的效果最佳,表明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下,加强了肌肉骨骼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OP起到防治效果。②ERK2、JNK蛋白表达变化,提示中医治疗O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K2、JNK蛋白表达有关,这为中医临床诊疗OP提供了新的方向。
王致远杨芳孙鑫刘彤付夜平李俊儒林庶茹
关键词:脾肾相关肌源性干细胞成骨分化
基于SDF-1/CXCR4通路探讨中医不同治法诱导肌源性干细胞向成骨分化机制比较研究
目的:在“脾肾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探究中医滋补肾阴、温补肾阳、健脾益气和补肾健脾不同治法在肌源性干细胞(MDSCs)成骨分化过程中,SDF-1/CXCR4信号通路与其下游相关因子m RNA及蛋白含量表达变化,来分析相...
付夜平
关键词:成骨分化补肾健脾
基于“脾肾互赞”理论探讨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中CaN、NFA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 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骼、骨骼肌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aN)、T细胞活化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the Activated T cell, NFAT)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补肾法组、健脾法组、活血法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组别CaN、NFAT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骨骼、骨骼肌的CaN含量有显著降低(P<0.01);补肾法组、健脾法组、活血法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骨骼、骨骼肌的CaN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补肾法组升高程度比较明显,骨骼的CaN含量其次为活血法组,骨骼肌的CaN含量其次为健脾组。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骨骼、骨骼肌的NFAT含量显著降低(P<0.01);补肾法组、健脾法组、活血法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FAT含量明显升高,其中补肾法组升高程度比较明显,其次为健脾法组。结论 (1)骨骼、骨骼肌中CaN、NFAT的含量变化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2)补肾法和健脾法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中CaN、NFAT的含量,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3)中医不同治法能够有效改善骨质疏松,补肾法、健脾法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治法
李俊儒杨芳孙鑫刘彤王致远付夜平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CANNFAT
活血化瘀不同治法对慢性肾衰竭大鼠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目的: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理变化,属于中医瘀血范畴,活血化瘀是治疗肾纤维化的基本治法之一。重庆市名中医黄学宽教授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理论研究,提出活血、化瘀是两个不同治法。为了进一步验证活血、化瘀不同治法在治疗慢...
王慕南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活血法化瘀法
新安医家治疗肺系疾病不同治法探讨
2023年
新安医学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重要中医医学流派之一。新安医家深研医家经典之理,考据严谨,师古而不泥古,善于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价值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临床创见,且仍被沿用至今,达到了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合。新安医家通过临床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对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见解,丰富了诊治肺系疾病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对新安医家在诊治肺系疾病方面的不同治法做初步探讨。
王坤储全根
关键词:新安医家肺系疾病治法
不同治法方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扶正(益气养阴方)、祛邪(清热解毒方)及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方)不同治法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1例原位或IA期NSCLC术后患者随机纳入益气养阴方组(YQYY),清热解毒方组(QRJD),扶正祛邪方组(FZQX),每组97例。给予相应中药汤剂,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免疫及炎性指标,比较T细胞亚群、NK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水平及IL-1β、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定期随访,观察各组患者1、2年无进展生存率。结果(1)试验过程中,YQYY组、QRJD组、FZQX组分别脱落、剔除16例,12例,6例,总纳入257例,三组分别纳入81例,85例,91例。(2)FZQX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QRJD组(P<0.05),YQYY组和FZQX组无显著差异(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FZQX组CD8^(+)T细胞亚群水平升高(P<0.05),QRJD组MDSCs、Treg水平降低(P<0.05),FZQX组MDSCs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FZQX组CD3^(+)T、CD8^(+)T细胞及NK细胞水平高于QRJD组(P<0.05);QRJD组较其余两组的Treg水平降低(P<0.05);QRJD组和FZQX组对MDSCs的降低作用较YQYY组更为显著(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3组IL-1β、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QRJD组、FZQX组IL-1β、IL-10水平低于YQYY组(P<0.05),FZQX组对IL-1β降低作用优于QRJD组(P<0.05)。结论扶正法、扶正祛邪法能降低早期NSCLC术后复发风险,清热解毒法和扶正祛邪法均能调控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其中扶正祛邪法对免疫功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陈皖晴张博许荣忠骆莹滨吴建春李雁
关键词:扶正祛邪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炎性因子

相关作者

杨芳
作品数:160被引量:787H指数:15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骨骼肌 健脾 补肾 中医不同治法
李赛美
作品数:446被引量:1,556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伤寒论》 伤寒论 糖尿病 经方 降糖三黄片
林安钟
作品数:34被引量:46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大鼠 胰岛素抵抗 不同治法
吴中华
作品数:191被引量:66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芯片 证候 急性肺损伤 大鼠肺组织 荷瘤小鼠
屠燕捷
作品数:30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不同治法 温病 急性肺损伤 叶天士 卫气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