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91篇“ 不法“的相关文章
论刑事案件不法原因给付财产的没收
2025年
我国民、行、刑立法协调性的不足导致法院在很多刑事案件中没收不法原因给付财产时面临法律依据不足的困境,不同法院在处理不法原因给付财产时做法不一、理由各异。在无法律否定给付人合法权益时,不法原因给付财产没收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对犯罪行为人违法所得的追缴,又是对给付人返还请求权优先性的排除。其正当性来源于两个方面:对于犯罪行为人来说是任何人不得从不法行为获得利益的矫正衡平理论,对于给付人来说是财产权滥用失权理论。不法原因给付财产没收条件具有双重符合性:不仅要符合违法所得没收的条件,还要符合排除给付人返还请求权优先性的条件。不法原因给付财产没收具有制裁性,其适用应遵循比例原则。为防止严重滥用财产权的行为,在不法原因给付行为具有犯罪预备性质时,犯罪行为人事后返还给付人的不法原因给付财产也应加以没收。
吴光升
关键词:违法所得返还请求权没收
归责负担与刑法不法
2025年
归责理论在我国刑法教义学中的发展日益深入,对推动刑法不法内涵的规范化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归责与不法究竟处于怎样的关系,归责引入的规范视角到底是如何注入不法判断的,以及在罪刑法定原则的视野之下,归责与不法的关系又该如何自处等问题其实仍然有待分析。透过引入源于私法领域的负担与义务之分,可以发现厘清归责与不法关系的蹊径,即负担决定归责,义务决定不法,二者虽处于紧密融合之中,但仍然是两种不同的判断,不容混淆。区分归责负担与刑法不法,对解决原因自由行为、超越承担过失、防卫挑拨、自陷风险、着手、实行、被害人教义学以及共同犯罪等一系列问题有启发意义。在刑法中引入负担理念与《刑法》第22条预备犯的规定不冲突,也不会导致刑法的私法化,应当在刑法不法的判断中一般性地提倡归责负担理念。
何庆仁
关键词:义务违反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实践面向与行政犯的不法认定
2025年
行政犯的规范结构因采用条文移植的立法技术而具有复合性。司法实践中,对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固有印象容易导致实务人员形式地、机械地理解行政刑法的规范移植现象,继而引起行政犯刑事不法认定的含混与偏差。行政犯的刑事不法认定理应遵循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但面向司法实践,应搁置规范统一与价值统一之间的争讼,明确缓和的违法一元论和违法相对论在秉持修正立场、实质判断和刑法谦抑等维度具有的共识,确立违法判断相对性之理念。违法判断相对性宜以概念刑法含义的特殊性为抓手,从保护法益的性质、行为危害的程度和刑事政策的价值导向出发,识别概念或用语在刑法中的特殊含义,贯彻违法相对性判断。
刘寅超
关键词:行政犯
洗钱罪不法的规范判断被引量:1
2024年
洗钱罪不法的规范判断及其法理研究,应在借鉴吸纳传统的立法事实论和法教义学方法论的基础上转向金融领域刑法论范式路径。通过金融领域刑法论及累积犯论、集体法益论,可证立洗钱罪的不法实质是侵犯了金融安全和司法秩序双重保护法益。以“金融领域掩隐行为定型论”及其限定论的新法理塑造,能够有效解释洗钱罪不法的规范类型,合理确定洗钱罪与我国《刑法》第312条、第349条的不法竞合关系及其处断原则。
魏东
关键词:洗钱罪不法行为
遭遇不法侵害的依法应对(一)
2024年
1在外地放蜂遭到不法敲诈、勒索时如何应付?养蜂人在异地进行蜜蜂养殖,经常会遇到一些图谋不轨之人的侵扰,这些人会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对养蜂人进行敲诈和勒索。比如说,他们会向养蜂人索要所谓的地盘费,或者强行收取养蜂人的蜂蜜等财物。这些行为的核心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他们通常会利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式向养蜂人索取钱财,这使得养蜂人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在身体上可能遭受伤害,同时在精神上也会受到恐惧和压力。
宋杰程一民
关键词:蜜蜂养殖放蜂养蜂人不法侵害敲诈
遭遇不法侵害的依法应对(二)
2024年
(续上期)4因自卫造成严重后果时,如何依法处理?当养蜂人在饲养蜜蜂过程中遭遇非法侵害,或者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得不对不法侵害者采取的自卫行为导致自身遭受经济损失时,养蜂人完全有权利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向侵权行为人寻求民事赔偿。
宋杰程一民
关键词:不法侵害侵权行为人民事赔偿民事诉讼依法应对依法处理
“套路嫖”行为的不法诠释与罪责认定
2024年
“套路嫖”不是规范的法律概念,而是实务界对于以提供虚假色情服务诱骗高额充值消费的一种形象描述,其行为方式隐蔽,法律关系刑民交织,近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套路嫖”行为评价为诈骗罪予以刑事处罚,在不法层面上,存在“欺骗行为”“不法原因给付”“财产损失”等构成要件价值判断的争议聚焦;在罪责层面上,存在“非法占有目的”规范评价的法理聚讼。借鉴德、日等域外国家和地区相关刑法理论与刑事判例,进一步厘清“套路嫖”不法内涵与罪责边界,检视以诈骗罪规制“套路嫖”的法理适格性与现实妥当性,有利于推动案件的溯源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
王枫梧
关键词:欺骗行为不法原因给付非法占有目的
非法占有不法原因给付物的处置思路
2024年
不法原因”是指违反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的原因,其界定应当参照我国《民法典》第153条规定的民事行为无效事由;“给付”是指给付人主观上认识到给付原因的不法性,仍然将不法原因给付物给予给付受让人的行为。由此,不法原因给付的成立需要满足“不法原因”和“给付”两个要件。
曹化
关键词:不法原因给付《民法典》公序良俗非法占有受让人
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罪的成否被引量:1
2024年
受领人将不法原因给付物据为己有的行为是否成立侵占罪,涉及法益保护、法秩序的统一性等诸多问题。肯定说不符合法益保护原则与法秩序统一性的原理,各种两分说所采取的区分标准不明确或者不合理,其结论也有悖于刑法的谦抑性。民法上的合法行为,不可能成为刑法上的违法行为,就此而言,刑法判断不应当具有独立性。民法上的违法行为,并不当然具有刑法上的违法性,在此方面,应当强调刑法判断的独立性。即使某种行为的合法性在民法上存在分歧,基于刑法的谦抑性,也不应将这种行为作为犯罪处理。质言之,只要给付者基于不法原因将财物交付给他人,即使其是否属于不法原因“给付”在民法上可能存在争议,也不应将受领人的行为认定为侵占罪。
张明楷
关键词:不法原因给付返还请求权侵占罪谦抑性原则
涉正当防卫案件不法侵害证明困境及其破解
2024年
不法侵害作为正当防卫适用之前提条件,对防卫权之认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法侵害的证明却面临理论与实践,实体与程序之双重困境。一方面,“不法侵害”在实体法层面的学说争鸣虽然繁荣,却尚未形成统一论调,难以为司法提供确定的判断标准。司法工作人员对“紧迫性”条件的严格把握造就了实践中“限缩不法侵害认定范围”的局面。另一方面,“不法侵害”独立证明理论阙如,诱发了实践中“弱化不法侵害识别”与“忽视不法侵害证据收集”的倾向。在能动司法的语境之下,上述问题与功利主义思想盛行而防卫权利属性不彰不无关系。对此,应对正当防卫的权利属性加以重塑,破除“维稳优先”对不法侵害认定之束缚,并辅之以类型化防卫要件证明理论,构建不法侵害审前证明程序,凸显不法侵害证明的体系地位,助力正当防卫制度的发展。
刘佳敏
关键词:不法侵害正当防卫权利本位

相关作者

陈璇
作品数:66被引量:1,35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正当防卫 法益 客观归责 刑法 防卫限度
张明楷
作品数:374被引量:13,837H指数:8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诈骗罪 保护法益 刑法修正案 共犯
劳东燕
作品数:100被引量:3,927H指数:3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体系 功能主义 刑法解释 刑事政策
陈兴良
作品数:464被引量:12,283H指数:6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
王焕婷
作品数:27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被害人 性自主权 不法 猥亵 结果回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