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0篇“ 东北亚经济“的相关文章
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寻找东北亚经济腾飞的“出海口”
2024年
应习近平主席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两国发表的《中俄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了“双方将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开展建设性对话”。图们江出海口问题被再次予以高度关注。
李枏
关键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图们江出海口东北亚中俄两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从实践来看,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无论是制度合作还是功能合作,都具备一定基础,但总体而言,东北亚地区共同的整体性合作平台缺失。面对全球变局,东北亚亟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增进构建“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共识,整合并完善既有合作机制,形成区域合力,共同应对外部不利环境的冲击,同时还应依托数字经济等积极因素,激发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共同谋求经济复苏与增长。未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应该以凝聚“区域共生”理念为基础,通过制度合作、功能合作、地方合作、应急合作的“四重叠加”,打造面向未来的东北亚经济区,具体包括:基于经济链接,凝聚形成东北亚“区域共生”理念;加强“区域意识”,推动东北亚各国的集体认同;深化多层次合作,夯实东北亚经济区建设根基;强化国家发展战略对接,逐步推进东北亚经济区建设。
庄芮蔡彤娟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区
低温经济东北亚经济发展:优势、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2023年
气候变暖正对全球自然、社会及经济系统带来持续性损害,但温度与区域人口增长、农业及工业等行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全球经济发展最适宜区域正逐渐向高纬度地区转移,这或将改变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在低温经济下,低温地区将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渔业资源、能源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广阔的经济发展前景获得新活力。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是东北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东北亚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产业上均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绿色低碳转型、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发展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可通过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区域适应性、构建低温经济东北亚经济发展命运共同体及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网络等方式,为未来低温经济东北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李振福黄桂源齐芯莉
关键词:全球变暖
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东北全面振兴高端论坛·2023东北亚经济论坛举办
2023年
2023年10月25日,东北财经大学举办了“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东北全面振兴高端论坛·2023东北亚经济论坛”。
东轩秋实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
2002东北亚经济论坛暨东北财经大学第七届“星海论坛”专家论文集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本论文集是对与会专家学者真知灼见的集结汇总,分为四篇:新发展格局下东北振兴新突破的机遇与挑战、新发展格局下的东北金融再造、RCEP下的东北高水平对外开放、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
辽宁深入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思考
2022年
辽宁具备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本文立足省情,提出了辽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原则、战略定位、参与合作模式和机制以及主要思路,为辽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供启示。
于玲玲路鸣宗慧孙世明李洋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合作
辽宁:在东北亚经济圈中心践行东北振兴
2022年
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的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和出海大通道,与日韩隔海相望、与欧洲陆海通道相连,拥有独特的对外开放区位优势.
李宇佳崔师豪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圈出海大通道沿海省份区位优势
浅析新时代辽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
2022年
新时代,辽宁深度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应结合国家层面对辽宁等东北地区的战略定位和开放部署以及新一轮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实际需要,主动谋划合作重点,以合作促转型、促发展、促振兴。
于玲玲路鸣宗慧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合作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2022年
数字贸易作为智能技术和互联网络快速发展、融合的产物,对全球产业链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能够提高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东北亚经济圈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举足轻重。基于此,选取东北亚经济圈中的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五国2001-2020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对数字贸易进行衡量,并将其带入构建的出口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的数字贸易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具有阻碍作用,但是长期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并未改变;东北亚其他国家的数字贸易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数字技术、产业数字化贸易、数字产业化贸易和贸易潜力作为数字贸易的分指标均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效应。
杨慧瀛杨宏举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圈随机前沿分析
为何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的构建比东南亚更难?——一种基于集体记忆的解释被引量:1
2022年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东南亚、东北亚两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几乎同时起步。不过,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南亚合作机制的建设已取得了签署RCEP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但东北亚却依然步履蹒跚。国际合作的社会心理学逻辑指出,集体身份的确立是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而集体身份的主要来源之一则是集体记忆。所以,集体记忆是影响合作成败的重要变数。东北亚合作之所以比东南亚合作更加困难,其关键原因在于相较于深受“亚洲”意识感召的东南亚集体记忆,作为东北亚核心国家的中日韩三国的集体记忆充斥着争议和伤痛,这种集体记忆对该区域的合作造成了巨大障碍。因此,若要早日建成中日韩FTA、促进东北亚一体化的进程,中日韩三国需要积极推动历史和解,构建一种包容、和谐的“东北亚记忆”,为区域合作的发展灌注正能量。
张弛
关键词:东北亚合作集体记忆集体身份

相关作者

谷源洋
作品数:118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率 美国经济 东亚金融危机 经济衰退
于国政
作品数:67被引量:190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合作 地缘 对外贸易 国际经济合作 东北亚经济合作
金凤德
作品数:21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东北经济 东北亚经济圈 经济大国 国有企业 历史必然性
陆建人
作品数:131被引量:62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研究主题:经济合作 APEC 亚太经合组织 东盟国家 贸易自由化
陈才
作品数:144被引量:1,640H指数:2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东北亚 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 东北老工业基地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