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53篇“ 两型社会“的相关文章
- “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能否提升城市低碳竞争力
- 2024年
-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通过“先行先试”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基于2004—2020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来评估该政策与城市低碳竞争力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低碳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的低碳竞争力受“两型社会”试验区政策影响更为显著,城市规模越大受政策影响越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两型社会”试验区通过降低能源强度、提升城市交通水平、加强环境保护等路径提高城市低碳竞争力。因此,应继续推进“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探索,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实施力度,并由点及面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制度创新经验,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白洁曾慧
- 关键词:低碳竞争力环境保护
- “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于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持续加剧,很多城市都由于过度开发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国城市应该以“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为基础,以此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基于此,文章一方面探究了“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从宣传教育、政策机制、城市经济、城市能源结构、城市生活等出发,为“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 李国富
- 关键词:城市低碳经济
- “两型社会”建设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吗?——来自湖北省的经验证据
- 2022年
-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重要探索与试验模式。基于2000—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两型社会”建设对湖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两型社会”试点政策对湖北省人均农机总动力、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农用地膜使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形成了显著的减量防控效应,且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因此说明“两型社会”政策不仅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化转型,而且还有力释放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双重成效,这为我国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之路提供了先行示范和理论依据。
- 胡亚光曾冰李晓华
- 关键词:两型社会农业
- “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设立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吗?——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被引量:11
- 2022年
- 基于2002—2017年湖北和湖南的县域面板数据,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表征农业绿色发展,应用基于混合距离函数的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EBM-GML)对其进行核算,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评估“两型社会”试验区政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政策对农业绿色TFP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路径发挥作用;试验区的政策效应存在时间滞后效应,但会长期持续下去;试验区政策可以通过改善通讯基础设施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大对“两型农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 李谷成李欠男
-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发展休闲农业旅游 促进县域两型社会建设
- 2022年
- 两型社会建设是县域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农业旅游业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与动力。本文立足县域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强调休闲农业旅游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总结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从资金筹集、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人员培养等角度分析发展对策,以此来加快两型社会建设速度,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王红霞
-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县域两型社会
-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绿色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2022年
- 企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重要执行主体,企业绿色执行力的强弱关乎两型社会战略的成败。企业绿色执行力的强弱判断需要经过客观的评估,评估指标的构建是各种评估工作的核心和重要内容。企业绿色执行力的核心影响因素是文化、战略、组织、制度和技术。企业绿色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是测定企业绿色执行力外部特征和内部变化的一把标尺。根据企业绿色执行力的核心影响因素,本文设计出企业绿色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二级指标,并设计具体的观测点和评分等级标准。
- 游高端
- 关键词:观测点
- 环境政策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两型社会”的准自然实验
- 我国新发展理念已经提出十余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政策,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政策的出台并不能马上在全国范围内内推广,需要在少部分城市进行试点试行。环境政策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并行,我...
- 李小燕
- 关键词:环境政策能源利用效率
- 基于AHP-Fuzzy的两型社会建设成效监测评价体系分析
- 2021年
- 文章提出运用AHP-Fuzzy分析法对某城市两型社会建设成效建立评价监测体系,联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Fuzzy),此次研究选取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面,选择循环消费、管理支撑、消费水平、绿色消费四个项目。基于AHP-Fuzzy评价方式对某市政机关构建两型社会监测模型,结合绿色消费、消费水平、管理支撑、循环消费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见,该城市两型社会构建整体情况良好,评价分值3.3158,指标均处于良好状态。数值最高等级为循环消费分数,数值最低评价指标为消费水平指标。通过量化分析指标可见,该城市在循环消费分值层面较为良好,在消费水平指标与制度决策执行层面上显露出不足之处,要求该市在两型社会发展中加强相关制度的执行,研究为该城市两型社会优化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经验。
- 李倩兰张丽云
- 关键词:两型社会绿色消费FUZZY
- “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和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考量“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点城市相较于非试点城市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显著降低;人口城镇化率、第二、三产业结构占比等指标中介效应显著。鉴此,应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重塑经济地理为抓手,不断拓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产业空间体系。
- 郑理钟坚徐雷
- 关键词:两型社会污染物排放长江经济带
- 政府环境规制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以“两型社会”试验区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将“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作为拟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主要利用合成控制法构造“反事实”状态,借助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探究“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对污染物排放的因果处置效应及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试验区设立使得试点城市相较于非试点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显著降低,但其在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工业烟(粉)尘排放强度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从空间异质性来看,试验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效应,“长、株、潭城市群”较武汉城市圈在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方面取得了更明显的成效,并且“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空间扩散效应也带动了接壤城市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识别试验区设立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发现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等指标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另外,基于产业结构的异质性角度,证实试验区设立促使试点城市的工业污染密集型产业内部出现“去污染化”,尤其是对降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高耗能和污染物排放密集型行业产值比重影响显著。经过一系列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所得结论依旧成立。
- 颜建军李军艳徐雷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两型社会污染物排放
相关作者
- 钟荣丙

- 作品数:153被引量:32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株洲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两型社会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 实证分析
- 秦尊文

- 作品数:185被引量:68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长江经济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 长江中游
- 阳秋林

- 作品数:163被引量:96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企业
- 陈晓红

- 作品数:704被引量:9,061H指数:4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中小企业 实证研究 大群体 应急决策 成长性
- 匡跃辉

- 作品数:71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科学发展观 生态环境 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