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8 篇“ 个案考察 “的相关文章
摩经流传变异个案 考察 2025年 摩经是布依族的宗教经典,其传承载体主要为口头流传和手抄本。然而,这两种传承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文本的变异。在口头传承中,由于地区和个体差异,变异较为明显。书面传承不仅在记录口头经文时同一主题的内容存在差异,而且在句法结构、用字习惯等方面也呈现出地域间的多样性。此外,还会出现文字、句子甚至段落遗漏的现象。这些讹误会影响文本的解读,在整理这些书面文本时,要注意对多个版本的文本进行相互校对和勘误,以纠正文本中的错误,力求恢复文本的原始面貌。 占升平关键词:个案考察 从“修身”到“公民”——一门课程名称改变的个案 考察 2025年 民国成立后,虽然学校教育的目标变为培养共和国民,但学校的修身科仍沿用了清末在传统儒家道德基础上增加近代公民规范的修身科课程框架,其中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虽略有增加,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道德教育仍处于优势地位。1922年实施“新学制”后,修身科被归入公民科,传统道德教育在公民科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从修身科改名为公民科,是对修身科课程框架背后所暗含的儒家“家国同构”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暴露出的缺陷的纠正,且改名为公民科有利于突出公民所具有的权利而非义务。 田正平 潘文鸯关键词:儒家思想 家国同构 民国时期伶人赈灾义演研究--以1931年为个案 考察 2025年 民国成立后,在新型国家和政治观念下,社会性质逐步演变,社会风气移风易俗,作为传统社会的特殊社群,伶人、艺人群体的身份特征也随之变化,更为积极、主动的伶人赈灾义演现象即是这一变化的表现。从性质上看,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伶人群体迫于时代激变被迫作出的回应,又是把握主动性、积极探索以建构新身份认同的举措。从赈灾的主体范围来看,伶人赈灾义演属于民间赈灾的一部分,而民间赈灾是相对于传统官赈而言的概念。近年来,学界关于灾害史的研究视角已经“目光向下”,多有注意到社会化层面的民间赈灾的历史意义。因此,对民国时期伶人赈灾义演的研究有助于从多维度深化近代的灾害史、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 李升亿关键词:灾害史 赈灾义演 身份特征 艺术史研究 伶人 家庭视角下农村教育竞争现象研究——基于鄂西M村的个案 考察 2025年 本文通过对农村教育竞争演化过程的深描,引入家庭视角系统总结和探讨其兴起的深层逻辑与生成基础。研究发现,伴随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卷入教育竞争领域,农村教育竞争进入了由年轻父代主导的“大众化”和“起跑线”竞争阶段,并且在家长参与、家庭投入和家校合作的共同演绎及驱动下,农村教育竞争变得越发激烈。研究认为,家庭再生产目标的系统性变迁、家庭伦理关系重心下移、家庭教育预期升高以及家庭分化与竞争等四方面因素为农民积极参与教育竞争提供了强烈动力,而“伴读-半工-半耕”家计模式下的年轻女性进城陪读、青壮年男性异地务工以及中老年人在村务农,则为农民家庭参与教育竞争奠定了经济社会基础。这种家计模式虽然能够有效应对教育竞争带来的持续紧张的经济高压,但也导致了家庭风险防范能力弱化以及教育不公平加剧等难以协调的张力。克服这种张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考虑从重点办好中心村学校教育、构建更具包容性的乡村教育体系以及推动教育责任向学校回归等维度着手,重塑良好教育生态,为经济社会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段雨关键词:家庭视角 家庭策略 教育不公平 党建引领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机制探寻——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个案 考察 2025年 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政策议题。如何让良好的政策议题落地生根并持续优化是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乡土中国历史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的连续统一体。生态治理共同体是乡村治理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类型。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论分析工具,发现典型村庄以生态治理为主线形成的党建引领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机制,即党支部统合治理机制、学习与自主调整机制与由点到面的组织动员机制可以为同类型乡村治理共同体提供建设经验。 穆军全 张沥尹关键词:生态治理 历史制度主义 媒介化购物:电商平台与用户的直播型构研究——基于李佳琦直播间的个案 考察 2025年 在电商直播间里,人的消费境遇时空被重置,即时即地的交易互动、情感体验和组织动员,渲染和放大了用户的消费情绪,同时压缩了其理性反思的时间。在直播间消费,本质上是一种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被主播和电商平台共同操纵的符号消费。本文基于传播型构的组成元素:媒介组合、交流形式、主题框架和行动者丛,对电商平台和消费者的直播型构展开分析。In e-commerce live streaming rooms, the spatio-temporal context of people’s consumption experience is reset. The immediate and on-the-spot transactional interactions,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organizational mobilizations render and magnify users’ consumption emotions while compressing the time for their rational reflection. Consuming in live streaming rooms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jointly manipulated by live-streamers and e-commerce platforms with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as the intermediary and means. Based o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communicative configuration, namely media assemblage, forms of communication, thematic frameworks, and actor constell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ve streaming configuration of e-commerce platforms and consumers. 彭纤桦关键词:电商平台 用户 分阶式纵向干预:上级政府在平台化协作演化中的动态机制——A省电诈治理的个案 考察 2025年 平台化协作凭借数字技术优势,成为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治理模式,并在不断演化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纵向干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通过促进不同层级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治理效能。然而,既有研究多集中关注纵向干预在平台化协作启动阶段的作用,忽视了其在协作演化不同阶段的策略变化。为此,通过对A省反诈一体化平台的纵向个案 分析,提炼出“分阶式纵向干预”的理论概念,以阐明上级政府在平台化协作演化中的动态适应性和作用机制。首先,纵向干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基于协作阶段和治理情境的变化而调整;其次,平台化协作前期、中期和后期面临的问题也不同,纵向干预策略从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转向高层协调和技术整合再转向法律保障和绩效考核;最后,分阶式纵向干预由平台化协作演化所需的治理情境形塑,表明纵向干预不仅是单向“权力-执行”过程,更是协作平台与上级政府“反馈-回应”的双向过程。上述发现为理解技术驱动下的协作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也为上级政府在不同阶段有效推动平台化协作提供了政策启示。 甘甜 赵芸关键词:数字技术 项目制视角下基层社工站建设运行的实践张力及生成逻辑——基于中部H省T街道社工站的个案 考察 2025年 随着乡镇(街道)社工站在全国范围的铺开,各地推进社工站建设的实践形态也呈现着差异性与多元化,外包式社工站建设是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基于对外包式社工站项目服务内容和运行形态的个案 考察 ,发现在驻点社工有限且经验能力欠缺性与实际需求满足和问题解决有效性之间、项目指标考核刚性化与实际需求多元动态性之间、社工精力有限性和专业服务灵活性与行政化主导和不同利益诉求兼顾性之间存在实践张力。这种张力既受制于项目制自身存在的事本主义、部门本位与绩效主义影响,也遵循着社会服务组织市场化生存理性及其对政府部门资源的过度依赖逻辑。基于此,在未来建设中实现基层社工站良性运转,仍需通过实践探索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设计,以促进专业服务基层治理的效能提升。 夏国锋 陆俊哲关键词:项目制 生成逻辑 一种对北宋翰林学士履职具体情形的个案 考察 --以徐铉入宋后直学士院期间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为中心 2025年 徐铉是五代末北宋初的文坛宗师,是宋初两朝在院学士中三位有文集传世者之一,又身属贰臣,确可定为考察 北宋翰林学士履职情形时的典型个案 。综合徐铉直学士院期间的诗文创作及正史、笔记等相关记载可知:宋太宗欣赏徐铉的文才而不充分信任其人,决定了徐铉直院时政治生活处境的主色调,徐铉谦谨自抑的行事风格和擅草制诏的文学优长对这种困局有所化解;徐铉以直学士院的身份、深厚的学养和远播的文名被多位同僚引为师友,其旧时亲友因之得到关照,他们以铉为中心常有诗文互动,共同引领和推动了北宋翰苑与诗坛的酬唱之风;徐铉精神世界的底蕴是强烈的文化精英意识,因之他不愿彻底逢迎上意,能清醒对待仕途进退,能妥善处理家国情怀与个人志业,同时,倦仕思乡也是其萦绕心胸的情结;出学士院后,职位的清闲和酬唱的增多扩大了徐铉的影响力,也加剧了宋太宗对其的不信任,其被贬死邠州当与此有关。 张骁飞关键词:徐铉 北宋 医卫类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基于四川省s院校的个案 考察 2024年 医卫类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 域。通过对四川省S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进行个案 研究,发现该校医学生具有高度政治认同意识,文 化认同意识、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较强,但公民自觉意识相对较弱;学校在民族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民族 团结教育课程系统化、民族团结育人资源联动化方面尚需进一步优化,从而提升医卫类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教育成效。 刘明洋 魏敏 黄亦 杨光芬 陈余梅关键词:高职院校 个案调查
相关作者
张春泉 作品数:142 被引量:254 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修辞 设问 语境 接受心理 《孟子》 温儒敏 作品数:197 被引量:2,707 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语文教学 语文 北大 读书 中文系 李宪瑜 作品数:19 被引量:59 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个案考察 跨文化研究 白洋淀诗群 跨文化沟通 切入 刘祖云 作品数:370 被引量:4,289 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乡村 社会转型 政府 社会 公共行政 韩志斌 作品数:99 被引量:182 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研究主题:部落 民族主义 联合国 伊拉克战争 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