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23篇“ 中医思维“的相关文章
- 论中医药人才的中医思维培养被引量:2
- 2024年
- 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中医思维培养。探讨中医思维培养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涵和价值,分析了中医思维培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如何在中医药教育教学中实践中医思维培养,旨在为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 郭宏伟
- 关键词:中医药人才中医思维
- 再论中医思维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024年
- 通过对2022—2023年度发表的中医思维方法研究的梳理与分析,指出当前中医思维方法研究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即基本概念不清,论述逻辑混乱;概念划分标准不一,逻辑层次不清;强调咬文嚼字,解释牵强附会;论证证据不足,推演随意有误;思维概念泛化,乱贴思维标签。由此说明中医学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研究态度、方法明显难以实现中医思维方法研究的目标,急需加以改进、提高。
- 邢玉瑞
- 关键词:中医学思维方法
- 基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目标的经典课程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医思维体现和影响着中医人的素质和修养,是成就高水平中医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导之下,随着“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中医思维成为新时代中医学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和构建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文章将从渗透传统文化、“点破”思维方法、重视思维训练三个方面略谈在经典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 田露任海燕赵宏杰孔宪斌蔡佳丽唐林
- 关键词:中医思维经典课程教学方法
- 基于“中医思维”框架探讨中医药推广实践的方法与技术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医思维”框架对于中医药推广实践方法与技术的效果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医院中医妇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思维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妇科症状改善情况、干预前后激素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中医妇科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激素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更接近正常值范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思维”框架对于中医药推广实践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中医药方法及技术在临床工作应用中的整体水平。
- 杨燕
- 关键词:中医思维中医药
- 方显明教授基于“病-证-法”中医思维模式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
- 2024年
- 该文对方显明教授基于“病-证-法”中医思维模式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进行总结,阐述方教授关于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方显明教授强调治病须把握病机、辨证应推陈出新、治法不拘泥古法,注重同病异治、治法切合、施药精准,灵活运用“病-证-法”中医思维治疗高血压病,验之屡见有效,尤善从肝风、少阳论治高血压病,附验案2则予以佐证。
- 常炜杰黄洁韦斌王强
- 关键词:高血压病眩晕辨证治法
- 从感而遂通浅谈系统思维在中医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影响
- 2024年
- 中医思维是一种非还原性的系统思维,是遵循天地自然包括生命现象的系统特性和规律,来理解并研究生命活动的思维方式。中医的系统论思维是中医学术的内在本质之一,是其学术特色和优势的精髓与核心,在某种程度上和西医还原论思维可以形成和谐互补。中医系统思维强调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系统质的非加和性以及自组织的有序稳定性,加强系统思维的中医临证思维能力培养可以对生命系统的认识及临床疗效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刘凌云严灿吴丽丽
- 关键词:系统思维中医思维
- 从温病“先入后出,从阴引阳”理论探讨达原饮类方的中医思维
- 2024年
- 达原饮为明末清初医家吴又可首创,在瘟疫盛行之时,其影响范围遍布全国,吴又可在总结大量临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温疫论》一书,其中达原饮可称众方之首。后世温病学派如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薛生白、雷少逸、俞根初等众多医家,灵活变通,对达原饮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创新。本文通过分析达原饮及其变方的用药逻辑,以此为例提出温病学派用药规律的创新性认知,即“先入后出”、“从阴引阳”为主的用药理论。
- 唐嘉伟尚懿纯
- 关键词:达原饮从阴引阳膜原温疫论
- PBL-LBL双重教学法在中医院康复科中医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PBL-LBL双重教学法在中医院康复科中医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中医院康复科2019年2月—2022年2月的56名带教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名。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LBL双重教学法,比较两组带教实习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合格率、自我评价、中医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带教实习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中,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后的自我评价中,学习自主性、文献检索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后的中医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课堂教学效果中,课堂氛围、师生交流、同学互动、学习积极性、课堂专注力的评分与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LBL双重教学法在中医院康复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带教实习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合格率、自我评价以及中医思维能力,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满意度,可推动临床护理教学的发展。
- 王珂吴春苗连钰琪
- 关键词:康复科课堂教学效果
- 取象思维在中医思维培养中的重塑和探索被引量:1
- 2024年
- 思维方式决定学术视野,中医和西医的差别,因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术视野。取象思维作为重要的一种中医思维方式,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依靠比喻、象征、联想、类推等思维方法,反映、理解、加工主客体对象或客体信息并施于临证。理清取象思维的性质、特点以及当前中医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强中医人才思维能力培养和积极推进中医教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 刘凌云
- 关键词:中医思维
- 以培养中医思维为核心的非中医药学专业中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初探
- 2024年
- 非中医药学专业中医基础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四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专业认同感弱且较难形成中医思维、线上线下不能有效衔接而影响教学效果、现代科学背景下的非中医药学专业学生中医文化积淀不足等问题。师资队伍方面,跨学科的教学对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以上诸多问题,作者结合教学经历,建议在此类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核心,注重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涉猎以增强文化积淀和自信,培养学生专业与中医药相关性的认同感,同时增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必要时设置专门授课教师。
- 李亚敏姚建平王君明王辉
- 关键词:教学改革中医思维
相关作者
- 李灿东

- 作品数:713被引量:3,669H指数:30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 证素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健康管理 中医证素
- 邢玉瑞

- 作品数:324被引量:1,647H指数:17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学 中医 中医理论 运气学说 思维方法
- 林雪娟

- 作品数:229被引量:974H指数:16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证素 慢性胃炎 中医 电子鼻 气味
- 王洋

- 作品数:121被引量:518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 疗效评价 卵巢早衰 中医思维 辨证
- 闵莉

- 作品数:91被引量:456H指数:12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胆石症 中医诊断学 围绝经期综合征 胆囊胆固醇结石 湿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