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0篇“ 中医辩证分型“的相关文章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2024年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4 0例慢性胃炎病人作为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法。同期选择慢性胃炎14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状况进行对比,并对其疗效、症状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优,比较资料间差异显著,达到统计上的成立标准。就症状积分而言,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有较好的提高,两组资料间的差异也较显著,达到统计上的设定标准。结论 对慢性胃炎进行辨证分型,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疗效,并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徐立忠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症状积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辩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研究进展
2023年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辩证分型与现代化医学辅助检查之间的关系,促进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的规范化,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促进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收集与整理近年文献研究成果,分析中医辩证分型与临床辅助检验检查之间的联系。结论:不同证型间,其客观化指标有一定的差异,且某些客观化指标与中医分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吴佳芮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辩证分析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
风湿性关节炎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分析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从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之间接诊的86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观察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各为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ESR评分、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E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式,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刘富广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临床疗效
基于中医辩证分型的针灸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辩证分型的针灸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伴有头晕头痛失眠症状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126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针灸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右侧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及左右两侧椎动脉口径。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SCV中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水平和左、右侧椎动脉口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CSA伴有头晕、头痛、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CSA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吴易澄刘佳董津含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针灸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头痛
乳腺纤维腺瘤中医辩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特点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乳腺纤维腺瘤(FA)中医辩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04例FA患者为样本,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气滞和痰湿凝结两组,分别进行横断位T_(1)WI、抑脂T_(2)加权成像(fs-T_(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等序列检查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T_(1)WI均表现为低信号影,T_(2)WI均可见高、中、低信号及混杂信号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WI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和强化不均匀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TIC分型均以Ⅰ型为主,占比分别为95.35%和68.85%(P<0.05),痰湿凝结证型Ⅱ型(21.31%)和Ⅲ型(9.84%)占比明显高于肝郁气滞证型(P<0.05);肝郁气滞型FA病灶ADC值高于痰湿凝结型,K^(trans)、K_(ep)和V_(e)均低于痰湿凝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FA病灶MRI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但DWI和DCE扫描多项定量指标可为FA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冯淑婷冯淑雯张晓辉马小钡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中医辩证分型动态增强扫描
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中医辩证分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各项生物学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分析,并总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400例收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初发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入组对象,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试、中医辨证分型后全部进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
王明刘若阳孙文斌
关键词:中医辩证分型P300炎性因子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整理我院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资料,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6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103例患者,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中医组则加用辩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7.08%,不良反应7.77%,西医组治疗有效率为83.50%,不良反应19.4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复杂、病程长,经常出现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临床效果更高,对患者的治疗针对性强,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顾华盾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疗效安全性
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白癜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白癜风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对10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完成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半年随访,观察组有2例复发,临床复发率是4%,对照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是18%,两组复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改善,而且复发率低。
王海龙
关键词:中医辩证分型白癜风疗效
2型糖尿病中医辩证分型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对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与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其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
司小婷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并发症
文献传递
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监测乳腺癌术后随访期转移的中医辩证分型研究
<正>目的:评价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监测乳腺癌术后随访期患者转移灶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探讨乳腺癌术后中医辨证分型与转移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8月~2010年4月接受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闫明勤张世界李琼赵秋枫王嵩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嵩
作品数:339被引量:60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浆细胞性乳腺炎 扩散加权成像 中医证型
赵秋枫
作品数:116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浆细胞性乳腺炎 臂丛神经 成像研究
张世界
作品数:66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MRI 肝癌
李琼
作品数:132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浆细胞性乳腺炎 CT定量测定 脂肪肝 MRI
闫明勤
作品数:69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成像研究 乳腺癌 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