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57 篇“ 中国传统园林 “的相关文章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中国 传统 园林 传承发展的实践探索——以成都蜀园为例 2024年 公园城市以传承与发扬地域历史文化为责任担当,在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中应继承和发扬中国 传统 造园理念。以孟兆祯院士生前全程指导的作品——成都蜀园的建设实践为例,深入研究巴蜀文化与川西园林 文化,明旨立意,以“中国 风景园林 设计理法序列”为指导展开设计。蜀园因势利导绘山水,因境安景始问名,布局有秩成章法,穷理尽微显文脉,达到艺海妙谛的愿景,余韵可期。以此探索在当代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中国 优秀传统 园林 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赵茜 韩炳越 王忠杰关键词:风景园林 公园城市 中国 传统 园林 与现代园林 形态差异探究2024年 通过对比236张中国 传统 园林 与现代园林 图片,利用语义分割技术识别园林 中的10种形态要素,并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和SHAP方法分析这些要素在区分两类园林 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建筑是区分二者的关键因素,其比例越低,为现代园林 的可能性越大。盆植、树、道路和天空视率也对分类有显著影响,体现了传统 园林 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而现代园林 更重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差异。此外,研究发现建筑和盆植在传统 园林 与现代园林 区分中存在阈值效应,道路、树木和天空视率则为单调效应。研究成果为现代园林 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为中国 传统 园林 的保护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赟滢 古瑜 陈枫雅 饶湘关键词:传统园林 现代园林 北京北海公园:基于空间句法的中国 传统 园林 空间特征分析 2024年 背景空间句法的应用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理论和方法~1。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描述空间之间的拓扑、几何、实际距离等关系,它不仅关注局部的空间可达性,而且强调整体的空间通达性和关联性~2。句法分析赋予了平面图纸更加直观、可视的空间信息。 贾舒婷关键词:空间句法 中国传统园林 人居空间 空间信息 何以园林 ——浅议中国 传统 园林 的象与境 2024年 该文在时空两个维度论证中国 传统 园林 “境生象外”的特质。首先陈述“园以人存”的普遍现象,通过比较中西哲学,指出中国 传统 哲学以人生问题为主题,园林 作为从传统 文化中生发出来的艺术,实为生命的工具、人生价值的载体,与主人在儒家“三不朽”价值体系中共享永生,是时间维度的“境生象外”。其次,园林 设计遵循“天人合一”原则而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追求主客体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是空间维度的“境生象外”。最后总结了传统 园林 时空上的“象”虽变动,而其“境”的底层逻辑和价值标准却始终不变。这一观点对于理解传统 园林 的流变、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下园林 形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史文娟关键词:传统园林 三不朽 境生象外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 基于LiDAR点云的中国 传统 园林 视觉空间定量分析方法——以寄畅园为例 2024年 【目的】中国 传统 园林 空间复杂多变,传统 的分析方法难以深入探索传统 园林 复杂的三维视觉空间特征。三维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技术在传统 园林 空间研究方面具有精度高、信息全等优势,借助LiDAR点云技术深入探索中国 传统 园林 视觉空间特征,可为现代人居环境空间营造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基于LiDAR点云技术提出一套适用于中国 传统 园林 视觉空间分析的方法,并以三维可视性、视野舒展度及景物视野占比3项指标量化描述视觉空间。【结果】以寄畅园为例,构建了寄畅园LiDAR点云体素模型,利用提出的方法对锦汇漪西侧滨水步道11个视点的视觉空间进行了量化分析,解析了寄畅园的视觉空间特征,并探究了该步道的空间感知序列。【结论】证实了利用LiDAR点云技术展开传统 园林 视觉空间研究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其他传统 园林 视觉空间的分析研究中。 张冠亭 彭予洋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 LIDAR点云 千古凭倚处——浅谈中国 传统 园林 栏杆设计 2024年 栏杆又称栏槛、栏楯、阑干,常常出现在亭台水榭和廊柱间。栏杆具有防护、凭倚的实用功能,与游者的状态或动作相关,是一类与人有高度联系的传统 建筑构件。以小点切入,结合中国 传统 造物思想,探讨造栏设计美学及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对现代栏杆制作与传统 造栏经验的思考,尝试推进造物领域中国 传统 栏杆设计的研究,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价值。 牛馨笛关键词:栏杆 中国传统园林 《闲情偶寄》 从寄畅园看中国 传统 园林 中家族文化的体现 2024年 作为江南私家园林 代表之一的寄畅园,拥有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其杰出的空间布局成为研究中国 传统 园林 的典型。而寄畅园四百多年来一直为无锡秦氏家族所有并保留至今,在我国园林 中实属罕见。文章以中国 传统 园林 起源以及建造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寄畅园为研究对象,以其建造和传承为背景,从园林 建造目的、社会格局的特征以及园林 发展过程及动因几个方面,探究中国 传统 园林 中的家族文化的体现。 陈同同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 情感审美 社会结构 家族文化 地域文化对中国 传统 园林 水景营造的影响分析 2024年 为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中国 传统 园林 水景营造的影响,在对地域文化与中国 传统 园林 水景营造相关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从概念、分类及影响等方面对地域文化内涵进行解析,以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 和岭南园林 为例,梳理了不同地域园林 及其水景营造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 以及岭南园林 中地域文化对其园林 理水的影响因素,以此探索地域文化与传统 园林 水景营造的深层链接,为今后设计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空间理水形式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式与设计思路。 朱奕苇 陈鸣关键词:地域文化 传统园林 水景营造 中国 传统 园林 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佛堂镇小江滩地块景观设计为例2024年 在当代住宅景观设计领域,融合中国 传统 园林 元素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这不仅体现了对传统 文化的尊重,也是现代设计寻求创新的途径。通过对皇家园林 与私家园林 的特点、中国 传统 园林 设计原则与元素的深入分析,展示如何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继承和创新传统 园林 的美学理念。同时,考察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现代景观设计的趋势与挑战,并在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小江滩地块项目中实践这些理念,体现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 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 张怡蓓关键词:传统园林 现代住宅 景观设计 中国 传统 园林 遗产价值的建构与当代转型2024年 传统 园林 在过去和当下的遗产保护发展历史中有着似同却又非同的意义。文章试图通过研究园林 废存兴亡的历史,理解古人在园林 遗产保护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在比较中认识当下园林 遗产的价值转型,并提出园林 遗产保护的建议和策略。研究认为,园林 遗产价值的建构主要在于核心园林 文化意象的形成,在家族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形成广泛领域内的文化认同,共同促成了遗产价值的延续。在当代园林 遗产保护中,园林 具有“纪念性”与“参与性”的双重价值,并存在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权力的竞争关系。文章最后针对以上内容,从“主-从”关系的构架、园林 遗产的双重身份、传统 与当下的共时性三方面,提出了当下面对园林 遗产保护的建议与反思。 杜心恬 冀凤全关键词:文化意象 文化认同
相关作者
田朝阳 作品数:128 被引量:554 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 园林应用 风景园林 园林建筑 陈晶晶 作品数:11 被引量:31 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 空间构图 欧氏几何 师法自然 戴秋思 作品数:66 被引量:154 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研究主题:书法 中国传统园林 教学实践 建筑设计 教学研究 顾凯 作品数:33 被引量:235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晚明 江南园林 假山 画意 中国传统园林 许晓明 作品数:21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借景 中国传统园林 城市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