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26篇“ 中国当代艺术“的相关文章
- 传统美学中的“虚实观”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运用
- 2025年
- 艺术的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优秀的当代艺术往往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许多学者对当代艺术中传统美学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大多从图式再现、材料运用、技法传承等角度展开探讨。然而,对于传统美学精神如道家美学的内涵价值,尚缺乏系统深入的剖析。道家的“虚实观”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是许多传统艺术思想的渊源。
- 龚翰琦
- 关键词:虚实观中国美学史传统美学道家美学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当代艺术的泛波普化
- 2025年
- 从概念结构来看中国当代艺术,首先应该是中国的文化形式,它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必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当艺术的独立性和审美性逐一丧失之后,波普艺术也自然透露出它那与生俱来的精神衰微。而中国波普的初始化是生硬的“拿来主义”,既没有工业社会与价值观冲突,更不具备精神世界的时空错置,有的只是西方流行样式的套用。艺术的语义创新都有与之匹配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基础。进入信息时代,消费文化在中国蓬勃发展,泛波普化的中国当代艺术或可借助全球化参与到国际语境当中去。
- 李晓民
- 关键词:当代艺术前卫
- 以周春芽为镜:管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动态与趋势
- 2024年
-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其中艺术家周春芽作为典型人物,其艺术生涯、作品风格以及市场表现均深刻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市场动态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周春芽艺术实践的深入分析,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 苏琳
- 关键词:中国艺术品市场当代艺术拍卖
- 视线流转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
- 2024年
- 前不久,“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顺利闭幕。这也是清华艺博在2021年举办首届当代艺术展“存在之境”之后,时隔三年对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性展览的承续与发散。本次展览以“看与被看”为主题,通过三个单元呈现13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从不同视域探讨当代艺术创作和观赏过程中艺术家、艺术作品及其观赏对象三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
- 孙秋爽无
- 关键词:当代艺术展中国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创作艺术博物馆看与被看研究性
- 论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及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体现
- 2024年
- “当代性”这个概念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继承的,其核心在于在继承中创造,在创新中发展。因此,当代艺术家常采用新的艺术感受、观念和媒介来创作作品,如行为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等。这些创作实践不仅展现了20世纪绘画理念的进步,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要探索当代艺术中“当代性”的体现与中国当代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在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的艺术理念进行求同存异的发展与实践,为中国当代艺术拓展艺术边界提供新的可能,促进不同艺术理念之间的融合。
- 姚嘉斌
-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家装置艺术绘画理念艺术感受行为艺术
- “早期中国当代艺术”的投资回报
- 2024年
- 在国内艺术市场上,当代艺术习惯上多指包括油画、雕塑、综合材料、装置艺术等源自于西方的艺术形式,而不包括中国书画等传统艺术内容。关于当代艺术覆盖的时间,海内外由于美术史进程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也存在着划分上的差别;而在内地艺术市场上,一般将国内1980 年代以后创作的艺术作品称为中国当代艺术。那么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状况怎样?藏家投资的回报率如何?本文特做探讨。
- 季涛
-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中国书画装置艺术投资回报美术史回报率
- 本地团结,共同投入:与第六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回归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发地
- 2024年
- 5月23日,第六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当代)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揭幕。相较2018年举办首届时由32家参展画廊组成的精品参展规模与定位,走过六年的北京当代画廊单元已由曾经的3000平方米回廊延展至如今1.8万平方米的大型展厅,由“价值”“未来”“艺述”“众望”“数置”等共十个单元搭建的囊括画廊单元、数字艺术、公共艺术、餐饮。
- 胡炘融无
- 关键词:艺术博览会数字艺术参展规模当代艺术
- 机构视角下的中国当代艺术2023被引量:1
- 2024年
- 毋庸置疑,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潮水褪去后迎来巨大变化的重要一年。年初,已成立十余年的当代美术馆馆群代表OCAT落幕,然而在地产公司的黄金时代没落而导致美术馆预算紧缩,及以广东时代美术馆为代表的老牌美术馆暂别舞台的残酷状况下,全国各地仍出现很多新兴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如大众熟悉的A4美术馆、木木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在今年又再添新馆,为观众带来惊喜开幕。
- 杨灿
- 关键词:当代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黄金时代
- 浅析中国当代艺术思潮下徐冰的创作
- 2024年
- 著名的书籍艺术设计家徐冰在当代艺术思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所创作的《天书》《地书》《何处惹尘埃》等艺术设计作品一直享有盛誉。文章通过分析徐冰艺术创作的发展背景以及《天书》《地书》《何处惹尘埃》三部艺术作品的特点,阐述徐冰艺术创作的理念与意义。
- 陈怡洁
-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
- 弥合断层,走向互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公众面向”
- 2024年
- 从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谋求文化发展、确认文化身份的路径看,当代艺术应当能成为国际交流中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国家文化活力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本土当代艺术能够为具备明确的当代意识和时代感的国人提升参与社会文化事务的能力与审美水准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出于历史背景、当代艺术自身对观念阐释的依赖,以及消费主义和泛娱乐性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尚有巨大的审美“断层”。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其“公众面向”的应有之义,以切实寻求与公众互动的有效路径,展现出应有的姿态。
- 谢慧英
-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公众传播艺术普及
相关作者
- 时胜勋

- 作品数:91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文论 文化身份 文论 本土化
- 范迪安

- 作品数:523被引量:26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
- 研究主题:卷首语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 美术馆 艺术家
- 殷双喜

- 作品数:163被引量:26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家 雕塑家 中国画
- 王端廷

- 作品数:83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 装置艺术 艺术家
- 张皓

- 作品数:20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 景观 艺术 艺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