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995篇“ 中国文化传统“的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
2024年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作为阐释并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资源,,“两个结合”自提出以来就试图回应中国共产党获取执政合法性的动态实践。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路径。鉴于当前传统文化的复兴日盛,“第二个结合”的意义重大,需要系统梳理。
李铁铮柯贵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执政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文化传统
百年中国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被引量:3
2023年
百余年来,在娱乐本位的表象下,中国香港电影始终在多个维度保持着与内地主流文化的内在联系。在价值取向上,中国香港电影自萌芽之初便以儒家文化及岭南文化为精神内核,以“导人向善,导人向上”的文化追求聚焦于平民生活的日常呈现;一些代表性的中国香港影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追求古典化的影像风格,为海外华人观众提供了抒发故国思绪的影像载体;此外,对戏曲元素及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运用也彰显了中国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另一层联结。这些继承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经验构成了中国香港电影独特的美学范式。
王海洲虞健
关键词:民族性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影视和中国文化传统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以探讨中国影视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关系为旨归,既对中国影视发展史作整体及分阶段的考察,探究传统文化在其间的承传与变奏,又以港台及海外华语、华裔影视为横向参照,分析民族文化传统影响下的影视文化特色及其使命,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构筑中国影视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模式。
关键词:中国影视影视美学民族文化传统影视文化中国文化传统
万物通心——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方案被引量:4
2022年
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是一个需要认真考察的重要问题。梁漱溟的“理智运用直觉”、张岱年的四点论、牟宗三的“综合的尽理之精神”、徐复观的“忧患意识”、李泽厚的“乐感文化”、钱穆的“天人合一”、许倬云的“三原色”、庞朴的“忧乐圆融”、张世英的“万物一体”等学说之间存在一个相通点,即都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带有主体心性智慧的特点。万物通心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即心性智慧传统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性解决方案。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以物质决定精神之说为基本的理论概括为万物对人或主体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是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主体心性智慧概括为心对物的感通或应答作用的结果。万物通心意味着世间万事万物,一方面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又给予个人以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同时又连通个人的身体感觉和心灵思考,迫使个人以己心去应答,形成人心将万物与人沟通起来的局面。万物通心的基本特性在于天地人心一体论,其基本原则之一在于“中和”,其实施途径在审美及文艺表现层面有天地生文律、阴阳交替律、刚柔相济律、以善润真律、化悲为喜律、褒贬皆有律和乐以忘忧律等。
王一川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
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教师反思模型构建——以《论语》研习中的教师反思为例
2022年
教师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始终是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但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构建适合中国教师群体和文化环境的反思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参照西方经典的教师反思模型,基于中国文化传统中丰厚的有关反思的理论资源,采用扎根理论对100位参加百日线上《论语》学习项目的教师的反思日志进行分析,构建了中国文化传统视域下教师反思水平的“双层三阶段”模型和反思内容的“橄榄”模型,为后续中国教师反思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供选择的理论模型。
王文静岳曲杜霞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
五四学人论佛教与中国文化传统被引量:1
2022年
五四一代学人如何看待佛教与他们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传统有关。本文打破了既往西化派和传统派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钱穆、梁启超、陈寅恪、胡适、汤用彤、熊十力、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具有代表性的学人观点的剖析,揭示他们在佛教中国化、佛教的历史贡献、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上的观点异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五四以来的各种思潮对与佛教相关的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化传统的不同认识。
王颂
关键词:钱穆陈寅恪冯友兰
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小学学科教育改革的相关性理论性研究
中国文化传统自古传承、经近现代发展至今,对于现代中国中小学学科教育事业也起到了一定影响。教育事业所出现的问题需要教育改革进行解决,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文...
杨诚明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教育改革英语教学现状
马克思现实观视域下中国文化传统的革新——“家”的批判与建构
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展开内在地需要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饱满,这要求中国文化传统适时地革新,以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推进。而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革新,先在地要求以马克思的现实观为视域,反对一切形式的抽象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具体的社会历...
李明哲
关键词:家文化个体主义人格主义
写意与中国文化传统被引量:4
2021年
“写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中国文化传统。在中国哲学中,“意、象、言”在哲学层面上的讨论是一大重点,对“意”的超越性认知与追求赋予了写意理论形而上的支撑。在中国文学中,诗歌、小说、散文与戏曲都有着悠久的写意传统。在中国美学中,写意性体现在对“神”的重视与推崇上,将一切审美对象理解为生命场域下的事物。中国书画的写意技法传统建立在写意精神之上,又反哺于写意精神。
吕昂
关键词:写意中国文化写意精神
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要义及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联系被引量:30
2021年
根据已有研究,针对中国电影实际,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要义可概括为:"尚同""存异""崇和""共美"。它们都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尚同"是基础,根植于求同思维和大同思想;"存异"是原则,继承了"多元一体"传统;"崇和"是目标,筑基于"和合"传统,还与"意象""意境"文艺传统相关;"共美"是重点,与"共享""感应""兴观群怨说""知音说""共鸣说"等多种文化传统相呼应。
张经武
关键词:中国电影美学中国文化传统

相关作者

李翔海
作品数:134被引量:46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哲学 现代新儒学 中国文化 理论特质 中国文化传统
孙向晨
作品数:94被引量:582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哲学 莱维纳斯 亲亲 他者 个体主义
张志刚
作品数:99被引量:25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宗教 宗教观 宗教对话 宗教概念 中国民间信仰
陶礼天
作品数:41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心雕龙》 文学地理 文学地理学 司空图 诗味
薛永年
作品数:217被引量:32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山水画 中国画 书画鉴定 美术史研究 美术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