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04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理性人问题研究
2024年
经济人追求私利,心无餍足,智慧遮蔽,让贪欲支配了其经济活动和行为,从而丧失理性的判断与决策能力。理性是对欲望的超越。在利益面前能够做到进退有据,是理性人与经济人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取决于参与者的理性程度,而理性又离不开微观主体的自觉道德约束这一基础。而一个从全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的政府,是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市场效率的关键。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心性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经济人与理性人的区别与联系,探究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以及培育与之相应的理性人的具体路径。
林民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理性人问题研究
2024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取决于参与者的理性程度,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对财富私欲自觉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的市场中,具有理性素质的市场参与者毕竟只是少数。解决这一问题,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极端重要性。
林民书
关键词:自我克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理论的理论根源、演进脉络与经验启示
2024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法治建设实践,领导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创立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发展阶段、十六大以后的完善阶段和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之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关于法治对经济基础的保障功能和经济基础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的推动作用的理论论断,对新时代法治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迟方旭王志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引量:4
2023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日益科学化地把握商品经济的历史客观性和不可逾越性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肯定社会主义中存在商品经济、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特征,肯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统一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肯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内在特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刻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深厚融合基础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新发展。
刘盼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路径探究
2023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马克思经济危机的学说在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对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及达到经济平衡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准确的阐述,为我们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规律提供了科学途径,这对我国在新时代如何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具体来说,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就是解决好人民收入增长、生产技术进步、实体经济增效等核心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就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优化,也是为我国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肖丹王静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分析
2023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优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融合了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门综合学科,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国际市场新格局、对外开放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用其立足世界、现实个人的观点不断指引着中国经济市场的发展道路,不断稳定地推进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党的二十大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点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当代中国式现代化经济转化的关系和应用,并对正确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中国式现代化得出启示,提出建议。
丁朴宁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式现代化
“交换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3年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思想突破充分体现在对于“交换价值”这一概念的认识的逐步深化。首先,在从交换价值到价值的思想转变中,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对于生产过程的意义,将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确立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对我们利用市场确立商品的交换价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在从交换价值到剩余价值的思想转变中,马克思立足于资本生产方式中的雇佣劳动形式,发现实现剩余价值的秘密就在“劳动力商品”的购买与使用,这启发我们要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合理利用资本。最后,马克思提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既定的前提能够体现某种社会生产的生产关系,交换价值的实现最终都是为了使用价值的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要服务于人民需要的满足。
王雅茹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共同富裕之路
2023年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目标,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选择,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表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避免市场经济提倡的利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入侵道德领域,将“良善生活”的观念从人们的生活中排挤出去,还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维护公平正义。相比较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王陈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党性质
2023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考察市场经济的发展史与哲学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证实,只有澄清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领导本质,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引入市场经济的时代原因与历史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直接关涉到市场经济社会实践中的功能与定位;在此基础上,要强化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地位与政治规范,以政治高度赋予市场经济的合法性原则,进而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规定,即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周露平王婷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话语体系的形成逻辑、基本内容与建构路径被引量:2
2023年
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创新,彰显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理论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观念问题为实践导向,以实现话语强国为时代目标,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守正性话语理念和具有时代创新性的话语表达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话语体系,具有丰富且深刻的时代内涵,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话语体系建构应在批判、解构西方经济体制话语基础上,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话语的创新与传播,增强中国话语体系的自信和认同。
胡荣涛冯霞
关键词:话语体系形成逻辑

相关作者

陈云贤
作品数:48被引量:28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政府
研究主题:投资银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为政府 国家金融 现代金融
卢江
作品数:76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研究主题:《资本论》 广义政治经济学 唯物史观 经典文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王娟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统计局
研究主题:工业化经济 新中国成立 经济结构 民营经济 自强不息
刘伟
作品数:251被引量:2,070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结构性改革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特色社会主义
连恩德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行政性垄断 经济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