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458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相关文章
-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代价值
- 2024年
-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跨越性。在早期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过程,并没有提及历史的跨越性,但马克思晚年总结俄国革命实践经验后在丰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并逐渐形成理论体系,对社会历史的跨越性进行了系统阐述。
- 冯奕源
- 关键词:俄国革命跨越卡夫丁峡谷早期马克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职责体系研究--历史演变、构成向度与实践进路
- 2024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职责体系是中国政府职责体系的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国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海关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海关实践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海关发展之路,在近7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海关职责体系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的演变:海关职责体系的调整与重构、削弱与恢复、划转与扩展,充分彰显了中国海关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本研究在梳理中国海关职责体系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从纵向关系、横向关系、条块关系角度厘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职责体系构成向度,以及海关职责体系运行问题,并提出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职责体系的实践进路,以助推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
- 王瑜黄胜强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政府职责海关职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就——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2023年
- 概括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新的重大成果。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贯彻落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对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为全党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无
-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化
- 以“三牛”精神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在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过程中争当孺子牛,在进人新发展阶段克服新挑战迎接新任务的过程中争当拓荒牛,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争当老黄牛,以实际行动践行“三牛”精神,创造新的历史辉煌。新中国成立72周年前夕,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三牛”精神名列其中。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传承和弘扬,它是党领导人民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锻造形成的,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阔步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 徐功献吴艳林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宝贵精神财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剖析、本质特征和伟大实践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不懈为之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 卞靖陈曦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性特征被引量:3
- 2022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现代化,人民性是其根本属性和特征。人民性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安排、制度设计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具体表现为:在党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民的各项权益提供全面保障;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提高人民福祉,实施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
- 陈彦超王思宇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民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发展的历程与展望被引量:1
- 2022年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战略构想明确了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骤,形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在回顾和比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面向202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而言,这个分析框架包括3个组成部分:以中国国情为依据,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宏观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民生均衡发展为内容的中观政策;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为基础,以促进制度向效能转化为内容的微观路径。展望党领导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
- 王立刚
-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 分配制度、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被引量:10
- 2022年
- 分配制度的完善不仅与共同富裕直接关联,而且关系着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按要素分配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已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来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葛扬朱弋
-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与实践逻辑
- 2022年
-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更有着独具一格的实践逻辑。
- 刘丽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革命生成逻辑实践逻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核心特征辨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在立足本国国情基础上,把握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发展的新特征,又不盲目抄袭他国经验,由此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新道路。近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探索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尝试,以及改革开放等重要历程,最终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核心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党的领导为主要保障,以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以实现全国人民的全面发展为本质特征,以五种文明的协调发展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发展原则。
- 高立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