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49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文贵良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学美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马力
- “本土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2024年
-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研究转型”这一命题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即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从本土化的立场、视野、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开拓学术研究的空间,建立学术研究的“中国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在国别联系日益深入的今天,“本土文化”与世界必然发生深刻的关联。本土化作为学术研究的立场、视野和方法,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关注的问题会有所差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我想通过两个问题对“本土化”作一讨论。
- 王光东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国范式学术研究本土文化本土化
- 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政治维度
- 2024年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该怎么做,怎样才能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更深地回答时代的提问,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更深更广地拓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在当前的知识生产中具有一个比较领先的位置,产出原创性的知识成果.
- 周展安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政治维度知识成果原创性
- 思想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2024年
- 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置于思想史视野中加以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一种路径。一些学者由文学转向思想史研究,一些文学研究者即便不是专治思想史,思想史作为一种方法也对他们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样,思想史研究者也以文学为分析对象。
- 王尧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转向思想史视野思想史研究
- 感官: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
- 2024年
- 理性地思考现代中国一直是学界的主流。晚清已降,国运维艰,时人士夫多奉“思想文化”为解决问题的万全之法。他们严阵以待,祭出科学、启蒙等理性法则济世。真切有余,却存在不落地的嫌疑。晚近的趋势之一是在辩证身心的不能二分,强调高蹈的思想变革以外,还有一个卑俗的感官世界。此世界充斥物欲、情绪、发肤的感受,且未经严密的组织,缺少必要的正当性。
- 余夏云
-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展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 杨扬
-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料发掘史料搜集
- “情感转向”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体重构
- 2024年
-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情感转向”,既是一场全球性的反思现代性基本范式的事件,也是中国语境下重建文明新主体的一种努力。从“情感史”到“情感结构”,再到“抒情传统”乃至“欲望”“情动”,中国的“情感转向”逐渐完成了从置换历史叙事动力,到以中国为中心重述历史的进程。其意义在于,基于本土经验建构了一种柔性、灵动的情感主体,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启蒙时代以来以利益和契约为基本构架的世界秩序及人性想象,同时超越了后现代主义以来人的碎片化与“主体的退隐”。但要抵达这一理想境界,目前“情感转向”尚面临多重问题。重启“情本体”,从主体重构到本体重构,或许是这一思潮持续深入的关键所在。
- 邓瑗
- 关键词:情感结构抒情传统启蒙时代世界秩序中国语境
- 论华裔学者许芥昱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2024年
- 美籍华裔汉学家许芥昱,是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有着重要贡献的学者。他一生著作颇丰,其成果侧重于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特别是闻一多的诗歌创作以及现当代小说的译介与研究。这些著作基本以英文撰成。许氏著述考据翔实,论证细致,译介传神,立论持中,避免了带有偏见的价值判断,为中国学界重新审视和观照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
- 王昊
-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2024年
-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汇编”,“它应该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探询的纪录”①。
- 季进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威廉斯英国马克思主义关键词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