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4篇“ 中国画创作“的相关文章
从传统书法的视角看中国画创作的笔墨情趣
2025年
书法与国画皆为中国悠久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它们的起源与演变历程紧密相连,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书画同源”的理念便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国画与书法均展现出国人对于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艺术精湛表达的渴望。人们于春秋末年已开始有意识地创作文字,而绘画最早现身于形态各异的陶器之上、嶙峋突兀的岩壁之间,其初衷多为描绘物象、记录行为。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与生产力的稳步提升,书法与绘画逐渐发展成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尽管如此,它们在创作理念与技法层面依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传统书法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画创作的笔墨情趣。
李因杰
关键词:传统书法中国画
因性练才清和其心——浅析《文心雕龙》对当下中国画创作及批评领域的应用与启示
2025年
从《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与接受事实来看,绘画领域的理论批评著作,自唐代开始,便与其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文心雕龙》创作论及批评论中的诸多思想精华,在新时代中国画创作及批评领域,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与启示,秉持古为今用态度,这不仅有利于深度开掘中华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更有利于探索新时代中国画创作及批评稳健的发展道路。
刘尚才
关键词:《文心雕龙》中国画
柯勒惠支版画形式语言对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2025年
柯勒惠支的版画艺术语言对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有积极的启示,本文旨在通过对柯勒惠支版画艺术语言的分析学习其对中国画创作的积极影响。方法: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多幅柯勒惠支和中国画水墨画家的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了柯勒惠支的艺术语言。柯勒惠支是一位超越时代的画家,其版画艺术语言的独特表现打破了中国画水墨传统的框架格式,让中国画创作和发展得到了多样的启发和借鉴,为中国画创作注入了新鲜血脉。结论:通过对柯勒惠支的版画艺术语言分析,柯勒惠支的三角形构图形式、矩形构图形式和圆形构图形式等对中国画平面的画面表现有突破性的影响和启发,柯勒惠支版画艺术创作中厚重粗糙沉稳的线条和长短交织粗细混合的线条表现方法也可以在中国画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运用,综上,柯勒惠支的版画艺术语言跨越画种和材料媒介为中国画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和重大启示。
龚圆圆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创作
从绘画实践谈中国画创作
2024年
中国画创作是一个长期实践和积累的过程。在中国画写生、选材、构图、技法的实践中,艺术家的风格语言逐步形成。而绘画实践需要理论基础的支撑,这一理论基础不光是画理、画论,还有画家的学养和思想,缺一不可。本文通过笔者在中国画创作方面的经验积累,结合前人经验及当下时代的独特性,略谈中国画创作之心得。
杜小彤
关键词:中国画写生艺术风格艺术修养
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探究
2024年
在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思想、新理念、新材料等对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画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面貌。该文从观念、题材内容、图式语言、风格、材料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作品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同时指出当代中国画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正本清源,接续画学正脉,不断汲取其他优秀且先进的文化元素,以丰富自身内涵,从而形成中国画创作的当代新面貌。
曾凡伟蔡芝竖
关键词:中国画
海洋题材中国画创作略谈
2024年
一般来说,中国画的创新有这样几个途径:思想观念的创新(如徐悲鸿用西方写实绘画传统改良中国画、林风眠借鉴西方现代绘画融合中国传统写意绘画均是)、风格和技法的创新(近代以来践行“人古出新”的诸多画家如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均是)、题材和媒介的创新(如现代建筑、器具、服饰等作为中国画的表现对象)。
郭存实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林风眠西方现代绘画陆俨少写实绘画
山海情缘——海洋题材中国画创作实践研究
2024年
广阔无垠的海洋,惊涛拍岸的大海,常常激起画家无限的创作灵感。古今中外亦有不少海洋题材的绘画作品传世,比如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图》、俄罗斯画家艾伊瓦佐夫斯基的《九级浪》、中国南宋画家马远的《云生沧海》等。此外,中国20世纪画家陆俨少、孔仲起、周韶华、李海涛、邓子敬、宋明远等皆有表现海洋的精品力作传世。他们各自使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将大海的波澜壮阔、豪迈之气呈现于纸素,彰显了大海壮美、和谐、包容的精神内涵。
梁增权
关键词:陆俨少中国画创作
李可染中国画创作的教育学考察
李可染在20世纪“古今”“中西”碰撞、对话的语境下,以传统为根基,以写生为突破口,以意境为追求,以意匠为手段,以积墨、逆光等语言创新为凭借,形成了“李家山水”新面貌及学院山水画教学传统,至今仍具影响力和借鉴价值。以李可染...
杨燕
关键词:李可染中国画教育中国画创作课程体系
中国画创作的主题设定与意境表达
2024年
中国画作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创作过程中,把握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研究与挖掘隐藏在中国画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是中国画能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因。在创作中,画家要明确创作作品的主题立意,并根据作品立意选择适当的绘画表达方式,以期能达到最满意的艺术效果。
王国仕
关键词:中国画作品中国画创作意境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动因
墨色意蕴:探索中国画创作中的积墨法被引量:1
2024年
明末清初是一个画派林立的时代,出身金陵画派的龚贤,基于前人的笔墨,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思路,使积墨法在当时的运用取得了巨大进步,将山水画创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细观龚贤的作品,能够看出他多中锋用笔,创作之时得笔圆气润,皴法多为点皴和线皴。我在充分熟悉龚贤的积墨法相关技法和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了积墨法在构图上的形式,从而将这些运用于《望山》《庐山春日》等作品的创作中。我结合个人作品具体阐述对龚贤的积墨法的运用与创新,对创作中呈现出的山水画积墨法的新表现形式进行介绍,并结合个人创作心路对未来山水画创作方向进行思考。
张翼
关键词:山水画创作积墨法金陵画派中国画创作皴法

相关作者

邵大箴
作品数:409被引量:22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画 艺术家 山水画 艺术创作 油画
陈传席
作品数:239被引量:1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
研究主题:中国画 画家 艺术 书法 徐悲鸿
于洋
作品数:77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画 美术 美术创作 主题性 笔墨语言
李永强
作品数:172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画 艺术创作 名家 绘画 艺术活动
王雪峰
作品数:61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美术馆 中国画 画展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