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8篇“ 中国粮食安全“的相关文章
中国粮食安全系列报道之三 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
2024年
杂交水稻不仅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也是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解决温饱问题的福音。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杂交水稻正逐步覆盖更多地区,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肖郎平曾瑶刘力维陈华永秦声
关键词:世界粮食安全中国杂交水稻中国粮食安全温饱问题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中国粮食安全政策评价
2024年
粮食安全政策作为“三农”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其制定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全面且细致,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执行效果。为客观评价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并提出合理建议,运用PMC(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对10项政策样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抽样得出的政策样本中,没有政策达到“完美”等级,除政策P9以外,其余政策均处于及格和良好水平,这说明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整体设计较为科学合理,但仍有一定改进空间,各级政策在政策时效、政策功能和政策保障手段3方面表现较差,是未来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李超然卢智增
关键词:粮食安全政策粮食安全文本挖掘
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种子法执法检查报告
2024年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良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种子工作,推进种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孙梦爽
关键词:执法检查报告自立自强种子法种业科技中国粮食安全
全产业链减损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我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全产业链减损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供给。本文利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预测表明,2025—2035年,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全产业链减损潜力为2000万~9500万吨不等,总体来看,能够保障三大主粮实现100%自给。建议构建粮食全产业链减损部门协作机制和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制定粮食减损的短期和中长期动态目标和工作方案;提高粮食供应端生产、存储和加工环节的减损技术和服务供给,实现减损于“技”;加大消费端爱粮节粮宣传,提高全民节粮减损认知,实现2030年联合国粮食减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曹芳芳武拉平
关键词:粮食安全局部均衡模型
地缘政治冲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及应对路径被引量:2
2024年
地缘政治冲突日益成为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事件,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和冲击。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能够在整体上有效保障粮食安全,但大豆、玉米等部分粮食作物对外依赖度仍然较高。目前,中国粮食安全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价格及对外投资等方面,仍然遭受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因此,在政策上要加强风险识别、监管及预测,立足国内生产形势,巩固多方位的国际农业合作,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罗晨月李春顶
关键词: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实践、问题与完善策略——以河南暴雨灾害应对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构建的系统性不断增强、社会化程度持续提高。河南“7·20”暴雨灾害的粮食应急保障应对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案例,其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注重全过程管理,发挥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的协同效应,成功化解了极端天气引致的区域粮食安全风险。同时,此次应对也暴露出顶层设计、体系设置、参与主体、关键环节、决策工具、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短板与不足。应厘清导向、重点、抓手和理念,构建更加完备的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加大对主要区域、关键节点、核心企业的支持,加快粮食安全风险情景构建,提升全民参与的政社协同水平。
刘景景钟晓萍
关键词:粮食安全突发事件
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估与测度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为了科学评估粮食安全体系,保障粮食安全。【方法】采用SEM结构方程测算了1978—2022年中国粮食的发展水平、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在粮食安全总指数的基础上对未来10年的粮食安全进行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和生产因素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生产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经济因素具有推动作用。1978—2010年粮食安全指数呈负值,2011—2021年转为正值,且2021年指数值最高。【结论】未来粮食安全状态持续上升,各影响因素发展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实现粮食安全状态的全面提升。
袁世一李干琼
关键词:粮食安全影响因素SEM灰色预测
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的特征及路径
2024年
中国粮食安全治理一直循着粮食安全目标不断演进,当前逐渐形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绿色生产为手段的粮食生产格局。中国粮食安全治理体系通过自我革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治理目标,参与主体日益增加,治理手段逐渐多样,能够较好保障粮食安全水平。但针对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仍需要克服一系列挑战,如资源约束导致粮食生产进入瓶颈期,气候变化和国际环境对粮食安全产生持续冲击,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耕地撂荒、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持续存在,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仍然滞后。建议发展智慧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快推进国际合作缓解粮食系统压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力,优化农技推广体系提高技术效率。
周琳钟钰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技术
俄乌冲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启示
2024年
探讨了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叠加效应,分析了粮食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大幅增长、农业投入品供应短缺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全球援助责任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增加,同时还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全球合作和协调在解决粮食安全及其他全球性问题方面有重要作用。提出了构建人类粮食安全共同体的对策建议,包括通过国际合作和国内政策措施等方式,共同推进全球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韩凤琦
关键词:中国粮食安全
新世纪中美谷物成本收益演化比较及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启示
2024年
谷物成本是影响谷物供给安全和效率的核心议题。通过对新世纪以来中美谷物成本收益演化比较发现,中国谷物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其中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变化是其重要因素。谷物生产成本攀升推动中国粮食成本高企,深刻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分品种看,中国小麦生产成本始终高于美国,玉米和稻谷生产成本分别于2010年、2012年超过美国。持续升高的谷物生产成本引致中国谷物利润持续下滑,对中国谷物产业竞争力造成负面约束。面对当前不断深刻演化的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国粮食安全体系构建需要在深刻分析谷物生产成本演化特征基础上,建立节本增效为核心的谷物产业政策取向,切实提升谷物产业竞争力,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黎莉莉
关键词:粮食安全

相关作者

龙方
作品数:111被引量:729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中国粮食安全 农业 实证分析
朱晶
作品数:145被引量:2,017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农产品 比较优势 农产品贸易 中国粮食安全
胡岳岷
作品数:103被引量:3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资本论》 粮食安全 国有企业 中国粮食安全 资本
郭晓鸣
作品数:426被引量:2,768H指数:27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乡村 农业 现代农业 农村 贫困地区
王运博
作品数:6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