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篇“ 中国综合国力“的相关文章
珠海航展:展示中国综合国力的舞台
2014年
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在广东珠海开幕。本届航展齐聚4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家参展商,集中展示大批先进的军、民用航空器及系列航天精品、武器装备。和往届相比,更大规模、更高规格、更强阵容成为本届航展突出特点。
李大光
关键词:珠海航展中国综合国力飞行表演队机载武器指挥控制多用途战斗机
中国综合国力评估及世界排名:理论、现实及测评公式被引量:4
2012年
综合国力曾经是中国国家发展的一个综合的目标、系统路径和自我评估的方式。作为中国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和国家发展目标,它曾经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到现在也没有过时。但是,何为综合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评估中国综合国力,却又是充满争议和分歧的。综合国力研究相当混乱。本文在总结此前综合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综合国力理论和测评公式,并对中国综合国力进行尝试性的评估或测评。本文主张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教育。而中国综合国力的短板恰恰在此。这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贾海涛
关键词:中国综合国力
重新认识重商主义 提升中国综合国力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重商主义的概念梳理、理论分析,寻求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与重商主义的关系,提出合理借鉴重商主义、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建议。
李晓欣
关键词:重商主义财富贸易顺差国家富强综合国力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及其国际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水平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关于综合国力的测算,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法.中国综合国力在改革开放后不断上升,但是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还较明显.现从经济地理角度选用经济水平、贸易水平、科教水平3个较具代表性的构成要素对中国综合国力及其增长进行国际比较.
韩瑞玲路紫
关键词:综合国力
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略析被引量:1
2007年
综合国力的界定是判断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从中国的整体综合国力及其各要素等视角分析,其实力已彰显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实际地位。中国的经济国力在整个综合国力系统中提升最快,是世界资源大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军事力量总体上位居世界前列。当今的中国,无论从现有的综合实力上,还是未来的发展潜力上看,都是正在崛起中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多极世界格局中的一极。
兰玉玲
关键词:综合国力
中国综合国力全面飞跃递升的制度枢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历史功绩概论之三
2006年
高宝柱
关键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综合国力历史功绩文化力量枢纽
浅析美“以台制华”的效果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楔形关系
2006年
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完全意义上振兴的必备条件。美国看准此点,利用台湾问题大做文章,给中国大陆在众多国际国内问题的处理上制造了不少麻烦。笔者对此研判后发现,美国采用这种策略的成效如何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之间有着规律的“∧”形关系(见图)。即:大陆国力弱小,美“以台制华”的效果不明显;随着国力上升,该效果随之增强,当国力发展至中等水平时.制约效果最为显著;国力进一步发展,其效果则逐渐降低,至大陆国力足够强大时,制约效果又回复至不明显。从后一点说,台湾并不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它必定会随着大陆的强大而“沉没”。
张宙飞
关键词:综合国力以台制华台湾问题中华民族航空母舰
中国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居第六
2006年
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七位),居世界第六位。整体实力远低于美国,属于国力次强国家,英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分列第二至第五。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具体测评了各国国力资源、经济力、政府调控力、外交力和军事力,并且考虑了各类力量比例的协调性,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关键词:综合国力思想政治课备课参考
从新型现代化视域审视中国综合国力的要素结构
2006年
徐奉臻
关键词:科技力视域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2003年
黄跃红
关键词:综合国力两岸关系政府职能军事能力台湾问题

相关作者

严双伍
作品数:69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欧盟 共同体 人类命运 国际气候谈判 外交
吴向荣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国际关系学 知识体系 共同体 人类命运 中国综合国力
邢瑞磊
作品数:28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比较政治学 方法论 国际关系学 调适 知识体系
路紫
作品数:224被引量:1,709H指数:24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网站 信息流 航空 地理学 旅游
李平
作品数:20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企业文化体系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 可持续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