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4篇“ 中外游客“的相关文章
中外游客的脚步,传递流动的活力与魅力
2025年
春节假期,随着政策暖风劲吹,火爆社交媒体的“中国游”热度不减,外国游客来华热情愈发高涨,中国游客走出国门的“世界游”也延续强劲复苏势头。出入境游热潮涌动,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有助于推动人文交流、感悟彼此文化、增进相互了解,不断丰富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谢彬彬
关键词:人文交流走出国门强劲动力中外游客外国游客
春节“互换旅游”中外游客乐享中国年
2025年
中国青年报2025-02-0708:242025年2月1日,吉林市,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北大湖站比赛恰逢中国春节假期,外国运动员在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体验中国舞龙。视觉中国供图今年春节,在泰国普吉岛的沙滩上晒太阳时,中国游客张宇意外地感受到了海外的春节氛围,“一位欧洲游客忽然问我,现在是不是中国新年?然后对我说‘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在异国他乡被祝贺新年,让张宇感到温暖的同时惊喜于春节的国际“热”度。蛇年春节全球同庆,世界多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华体验舞龙舞狮、非遗庙会、年夜饭等,让“China Travel(中国游)”持续升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在春节假期出境旅游,寻求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推动跨文化交流。全世界“互换旅游”,同过中国年,让春节成为连接中外的文化纽带与旅游业发展推进器。
关键词:出境旅游中国青年报文化体验文化纽带舞龙舞狮
基于在线评论的中外游客对桂林酒店住宿体验感知对比研究
服务质量作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关键手段,已成为推动酒店业提质升级和塑造当地旅游形象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和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步伐的加快,桂林酒店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地域...
张紫欣
关键词:中外游客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中外游客历史街区旅游形象感知比较研究--以成都锦里古街为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旅游行为依赖于网络大数据,海量的网络文本一方面影响着游客出行的决策,另一方面也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有直接的影响。要想在大数据时代...
罗文军
关键词:中外游客形象感知
基于网络游记探讨中外游客对北京城市品牌的认知
2023年
城市品牌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对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日益重要。基于内容分析法,运用安霍尔特城市品牌指标,从国际声望、环境素质、市民素质、基础条件、城市活力、发展机会六个维度分析了中外游客网络游记中体现的对北京城市品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看法和态度。结果表明,游客认可其国际城市地位与和谐城市形象,但对北京是否为宜居之都存在质疑。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为打造更好的北京城市品牌提出建议。
牛一琳史兴松王蓉
关键词:城市品牌社交媒体游记
基于LDA和BERT-BILSTM模型的中外游客目的地形象分析与改进 ——以厦门为例
2022年,厦门市旅游总收入855.17亿元,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较大。旅游者通过互联网媒介将其旅行过程中所获见闻和情感体验以网络游记、旅游攻略和点评等形式传递给广大网络用户和潜在游客。生成的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是潜在游客的旅游...
刘熔慧
关键词:目的地形象IPA分析LDA
基于文本挖掘的中外游客文化感知差异——以世界遗产地为例被引量:14
2022年
解析跨文化群体在遗产旅游中的感知差异及影响因素,有助于遗产景区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提升游客满意度。以10个国内世界遗产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和内容分析法对中英文旅游评论进行情感分类、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从感知内容和情感特征两个层面揭示中外游客的文化感知差异。研究发现:1.评论内容与评分值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文本情感分类的准确性;2.中外游客在感知内容和情感特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3.中外游客均对讲解服务高度敏感,同时发现语言障碍并不显著影响外国游客进行文化感知。
郑淞尹孙传明谈国新
关键词:中外游客文化感知世界遗产地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形象中外游客感知对比研究
近年来,张家界入境旅游市场大幅增长,入境旅游客源结构也得到持续优化,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旅游景区。而在对于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感知形象的研究方面,侧重于外国游客的研究较少,且目前没有多语言形象的...
谢莎
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地景区形象
文献传递
基于在线评论的中外游客共享住宿体验满意度比较研究——以Airbnb为例
随着共享经济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共享住宿以其独有的特色不仅受到国内游客们的热烈追捧,也深深吸引着国外游客纷纷入住体验。得益于大数据时代,携程、美团、Airbnb等网站为中外游客和共享住宿户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分享...
赖雨晨
关键词:用户满意度服务质量
文献传递
基于场景分类的中外游客地方性感知分析--以《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地方性是指地点的身份特色,表现着地方文化的本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性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被差异化地理解与重构。选取以展现地方性为核心的《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为例,分析中外游客相关网络评论的文本及图像数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及场景分类技术,剖析比较中外游客对平遥的地方性的感知深度及异同。研究发现,对于地方性的不同层次的感知,情境体验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跨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考察经由图像所传达的空间场景,发现中外游客对各层次的地方性的关注度差异不大。评论文本解析则显示出外国游客存在语言及文化上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中国游客对情景剧的地方性有着更系统全面的理解。
张天洁孙浩伦
关键词:网络评论

相关作者

龙肖毅
作品数:26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
研究主题:民居客栈 大理古城 中外游客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
文叶飞
作品数:475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当代贵州》编辑部
研究主题:群众 民心 苗乡 经济发展 侧记
杨桂华
作品数:112被引量:1,978H指数:29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旅游 旅游生态足迹 国家公园 旅游 旅游开发
黄前生
作品数:1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当代贵州》编辑部
研究主题:民生 苗乡 锰业 中外游客 党建工作
王鑫
作品数:13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形象 承德旅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 中外游客 城市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