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篇“ 中毒时间“的相关文章
- 2008—2020年嘉兴市农药中毒时间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背景]农药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也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农药中毒流行特征与趋势描述和分析对农药中毒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2008—2020年嘉兴市农药中毒流行特征及其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2008—2020年嘉兴市农药中毒案例相关信息,通过嘉兴市统计年鉴获得人口信息。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中毒者的总体、性别、年龄、季度、中毒类型以及农药种类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8—2020年嘉兴市共报告农药中毒3109例。2008—2014年总体农药中毒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9.0%(95%CI:-16.6%~-0.7%)。2008—2015年女性农药中毒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8.6%(95%CI:-13.9%~-2.9%)。18~34岁年龄组农药中毒发生率2008—2015年为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1.0%(95%Cl:-17.4%~4.3%),2015—2020年为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8.5%(95%Cl:4.7%~34.0%)。>60岁组农药中毒发生率2008—2014年为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2.9%(95%Cl:-20.4%~-4.7%)。第二季度农药中毒发生率2010—2020年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4.4%(95%CI:0.3%~8.5%);第三季度农药中毒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4.9%(95%CI:-8.6%~-1.1%);第四季度农药中毒发生率2015—2020年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7.8%(95%CI:4.4%~33.0%)。生产性中毒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1.1%(95%CI:-16.2%~-5.7%);非生产性自服中毒2008—2014年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9.5%(95%CI:-17.4%~-0.7%),2014—2020年为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0.2%(95%CI:0.5%~20.8%)。除草剂、杀菌剂、混合制剂中毒发生率2008—2020年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上升8.6%(95%CI:5.8%~11.5%)、9.1%(95%CI:0.3%~18.7%)、193.3%(95%CI:11.6%~671.0%);其他种类农药中毒发生率2008—2020年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4.1%(95%CI:-23.7%~-3.2%)。[结论]20
- 朱泽何悦孟盼
- 关键词:农药中毒
- 血浆秋水仙碱浓度与中毒时间乘积对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浆秋水仙碱浓度与中毒时间乘积(浓度时间乘积)在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为早期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0月,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秋水仙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口服秋水仙碱剂量、中毒时间等一般资料, 以及患者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测指标和血浆秋水仙碱浓度, 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血浆秋水仙碱浓度、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3例秋水仙碱中毒患者, 年龄20~85岁, 其中存活15例(65.22%), 死亡8例(34.78%), 入院首次血浆秋水仙碱浓度为0.42~53.61 ng/ml, 浓度时间乘积10.08~2 147.04 h·ng/ml。与存活组比较, 死亡组患者入院首次血浆秋水仙碱浓度和浓度时间乘积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 浓度中毒时间乘积>132.48 h·ng/ml、C-反应蛋白、D二聚体、剩余碱绝对值升高是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2.000, 95%CI:1.118~128.836;OR=1.053, 95%CI:1.009~1.098;OR=1.219, 95%CI:1.039~1.429;OR=1.360, 95%CI:1.044~1.773;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是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941, 95%CI:0.892~0.993;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 浓度时间乘积、C-反应蛋白、剩余碱绝对值、D二聚体预测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888、0.867、0.837, 凝血酶原活动度预测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P<0.05)。结论首次血浆秋水仙碱浓度与中毒时间乘积与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可作为早期评估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 唐亚慧黄冬冬黄冬冬诸雪琪吕文标卢中秋
- 关键词:中毒秋水仙碱血浆浓度预后
- 尿百草枯浓度联合中毒时间及肌酐清除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尿百草枯(PQ)浓度联合中毒时间及肌酐清除率(CCr)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APP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尿PQ浓度(半定量比色法检测)、中毒时间(服毒至尿检时间)及CCr,计算中毒指数(中毒指数=尿PQ浓度×中毒时间/CCr)和简化中毒指数(简化中毒指数=尿PQ浓度×中毒时间);记录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并电话随访,按中毒后2个月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尿PQ浓度、中毒指数及简化中毒指数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诊断性试验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尿PQ浓度〔mg/L:30.00(10.00,100.00)比10.00(3.00,10.00)〕、中毒指数〔mg·h^-1·μmol^-1:12.72(1.86,33.75)比0.56(0.18,1.12)〕及简化中毒指数〔mg·h^-1·L^-1:600.00(150.00,1000.00)比60.00(18.00,120.00)〕均明显增高(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PQ浓度〔优势比(OR)=1.046,95%可信区间(95%CI)=1.006~1.087,P=0.022〕和中毒指数(OR=1.353,95%CI=0.029~1.815, P=0.031)是影响AP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及诊断性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中毒指数评估AP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02),最佳临界值>1.23mg·h^-1·μmol^-1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73.08%;尿PQ浓度评估预后的AUC为0.759,最佳临界值>20.00mg/L时,敏感度为63.64%,特异度为76.92%;简化中毒指数评估预后的AUC为0.846,最佳临界值>135.00mg·h^-1·L^-1时,敏感度为81.82%,特异度为76.92%。结论通过尿PQ浓度联合中毒时间�
- 沈海涛吴娜韩军赵航韩新飞赵敏
- 关键词:中毒百草枯中毒时间肌酐清除率预后
-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时间窗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对血液灌流(HP)加血液透析(HD)治疗百草枯中毒时间窗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对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0月百草枯中毒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HP+HD组(联合治疗组)各60例,对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时间窗进行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65.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用药量、用药次数和用药和治愈时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是肯定的,对重症尽早实施,12h内的时间窗内进行效果较好。
- 李激文
-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百草枯中毒时间窗
- 毒鼠强中毒所致动物脏器病理改变与其含量和中毒时间的关系研究
- 毒鼠强是一种含氮杂环类灭鼠药,其中毒剂量小,外观无色无味,且性质稳定,易因误食引起中毒,也被用作自杀或被犯罪分子利用,其致死率高。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等,有关基础性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其毒理作...
- 傅强
- 关键词:毒鼠强病理改变中毒时间灭鼠药器官组织毒性机制
- 文献传递
- 有机磷农药中毒量和中毒时间与阿托品用量2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7年
- 对26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析其接触农药不同剂量、时间与阿托品治疗剂量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服毒量、服毒后至入院时间与阿托品用量呈正相关,阿托品用量范围与预后关系密切;服毒量增倍,阿托品用量相应增倍(P<0.01);服毒后至入院时间延长,阿托品用量增加(P<0.05);患者未达阿托品化的病死率为100%,达阿托品化后的病死率为14.71%(P<0.01);治愈组与病死组胆碱酯酶活力比较P>0.05。
- 李萍刘建芳姚敏
- 关键词: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阿托品
- 基于LA-ICP-MS技术推断砷元素中毒时间研究
- <正>准确的中毒时间推断对于刑事侦查、环境暴露事故认定、考古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砷元素中毒时间的推断在法庭科学领域是一个难点问题。由于砷元素在人体内代谢快速,以血、尿为检材的检测技术,只能确定数天以内的砷暴露情况。头发因...
- 马栋徐渭聪骆如欣
- 关键词:LA-ICP-MS中毒时间法医毒物分析
- 文献传递
-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随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间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0年
- 马海燕蔡青山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诊断胆碱酯酶
-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
- 2022年
- 一氧化碳中毒指吸入含一氧化碳气体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缺氧。依据中毒人员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常分三型:轻度中毒:会有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 关键词:全身乏力一氧化碳中毒全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开窗通风中毒时间
- 胸阻抗法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预后评估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同预后患者的PQ中毒时间、初始血浆PQ浓度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特点,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中毒时间明显较长、血浆PQ浓度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平均动脉压在不同时间点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8h、24h、48h的每搏输出量与48h心输出量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0h、8h、24h、48h血乳酸水平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初始血Lac、心输出量(24h、48h)、平均动脉压(24h、48h);初始血Lac是影响PQ中毒<8h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8h、24h血Lac是影响PQ中毒8-48h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毒时间及PQ浓度是评估病情、预后的良好指标,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预后评估及中毒时间不明者极为重要,初始血Lac可作为PQ中毒<8h患者微循环和预后评估指标,动态Lac监测可作为PQ中毒8-48h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 房雪雪龙振鸿唐旭徐明陈运超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中毒时间血流动力学血乳酸水平
相关作者
- 姚敏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农药中毒 阿托品用量 阿托品 中毒时间 中毒量
- 胡群华

-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院前急救 护理 急救 护理分析 伤患者
- 李萍

- 作品数:10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农药中毒 阿托品 药物疗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酒精中毒
- 于项龙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通化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剂量服用 服毒者 急性肾功衰竭 急性溶血 天然晶体
- 吴娜

- 作品数:15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百草枯 血液净化 生长抑素 茶多酚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