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9篇“ 中白垩世“的相关文章
- 缅甸克钦地区中白垩世短脉螽科(直翅目)琥珀化石研究
- 缅甸克钦琥珀(AmberfromMyanmar)在亚洲已有2000多年的流通历史。它是当今最丰富的琥珀来源之一,内含物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真菌、软体动物、蜘形纲动物、脊椎动物...
- 周谦
- 关键词:中白垩世身体结构
- 塔里木盆地北部早—中白垩世孢粉时代和生物地理区系研究新进展被引量:9
- 2011年
-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早—中白垩世地层(白垩系一般为二分,国内外有人主张三分,国内三分条件尚未成熟.本文只是为与国外同行对比行文方便而使用早—中白垩世.)发育,是研究塔里木盆地该断代陆相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亚格列木组过去由于化石较少,时代划分存有争议。笔者等在拜城县卡普沙良剖面首次发现该组孢粉化石之后,本次又发现51属22种(其余为未定种),将该组置于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至凡兰吟期。舒善河组孢粉以往报道很多,化石丰富,根据孢粉本文将该组划为早白垩世欧特里夫至巴列姆期。本次重要发现是该组下部赋存丰富的双手粉(Dicheiropollis),含量可达30%以上,1996年笔者等在该组上部发现高达53.7%~60.5%含量的双手粉。国内外孢粉学家将其视为早—中白垩世北冈瓦纳孢粉植物区系的典型分子,它出现的时限很短,仅限于早白垩世早—中期。这类花粉如此高含量在本区出现,为重新认识早—中白垩世的植物古地理分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证据和材料。许多孢粉工作者都将我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区归入南劳亚孢粉植物大区。本次新材料的发现并综合前人资料可以认为早—中白垩世时期新疆塔北地区应归为北冈瓦纳植物区,而且很可能是这类孢粉发展中心地区之一。
- 郭宪璞王大宁丁孝忠宗文明周玮
- 关键词:孢粉塔里木盆地
- 对“中白垩世(Albian-Santonian)热带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记录”的评述
- 2009年
- Forster等依据与δ18O无关的TEX86值来推算古温度的方法,获得了中白垩世(阿尔布期—三冬期)的表层海水温度(SST)记录。中白垩世期间,南美Demerara海隆位于热带大西洋西部,从赛诺曼期SST逐步升高(达31℃—35℃),至赛诺曼期-土仑期界线附近,SST的最高值明显高过35℃;土仑期内出现两次变凉事件(降温约2℃—3℃),打断了中白垩世稳定变暖的趋势;康尼亚克期,SST逐步下降,至三冬期降到了最低值(约32℃—33℃)。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时期内,尽管中白垩世代表了典型的温室气候,但仍然很不稳定。驱动气候变化的因素是综合的,主要受地轴与地球赤道间的夹角变化、太阳辐射程度,及地球深部物质和构造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其他孤立的事件则很难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气候的变化影响着生物的演化,古气候是研究重大地质事件的重要参数,古生物为研究古气候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
- 泮燕红沙金庚
- 关键词:表层海水温度古气候
- 西藏中白垩世和始新世岩相古地理被引量:13
- 2001年
- 西藏中白垩世海相区可以识别出9种沉积相类型6个相组合带,老第三纪时可以鉴别出约5种岩相类型4个相组合带。建议将这些岩相组合带视为对应的海相次级地层分区。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在白垩纪中期海水分布可能继承了侏罗纪时的格局,并进一步扩展到了羌塘地体的南部和中部;与此同时,拉萨地体主体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仍然被海水淹没,与全球同期海侵事件表现一致。
- 李祥辉王成善伊海生李勇
-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中白垩世始新世海侵事件沉积相
-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Cenomanian Tutonian缺氧事件研究被引量:17
- 1999年
- 自1976年Schlanger和Jenkyns提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模式用于解释中白垩世全球性分布的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的成因以来,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成为地学研究热点之一,并先后在许多地区得到广泛证实.但这次事件是否波及到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迄今一无所知,而且,缺氧事件形成的沉积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烃源岩,随着青藏高原地区油气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也有必要进行黑色页岩及其成因的研究,以了解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中新生代地层的生烃潜力.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中白垩世Cenomanian-Turonian期主要发育一套泥质岩类.
- 王成善胡修棉万晓樵陶然
- 关键词:中白垩世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
- 松辽盆地中白垩世海侵事件质疑被引量:27
- 1999年
- 松辽盆地中白垩统松花江生物群中含沟鞭藻、钙质超微化石等海相起源生物的属种及海绿石矿物。海源生物具有低分异度、低丰富度的特点,且与典型陆相生物叶肢介、轮藻共生,而海绿石矿物则广泛见于登娄库组至明水组,其成分具有高铝、低铁、低钾特点。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近年来陆相沉积盆地中有关沟鞭藻、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等海源生物及海绿石矿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中白垩统海源生物和海绿石矿物的海相性提出了质疑。结合围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资料,认为海源生物和海绿石矿物的出现代表了大型封闭古咸化湖环境,它们的存在不能作为海侵的证据。松辽盆地中白垩统丰富的石油资源来自陆相咸化湖泊和深水湖相沉积。
- 黄福堂迟元林黄清华
- 关键词:松辽盆地中白垩世油气勘探陆相生油
- 中白垩世海平面事件的全球联系
- 1999年
- A.Immenhauser
- 关键词:中白垩世海侵
- 中白垩世低纬度地区海面温度和浮游有孔虫的演化
- 1998年
- 陆地和海洋大范围的古气候指标说明了中至晚白垩世早期(阿尔必—科尼亚阶)是过去200Ma中地球历史上最温暖的时期(全球平均表层水温比目前高6~14℃)。然而,通常只基于低反照率和高气压(Pco2)的气候模型模拟产生了较高的赤道海洋表层水温(SSTs),...
- Norr.,RD
- 关键词:中白垩世海面温度浮游有孔虫古动物
-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的锶、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海洋地质意义被引量:14
- 1998年
- 讨论了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和黑色页岩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的主要特征及其古海洋地质意义。主要结论是:①该区中白垩世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组成在0.7084~0.7090之间,大陆壳来源的锶占28%~30%,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高于其它地区;火山熔岩中锶的同位素组成为0.7095,高于同期玄武岩的平均值,火山熔岩中大陆壳来源的锶约为65.2x10-6,占总锶量的34%左右,火山熔岩形成过程中,同化了大量的壳源物质。②该区中白垩世黑色页岩中的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为27‰~31.6‰,它来源于同期海水硫酸盐,且系中晚期成岩作用的产物,不同时间、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黄铁矿,其δ34S值差异明显,它们动态地反映成岩作用中环境的演化过程。
- 尹观王成善
- 关键词:中白垩世锶同位素硫同位素古海洋
-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大洋缺氧事件的讨论被引量:22
- 1998年
- 本文对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两次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讨论。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期内,在仲玛期及其稍后的沉积时期存在两次大洋缺氧事件,这两次缺氧事件在时间上可与国际上的Cen-Tur和Con-Sant时期的全球大洋缺氧事件相对应;该区这两次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发展,是与当时全球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全球性的地壳构造运动、大规模的海侵、火山喷发等重大地质灾变事件直接有关。热盐卤流体入侵只是局部、地区性因素;该地这两次大洋缺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缺氧强度上有所削弱。
- 尹观王成善
- 关键词:黑色页岩同位素组成大洋缺氧事件
相关作者
- 王成善

- 作品数:427被引量:4,514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白垩纪 松辽盆地 羌塘盆地 藏南
- 尹观

- 作品数:70被引量:691H指数:16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同位素 同位素组成 大气降水 同位素示踪 水体
- 王璞珺

- 作品数:296被引量:2,975H指数:3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火山岩 白垩纪
- 杜小弟

- 作品数:31被引量:24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白垩纪 二叠系 下扬子区 塔里木盆地
- 郭宪璞

- 作品数:57被引量:4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东昆仑 东昆仑造山带 孢粉化石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