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93篇“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中药动力学发展史和前沿研究进展
2024年
中药动力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动力学研究方法与技术,阐明中药活性成分、活性部位、单味中药及复方在体内吸收、分布、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中药来源与组分复杂,绝大多数中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故中药动力学研究晚于化学,也远比化学复杂,其发展也面临更多挑战。我国中药动力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从最初的单一活性成分体内过程研究,到活性成分动力学效学相关研究,再到中药复方和多组分动力学研究,已经历70余年的发展。近年来,借助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分析技术、基因编辑动物与细胞模型、多组学技术、蛋白纯化与结构解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中药动力学在揭示与阐明中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中药研发、中成大品种科技提升及指导临床合理用中亦得到实质应用。中药动力学研究在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和长足发展。该文综述了中药动力学的发展史和前沿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动力学及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朱丽君何卓儒王彩艳卢丹逸杨军令贾伟伟程晨王宇彤杨柳陈志鹏吴宝剑张荣李川刘中秋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
中药动力学与谱动学量-时表征方法的理论与分析
2024年
目的:建立中药动力学与谱动学量-时表征理论体系。通过分析山银花、鱼腥草注射剂、金银花及补阳还五汤等制剂的动力学与谱动学行为,比较半衰期、统计矩和统计学3种方法表征量-时关系的异同,找到最适宜的表征方法。方法:从100只昆明种小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耳廓涂抹二甲苯建立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小鼠灌胃山银花水提液(30 g·kg^(-1)),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收集不同时间点的小鼠血浆,测定成分含量变化。同时,将前期的鱼腥草注射剂、金银花、补阳还五汤的动力学结果纳入,计算动力学、谱动学参数,比较使用半衰期法、统计矩法、统计学法计算谢95%总成分时间的差异。结果:在半衰期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宜中药多成分体系量-时关系表征的统计矩法和统计学法数学表达式。动学结果显示,山银花中单个成分动力学参数各异,隐绿原酸、芦丁表现为二室模型,其余成分表现为一室模型;经谱动学相似度计算,鱼腥草注射剂、金银花、山银花及补阳还五汤中所含各成分间的体内谢方式不一,差异较大。经半衰期法、统计矩法、统计学法计算4种中药或制剂在体内谢95%总成分时间,发现与统计矩法比较,半衰期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而统计学法则差异较小。结论:统计学法既可体现统计矩法的特点,表征各成分的离散程度,又可与指纹图谱关联构成谱动学,表征95%的物成分的量-时关系,是较宜表征中药成分群量-时关系的方法。
谯茹贺鹏贺琪珺李海英肖美凤邓凯文贺福元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总量统计矩
基于中药动力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被引量:1
2021年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活血化瘀法是其主要治法。本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在血瘀证及其病证结合状态下的动学、谢和组织分布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活血化瘀中药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提供参考,为其效物质的揭示、配伍和组方规律的阐明提供可能,为中医血瘀证的有效治疗及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但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动物体上的研究,且存在研究碎片化、不系统的问题,尚需更多的顶层设计,助力中医血瘀证的靶向和精准治疗。
李琨李伟霞王晓艳张书琦陈毓龙冯科冉泥文娟唐进法
关键词:血瘀证中药药动学代谢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浅析中药动力学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21年
中药动力学是研究中药复杂成分体内吸收、分布、谢和排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阐明中药效物质基础、作用特点、组方机制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中药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且效物质基础不明的多维复杂体系,使得中药动力学的研究成为中药领域的难题。随着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中药动力学研究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从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情况来看,中药动力学研究方向的申请项目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该文从近五年(2016—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简要分析中药动力学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中药动力学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并重点分析研究热点、难点及不足之处,以期为从事中药动力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巩仔鹏林朝展韩立炜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代动力学
中药动力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物通过各种给途径进入机体后的吸收、分布、谢和排泄(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 and Excretion,ADME)过...
连闻雨王宇光高月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微透析技术在中药动力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中医的产生及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在化学物产生之前,中医是维护人类健康,尤其是维护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当前尽管现医学飞速发展,但中医也继续在促进我国各族人民健康的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的重要作用,并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现化,人们对中药动力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中药成分复杂、理活性众多、许多作用起效缓慢,有的作用表现出双向调节和复杂性,使单纯的效学研究难以深入阐明中药理作用机制。我们认为,如果能结合中药动力学研究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药作用的双向调节性和复杂性等问题,阐明中药系统和网络化调节机体功能而发挥效应的环节。但是中药成分复杂,又多以复方应用,所以其在生物体内的取样及定性、定量均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多年来中药动学的研究进展缓慢。微透析(Micordialysis,M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生物活体取样技术,可以在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连续实时取样与检测,克服了动学传统取样方法中的许多缺点,像血清理学一样,为中药动学的深入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结合笔者的课题研究,将对微透析技术在中药动学中的应用作一系统介绍。
李孟云杨建光陈桂芳何晓山
关键词:微透析中药药代动力学
中药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近几年来,中医领域发展迅猛,国家大力弘扬传承好中医文化、发展好中医事业,只为更好地造福广大老百姓。中药是中医发展的基石,其核心在于中药的临床疗效,因而中药效学研究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而中药效学研究的核心在...
马晓梅
关键词: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
微透析技术在中药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中药动力学主要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谢、排泄的过程,中药体内分析存在中药成分复杂、效成分浓度低、干扰成分多等难点。生物样品的取样是中药动力学研究的首要环节,传统的取样方法主要是在特定时间点采集动物全血用...
张家伟林俊粒盛亚丽阮燕娇杨威
文献传递
中药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中药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中药特有复杂成分体内吸收、分布、谢和排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长期以来其一直作为阐明中药效物质基础、作用特点、组方机制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学说、新理论及先进分析测试手段的逐步应用,中药动力学也得到迅速发展。为此,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对近期发展的中药动力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中药动力学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孙浠哲吴倩倩马文保甄晓宇吕邵娃郭玉岩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
中药动力学参数拟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单成分动参数的拟合研究难以反映其体内过程。近年来,研究者们在单体成分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成分整合、动–效结合及总量统计矩法的中药动力学拟合方法,大大推进中药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药动力学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了动参数拟合方法及影响因素,综述了中药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柴士伟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

相关作者

曾振灵
作品数:588被引量:2,777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耐药性 药动学 药物动力学 大肠杆菌 兽药
李珂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复方药 口服中药 中药药代动力学 血药 方剂
周芳
作品数:91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细胞 转运体 药代动力学 逆转剂 药物
郭金英
作品数:184被引量:593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发菜 红葡萄酒 胞外多糖 葡萄酒 金黄地鼠
李松彪
作品数:156被引量:32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发菜 模板分子 乙氧酰胺苯甲酯 超声频率 菊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