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篇“ 主动脉-性腺-中肾区“的相关文章
- 在限定条件下从人多能干细胞生成主动脉-性腺-中肾样造血细胞
- 本发明总体涉及通过操纵经典Wnt信号传导通路的两步过程产生用于治疗用途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方法。从人多能干细胞开始,激活那些干细胞的经典Wnt信号传导通路,随后通过各种方法(包括TGF‑β抑制)下调Wnt信号传导通路。...
- X·包Y·昌
- 主动脉-性腺-中肾区、卵黄囊和循环血来源的CD41^+细胞分化潜能比较
- 2013年
- 目的比较小鼠胚胎不同造血组织来源的CD41^+细胞向造血、间质、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取小鼠胚胎孕11d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卵黄囊(YS)和循环血(CB)来源的造血细胞经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CD41^+细胞,并检测CD41^+细胞中CD45和c.kit的表达;采用IL-3、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预处理半固体培养法评估CD41^+细胞造血分化潜能的差异;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CD41^+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间质细胞标志)的表达;采用向内皮细胞分化诱导的培养条件观察其内皮分化潜能。结果在AGM区、YS、CB来源的CD4l^+细胞中,CD45^+细胞比例分别为51.9%、45.8%、22.2%,c-kit^+细胞比例分别为40.0%、39.6%、36.2%。在IL-3刺激后,与未刺激组相比AGM、YS、CB来源的CD41’细胞总的造血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均显著增加[(14.1=k1.9)对(1.2+0.2);(32.4士1.1)对(18.4士2.2);(41.84-0.9)对(10.44-1.8)](P〈0.01)。BMP-4刺激后,与未刺激组相比:AGM、YS来源的CD41’细胞生成CFU-Mix的数量下降[(0.54-0.6)对(3.2士0.8);(1.3+0.7)对(7.4土1.7)](P〈0.01);但CB来源的CD41^+细胞生成CFU.Mix的数量无明显变化[(2.54-0.5)对(3.94-1.5)](P〉0.01)。AGM、YS来源的CD41^+细胞高表达α-SMA,但CB来源的CD41^+细胞低表达d-SMA。结论小鼠胚胎不同造血组织来源的CD41^+细胞在免疫表型、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及细胞因子刺激应答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李思霆周军年陈海旭谢一帆贺文艳南雪岳文刘兵裴雪涛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CD41
- 人主动脉-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及体内造血重建
- 2011年
- 背景:研究证实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基质细胞饲养层及其条件培养液可促进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目的:以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基质细胞为饲养层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并比较不同移植途径对造血干细胞体内造血重建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E14胚胎干细胞诱导为拟胚体,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在人AGM区基质细胞饲养层上诱导6d,接种NOD-SCID小鼠检测体内致瘤性。再将诱导后的拟胚体细胞移植经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的BALB/C雌鼠,受鼠随机分为静脉移植组、骨髓腔移植组、照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与结论:拟胚体细胞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后Sca-1+c-Kit+细胞占(13.12±1.30)%。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的拟胚体细胞可出现畸胎瘤,经骨髓腔接种未见肿瘤形成。静脉移植组动物全部死亡,骨髓腔移植组生存率为55.6%,移植后21d外周血象基本恢复,存活受鼠检测到供体来源Sry基因。提示小鼠胚胎干细胞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分化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骨髓腔移植安全并具有一定的造血重建能力。
- 蔡耘张绪超陈惠芹黄绍良
- 关键词: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拟胚体造血重建
- 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区来源的基质细胞对造血干细胞增殖、发育、归巢的影响及其利用机制研究
- 付劲蓉著
- RNA结合蛋白Rbm38在小鼠胚胎造血发育中的功能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RNA结合蛋白Rbm38在小鼠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分析造血干细胞发育过程中连续群体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筛选生血内皮细胞(hemogenic endothelial cell,HEC)和/或造血干细胞前体(hematopoietic stem cell precursor,pre-HSC)阶段表达上调的RNA结合蛋白分子(RNA binding protein,RBP);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将杂合型小鼠交配获得实验用胚胎,按照小鼠胚胎基因型不同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Rbm38^(-/-)基因型胚胎,对照组为Rbm38^(+/+)和Rbm38^(+/-)基因型胚胎;取材胚胎期11.5 d(embryonic day 11.5,E11.5)孕鼠胚胎的卵黄囊(yolk sac,YS),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实验(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检测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和卵黄囊生成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HPC)的能力,行小鼠胚胎AGM区移植实验评价AGM区产生功能性造血干细胞的能力。结果:(1)Rbm38在动脉内皮细胞(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AEC)向生血内皮细胞和Ⅰ型造血干细胞前体(type 1 pre-hematopoietic stem cell,T1 pre-HSC)的转化过程中表达明显上调,且在后续造血干细胞成熟的过程中维持高水平表达;(2)实验组和对照组E11.5小鼠胚胎AGM区和卵黄囊生成造血祖细胞数量以及其分化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后外周血嵌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多种RNA结合蛋白分子,如Rbm38,在小鼠生血内皮细胞与Ⅰ型造血干细胞前体阶段特异性高表达;(2)敲除Rbm38不影响小鼠胚胎AGM区和卵黄囊生成造血祖细胞的能力;(3)敲除Rbm38不影响小鼠胚胎AGM区产生功能性的造血干细胞。
- 吴知晓宁小伟赵海鑫周杰柳迪刘兵兰雨
- 关键词:造血发育造血干细胞主动脉-性腺-中肾区
- 单细胞精度解析人类T淋巴细胞起源及胸腺器官发生
- T细胞作为人体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抵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肿瘤细胞的免疫监督以及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成熟的血细胞主要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逐步分化而来,然而,T细胞的发育过程需要在胸腺特...
- 公彦栋
- 关键词:T细胞发育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胎肝
- 造血干细胞发育中长链非编码RNA的功能研究
-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通常被认为是造血系统的基石,在生物体整个生命周期中具有持续产生所有成熟血细胞的功能,并能够完全重建成体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是研究历史最长且最为深入的成...
- 张琳琳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H19主动脉-性腺-中肾区
- 文献传递
- 小鼠胚胎AGM区Flk-1^+细胞的造血特性被引量:1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考察Flk-1分子在胚胎期10.5 d(E10.5)的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区)不同类型造血前体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低于10%的Flk-1+细胞与CD41、CD45/Ter119有共表达,继而分选出CD31+CD45-Ter119-Flk-1+CD41+(R1,代表不成熟的造血前体细胞)和CD31+CD45-Ter119-Flk-1+CD41-(R2,代表内皮细胞)两群细胞,利用造血集落培养和OP9共培养体系分别考察其体外的髓系与淋系潜能。结果表明:仅R1组细胞能在造血集落培养体系中形成典型的造血集落,但与OP9共培养7-9 d后,两组细胞均能产生丰富的造血前体细胞(CD45+c-Kit+)、髓系细胞(Gr-1+/Mac-1+)、红细胞(Ter119+)和B淋巴细胞(CD19+)。结论:E10.5的小鼠胚胎AGM区Flk-1仍然在幼稚的造血前体细胞以及更早期的生血内皮细胞表达,但是此时的造血干细胞前体和造血干细胞是否表达Flk-1仍需通过体内功能实验明确。
- 周帆李专刘兵
- 关键词:主动脉-性腺-中肾区造血前体细胞FLK-1
- 含人AGM区基质细胞对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体外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
- 2011年
- 为探讨人主动脉一性腺一中肾(AGM)区基质细胞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m bryonic stem cells,ESC)体外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细胞(HS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小鼠E14ESC诱导为拟胚体(EB),收获的EB细胞以Transw 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分别在人AGM区、胎肝(FL)或骨髓(BM)基质细胞饲养层上进一步诱导分化,分为EB对照、AGM诱导、FL诱导、BM诱导、AGM+FL诱导和AGM+BM诱导共6组。分别收获各组EB来源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Sca-1+c-K it+细胞含量,并进行各系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分析。结果显示:经不同基质细胞饲养层诱导后EB来源细胞中Sca-1+c-K it+细胞比例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1),AGM+FL诱导组为(21.96±2.54)%,显著优于其它诱导组(p<0.01),AGM+BM诱导组阳性细胞比例亦较单纯BM诱导组明显增加(p<0.01);EB对照组造血集落产率明显低于其它诱导组,AGM+FL、AGM+BM诱导组集落产率较高,尤以AGM+FL诱导组最佳(p<0.01)。结论:人AGM区基质细胞有助于维持一定的原始HSC数目及高增殖潜能,在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基础上可明显提高FL或BM基质细胞对ESC源性原始HSC的进一步扩增作用。
- 蔡耘张绪超陈惠芹吴北燕黄绍良
- 关键词:主动脉-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胚胎干细胞
- 含人AGM区、胎肝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程序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被引量:2
- 2011年
- 背景:前期已分别制备人主动脉-性腺-中肾区基质细胞系及胎肝基质细胞系,发现前者可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目的:模拟胚胎发育过程中永久造血发育的时空顺序,探讨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胎肝(FL)及骨髓(BM)基质细胞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的支持作用,以寻求更佳的诱导条件。方法:将小鼠E14胚胎干细胞诱导为拟胚体(EB),并利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依次在人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胎肝及骨髓基质细胞饲养层上进一步诱导分化,按不同诱导阶段分为拟胚体对照、EB/AGM、EB/AGM+FL和EB/AGM+FL+BM共4组。共培养6d后分别收获各组拟胚体来源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Sca-1+c-Kit+细胞含量,进行各系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分析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结论:①EB/AGM+FL组和EB/AGM+FL+BM组收获细胞涂片均发现原始造血细胞。②拟胚体来源细胞经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后Sca-1+c-Kit+细胞明显升高(P<0.05)。③拟胚体对照组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EB/AGM+FL、EB/AGM+FL+BM组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计数亦较EB/AGM组明显增高。提示AGM+FL和AGM+FL+骨髓基质细胞微环境对原始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效应均明显高于单纯主动脉-性腺-中肾饲养层。
- 蔡耘张绪超陈惠芹黄绍良
- 关键词:主动脉-性腺-中肾区骨髓胚胎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