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5篇“ 主要造林树种“的相关文章
- 广东省丘陵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生长表现
- 2024年
- 掌握树种生长发育特性是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对森林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东江林场15个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16 a生和7 a生林分生长变化,以期为丘陵地区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个树种间16 a生胸径、树高和冠幅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造林后7年内的生长表现,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等在8~16 a生长速度下降明显;木荷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等则生长较快。通过聚类分析将15个树种分为三类,南酸枣、荷木、黧蒴、火力楠、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山桂花Paramichelia baillonii、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属于速生树种,樟树Camphora officinarum、青冈Quercus glauc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翻白叶树、红锥属于中等速生树种,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属于慢生树种。研究通过对比各地树种的生长表现,提出丘陵地区树种选择和应用建议,对森林质量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 许伟兵李炜桢李兆佳王伟璇孟诗原宋玉林赵志刚
- 关键词:丘陵地区适地适树树种选择
- 祁连山东端浅山区造林立地条件调查及主要造林树种选择
- 2024年
- 为了有效推进祁连山浅山区的造林绿化工作,选择适合的区域造林树种,对祁连山东端浅山区立地条件进行调查。通过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地形位置和不同深度土层采样,分析测定土壤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调查发现该地区土壤土层较浅且有机质含量不足,为造林贫瘠地;不同试验区域、不同地形位置和不同土层间土壤营养成分差异显著,造林绿化要分区域和地形位置选择适宜树种。综合考虑立地特性和气候因素,提出祁连山东端浅山区分区域和地形位置适宜栽植树种及造林方法。
- 季立荣王多文吕晓霞于柱英安万秀
-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造林树种选择
- 干旱胁迫对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水力结构的影响
- 2024年
- 以1年生木麻黄、尾巨桉、马大相思和黑木相思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轻度、中度、重度处理,探讨不同滨海沙地造林树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水势及不同器官水力学性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叶片水势在干旱胁迫下均低于对照,但不同叶位的叶片水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木麻黄中部和顶部叶片的水势在中度胁迫时增高,尾巨桉和马大相思底部叶在重度干旱时水势显著下降(P<0.05),其中部和顶部叶水势在重度干旱时上升,黑木相思各叶位在干旱条件下的平均水势均高于其他3个树种;尾巨桉和马大相思根部的导水率均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黑木相思根和枝的导水率在重度干旱时却较中度升高,4个树种茎的导水率在遭受轻度干旱时均显著高于对照;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4个树种不同器官的比导率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再降的趋势(除黑木相思的根和枝外)。可见,不同滨海树种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采取的适应策略不同,马大相思和黑木相思采取降低根的导水率和比导率、提高茎和枝的导水率和比导率来适应轻度干旱,而木麻黄则采取提高根和茎的导水率、降低枝的导水率来适应轻度干旱。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木麻黄、尾巨桉和马大相思各器官的比导率均下降,黑木相思通过降低根和枝的导水率和比导率、增大水势延迟叶片脱水来适应中度干旱逆境,结果对滨海沙地耐旱树种的选育及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张马啸黄小艳邹志广李树斌潘辉周丽丽
- 关键词:干旱胁迫水势导水率
- 西宁市南北山主要造林树种的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 2024年
- 为探讨西宁市南北山典型造林树种的土壤水分特征,揭示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选取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区为典型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其含水率及物理性质,分析不同造林树种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大小依次为天然草地(15.40%)>人工灌丛(14.19%)>人工油松林(13.01%)>人工云杉林(12.16%)>人工杨树林(11.77%),土壤物理性质表现为人工杨树林>人工油松林>人工云杉林,且0~100 cm土层内土壤水分随林龄、林分结构及立地条件改变而存在差异,并出现土壤水分亏缺现象。根据西宁市南北山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采取合理的乔灌草搭配模式进行人工造林是维持土壤水分平衡的关键。
- 杨维李慧婷季海明
- 关键词:造林树种林分结构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质
- 湖北主要造林树种生态区划研究
- 2023年
- 利用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杉木、南方型黑杨、湿地松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信息及气候、地形和土壤等42个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开展4个树种生态栽培区划研究,探讨4个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MaxEnt模型预测AUC值为0.855~0.951,通过环境变量的筛选,模型预测精度提高0.23%~3.59%。生物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在4个树种适生区预测模型构建过程中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是影响树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中海拔在湿地松、日本落叶松和南方型黑杨中的贡献率均排在首位,达到31.48%~47.80%。4个树种的生态区可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分别绘制了各树种的适生地理分布图,并从整体上明确了这4个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即鄂西北、鄂西南和鄂东南地区适宜发展杉木人工林,鄂中江汉平原地区主要为南方型黑杨,鄂北和鄂东丘陵岗地主要为湿地松,鄂西亚高山区适宜发展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 杜超群吴昊袁慧许业洲
- 关键词:主要造林树种最大熵模型生态区划环境变量
- 西藏阿里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扦插育苗及营造林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西藏阿里地区植被稀少、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为加速乡土树种育苗扩繁,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采用不同年份班公柳和秀丽水柏枝插条设置无地膜、有地膜、ABT1号生根粉5个浓度梯度(CK、50、100、150、200 mg/L)处理进行扦插试验,选取沙柳、班公柳、秀丽水柏枝设置插杆长度30、40、50 cm+露出地面长度0、5、10 cm插杆造林试验,选取蒙古柳、沙柳设置平茬(1/2)、平茬(1/3)、未打头(CK)平茬复壮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覆膜较无地膜能提高30%扦插成活率,二年生班公柳和秀丽水柏枝插条生长指标最好,ABT1号生根粉浓度为100 mg/L时,班公柳(84.6%)和秀丽水柏枝(100%)成活率最高。(2)沙柳(96%)和班公柳(80%)的插杆造林成活率较高,秀丽水柏枝成活率最低,3种柳树在高度、地径、丛生数上体现出不同优势。(3)不同程度的柳树平茬营造林成活率可达62.5%以上,平茬(1/2)成活率最高,在平茬复壮后分枝数翻倍增长。在阿里地区扦插育苗扩繁是可行的,不同插杆方式、平茬复壮均可提高营造林成效。
- 王玉婷辛福梅格桑曲珍单增罗布
- 关键词:扦插育苗营造林
- 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幼苗期生物量分配特征与异速生长模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东北地区10种主要造林树种幼龄期各组分生物量分配特征,建立并筛选单树种和全树种最优生长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生物量尤其是幼龄林生物量估算提供模型参考。【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控制试验样地内,2021年7―8月份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全株取样,每个树种选取15~21株个体,共计200株。测量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并计算地上部分以及整株生物量。以基径和树高为自变量,以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和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幂函数等形式的回归方程,构建单树种和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并通过决定系数、参数显著性以及赤池信息标准(AIC)等指标筛选最优模型。【结果】1)10个树种的生物量总体呈现出茎干生物量占比最高(45%)、根系生物量次之(35.5%)、叶片生物量最低(19.5%)的分配格局。随着基径增长,茎干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叶片生物量占比呈下降趋势,根系生物量占比变化不明显。2)10个树种的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以幂函数形式为主,单树种生物量模型以Y=a(D^(2)H^(b)和Y=aD^(b)为最优形式;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则以Y=a(D^(2)H^(b)和Y=aD^(b)H^(c)为最优模型形式(D为基径,H为树高,a,b,c分别为方程系数)。【结论】幂函数形式为生物量最优模型,其中单树种生物量模型具有更高拟合优度,适用于特定树种生物量的精确估算,而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则对区域性的生物量估算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 周昊叶尔江·拜克吐尔汉何怀江张春雨赵秀海郝珉辉
- 关键词:生物量
- 4种广西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广西主要造林树种与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方法]以杉木、相思、巨尾桉、灰木莲4个南方速生造林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状况。[结果]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以及共生固氮菌数量以灰木莲人工林地最多,总微生物数量达到277 859.5×10^(7)个/g,生物活性最丰富;不同季节间,细菌数量在不同树种人工林中均为最多,平均占比达到0.97%;不同季节间微生物及固氮菌数量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树种人工林中差异极显著。[结论]从土壤微生物角度来看,4个南方速生树种中,灰木莲具有较大的生长优势。
- 温志伟
- 关键词:杉木相思巨尾桉灰木莲
- 亚热带3种主要造林树种凋落叶分解的主场效应特征
-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凋落物基质质量、外界环境和分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分解的主场效应是除基质质量和物理化学环境外生物作用控制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又一重要表现,可影响分解模拟精度...
- 周长剑
-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
- 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和木质部栓塞抗性研究
- 黄土丘陵区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经过退耕还林工程,水土流失和植物多样性虽然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水资源不能满足植物水分需求成为制约人工林生长和恢复的瓶颈。为了分析不同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机制,本研...
- 芦东旭
-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木质部黄土丘陵区
相关作者
- 张建国

- 作品数:363被引量:2,712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杉木 沙棘 玉米 杉木人工林 人工林
- 余新晓

- 作品数:760被引量:9,112H指数:5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侧柏 土地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
- 陈丽华

- 作品数:249被引量:2,774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根系 油松 抗拉强度 刺槐 林木根系
- 赵忠

- 作品数:279被引量:2,469H指数:2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刺槐 黄土高原 山杏 大扁杏 四倍体刺槐
- 张学培

- 作品数:69被引量:92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研究主题:晋西黄土区 黄土区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