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30篇“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文章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于清晨采集6 mL空腹血,离心处理后将血清标本分成2份,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及前S1抗原(Pre-S1 antigen,Pre-S1Ag)。比较2种方法检测HBV阳性检出率、血清标志物阳性率及诊断效能。结果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在观察组中HBV感染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37);2种检测方法在对照组中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2,P=0.442);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b阳性率、HBc Ab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较酶联免疫吸附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均具有良好价值,但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准确度更高,利于提高HBV感染诊断效能,为临床后续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刘晓倩王辉揭勤琴
关键词: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标志物
北京市朝阳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常住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流行情况随年龄、时期、出生队列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1~75岁常住人口中进行抽样,收集其人口学信息的同时采集静脉血3~5 mL,使用化学免疫发光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检测,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和内生因子法分别估计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和乙肝感染率的年龄、时期、队列等效应。结果三次调查显示朝阳区常住居民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化率2.61%、2.50%、2.52%,P=0.830,χ^(2)=0.374)。乙肝感染率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40~岁年龄组最高,队列暴露风险随出生年代增加而减小。结论北京市朝阳区HBsAg阳性率处于乙肝中流行区水平;乙肝暴露风险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出生队列的增加而减小。
李倩陈梦圆刘瑶瑶梁妍齐啸吴钶张政庞星火马建新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乙肝感染率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乙型肝炎患者160例,均接受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分析其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效果。结果本组患者HBsAg、HBcAb与HBeAg均为阳性82例,HBsAg、HBcAb与HBeAb均为阳性60例,其他异常结果18例;82例HBsAg、HBcAb与HBeAg均为阳性的患者HBV-DNA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患者中HBeAg阳性率高于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张秋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三种方法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评估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应用时间分辨萤光分析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甘南州人民医院接诊的2 00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3种诊断方式(TRFIA、ECLIA、ELISA)检测,分析3种检验方式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诊断效果。结果 TRFIA诊断与ECLIA诊断在HBsAg、HBeAg的阳性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ECLIA诊断在抗HBs、抗HBe、抗HBc的阳性率(59.65%、25.65%、56.00%)明显高于TRFIA诊断(57.50%、25.00%、4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0、11.077、162.000,P<0.001)。TRFIA诊断与ELISA诊断在HBsAg、HBeAg的阳性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RFIA诊断在抗HBs、抗HBe、抗HBc的阳性率(57.50%、25.00%、47.90%)明显高于ELISA诊断(51.40%、21.55%、4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00、65.000、93.000,P<0.001)。ECLIA诊断与ELISA诊断在HBeAg的阳性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ECLIA诊断在抗HBs、抗HBe、抗HBc的阳性率(59.65%、25.65%、56.00%)明显高于ELISA诊断(51.40%、21.55%、4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000、78.000、255.000,P<0.001)。结论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应用时间分辨萤光分析法、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的效果具有与相似性,临床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周毛吉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江苏省1~6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及HBV病毒载量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1~6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并对组合模式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病毒载量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20年江苏省6个国家监测点1~69岁常住人口进行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对HBsAg阳性者血清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共调查4502人,检出8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其中模式9(未感染)检出率最高(占42.00%),其次是模式8(仅抗-HBs阳性,占33.56%);1~4岁组以单一抗-HBs阳性的模式8检出最高(77.29%);5~69岁组以全阴性的模式9为主(44.26%)。模式8以有免疫史人群为主(占63.53%),且在有免疫史人群中构成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82.39,P<0.05)。HBsAg阳性人群的模式1(大三阳)与模式2(小三阳)HBV病毒载量M(P_(25),P_(75))分别为2.8×10^(8)(975.0,8.5×10^(8))、268.3(43.8,1.3×10^(3))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4,P<0.05);2组HBV病毒载量主要为高水平复制(占66.67%)和低水平复制(占33.36%),HBV高病毒载量与HBeAg水平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江苏省乙肝防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免疫空白,需加强免疫。5岁以下人群以人工免疫为主,成年人群以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式为主;HBeAg水平与HBV DNA病毒载量密切相关。
邓秀英高君胡莹陆培善郭宏雄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病毒载量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88例,分别运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阳性率高于化学发光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的结果一致性程度为高度一致或一致性极强。结论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均可有效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HBsAg、HBeAg检测更为敏感。
户丹张宪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
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关系探讨
2021年
分析探讨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我院检验科经酶联吸附试验检测为乙肝大、小三阳的432例儿童血标本开展回顾性分析,同时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以此判定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小三阳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例数为290,HBV-DNA阳性例数为200,阳性率为68.97%,大三阳组(HBsAg、HBeAg、抗-HBc阳性)例数为142,HBV-DNA阳性例数为139,阳性率为97.89。结论:HBsAg与HBeAg均可以作为临床检测乙肝病毒感染与复制的常用指标,为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可将乙肝病毒定性与HBV-DNA定量检测同时进行,以此为后续诊治提供参考意见。
吴金瑶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DNA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在不同性别患者间的差异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索不同性别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和血清学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55例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并在HBeAg是否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情况下分别比较了不同性别患者:HBeAg或抗-HBe、HBsAg、抗-HBc和HBV DNA:ALT、AST和GGT:TBil、Alb、Glb、PT、INR和PLT的相关性。结果在HBeAg阴性患者中,男性血清中的HBsAg和HBV DNA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分别为1696 IU/mL比137.9 IU/mL,P=0.0294;1.84×10^(7)拷贝/mL比6.69×10^(7)拷贝/mL,P=0.0039)。HBsAg在男性患者中始终与HBV DNA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女性患者的这一相关性在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后消失(P=0.5506);在HBeAg未发生转换时,男性患者的HBsAg水平与TBil和PT水平负相关(P=0.0158及P=0.0317)。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性别患者不仅HBV DNA和HBsAg水平存在不同,其他血清学指标中也存在显著区别。
方钟王丛黄玉仙陈良张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量患者机体血清HBeAg、HBsAg、HBeAb、HBcAb及HBV DNA水平,并检测HBcAb IgM阳性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分析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水平和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sAg、HBeAg水平均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HBcAb、HBeAb水平均与HBV-DNA水平无关(均P>0.05)。HBcAb IgM阳性患者HBcAb IgM水平和HBV-DNA水平无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血清HBeAg、HBsAg水平均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HBV M和HBV DNA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可有效监测HBV的动态变化,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李洁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DNA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奉城医院进行检验的200份疑似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00份血液标本均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HBV-DNA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这200份血液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是:其中有107份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大三阳"(HBsAg、HBeAg、HbcAb检测的结果均呈阳性),有74份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检测的结果均呈阳性),有19份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其他异常结果(除大三阳和小三阳以外的异常检测结果)。与检测结果为小三阳、其他异常结果的检测标本相比,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为大三阳的血液标本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在HBV-DNA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检测标本中,HBeAg的阳性检出率高于HBsAg的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袁勇夏鑫杭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乙型肝炎

相关作者

黄永富
作品数:35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哮喘 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 IL-13
章励
作品数:3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HBSAG 阳性模式 HBSAB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侯佩强
作品数:70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流感病毒 肠道病毒 EV71 基因序列
王蕾
作品数:179被引量:69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HBSAB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慢性乙型肝炎 肿瘤标志物
高锋
作品数:185被引量:85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透明质酸 肿瘤 ELISA 乳腺癌 CD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