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0篇“ 乳房重建“的相关文章
巨大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真皮蒂即刻乳房重建
2025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1例巨大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将乳腺切除后保留适当皮瓣体积,利用真皮蒂进行即刻乳房重建保留了乳房的形态。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乳头乳晕缺血等情况。棉签轻触乳头评估乳头感觉和勃起功能良好。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无肿瘤复发。本研究显示采用个体化设计,将乳腺切除后保留适当皮瓣体积,利用真皮蒂进行即刻乳房重建以保留乳房的形态是可行的,本方法为乳腺巨大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肿瘤整形手术设计思路。
刘凯文王胜利王焱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即刻乳房重建个体化设计保留乳房乳腺切除
腔镜下假体乳房重建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2025年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乳腺癌手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以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乳腺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日趋成熟。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乳腺腔镜手术具有独特的美学优势,尤其是在乳腺癌根治即刻假体乳房重建手术中,腋窝淋巴结切除、乳房腺体切除及假体乳房重建等术式的搭配组合,使得乳房表面皮肤在重建后没有明显瘢痕。相较于开放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腔镜下假体乳房重建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康复快、留痕轻。本文总结了腔镜下假体乳房重建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王悦宋锦渲张军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重建假体植入
自体及异体组织材料在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乳房重建是目前乳腺外科发展的新趋势。按乳房植入物类型可将重建材料分为自体组织和异体组织两大类,自体组织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自然的外形效果在临床广泛应用,而异体组织材料(如硅胶假体)因操作简便、恢复快等优势成为即刻重建的主流选择。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需求及远期获益选择最佳的乳房重建材料成为现阶段讨论的焦点。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材料的优化、个性化重建方案的制订、并发症的长期管理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以提升乳房重建术的安全性、效果和稳定性。
陈薇覃舒婷莫军扬卢林捷曹一鸣贾月娇陈海珍周聪
关键词:乳房重建自体组织
基于三维扫描成像的乳房重建术前辅助决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扫描成像的乳房重建术前辅助决策系统及方法,包括:采集拟定模块,用于采集并获取患者的目标乳房重建数据;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采集到的所述双侧乳房的影像学数据,创建三维乳房模型;差异计算模块,用于对两...
杨佳菲卞薇薇孟刘晶李卓雅刘莺张亦陆玮徐华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方法选择研究进展
2025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乳腺癌发病率不断提高,乳房缺损或不对称畸形患者人数持续增多,愈来愈多女性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技术改善乳房形态及美观,减轻术后心理负担,重塑女性身体完整度。目前,即刻乳房重建术主要包括自体组织乳房重建与植入物置入乳房重建,两种术式各有优劣,临床对乳房重建方案的选择尚未明确,寻找安全性高、美观度高、手术风险低的乳房重建方案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现综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方法选择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
苏明唐丹萍王萍何谦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切除术改良根治性乳房重建
双腔圆形软组织扩张器在即刻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双腔圆形软组织扩张器在即刻乳房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乳腺癌切除术后即刻埋置双腔圆形软组织扩张器的两期法假体乳房重建的连续1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双腔圆形扩张器的扩张理念、埋置方式、型号选择,总结扩张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Ⅱ期置换假体术后从乳房下皱襞位置、乳房突度、乳房容量三方面评价重建乳房的美学效果。结果:选用400 mL扩张器3例,600 mL扩张器13例。组织扩张中位周期为4.0(2.0,5.0)个月,平均注水扩张量(538.8±111.7)mL,上、下囊腔注水量比例平均为45.4%±8.4%。Ⅱ期假体置换过程中下皱襞位置均未再进行调整,置换假体的中位体积为395(345,410)mL。围术期1例患者扩张期间出现血清肿,局部抽吸后好转。Ⅱ期术后平均随访(9.0±3.6)个月,重建乳房美学评价为优者占81.3%(13/16),假体包膜挛缩分级为Ⅰ级和Ⅱ级者占75.0%(12/16)。结论:应用双腔圆形软组织扩张器可有效扩张乳房下极皮肤,个性化控制乳房上、下极扩张比例,有效避免扩张期间的扩张器上方移位,从而为Ⅱ期假体置换提供良好基础。
马建勋布希李比
关键词:乳房重建
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术后感染预测模型构建及防控策略
202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制订术后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某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160例,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皮瓣缺血、皮瓣坏死、假体外漏、异物反应、高血压、预防性运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剂量、HGB、PT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皮瓣缺血,皮瓣坏死/假体外漏,异物反应、预防性运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剂量是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Nomogram预测模型AUC=0.800,诊断价值良好。结论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吴娟郭丝锦郝遥郭程程王廷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感染防控策略
成像技术在DIEP乳房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乳房重建是乳腺癌患者肿瘤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乳房重建的术前规划至关重要,立体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外科医师对血管解剖的理解,为乳房重建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外科医师可通过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技术在术前获取患者详细的解剖信息。混合现实技术可提高术前规划的效率,为外科医师提供一个沉浸式和交互式的环境,以实现三维(3D)重建的可视化和操作。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乳房形态学和体积的测量更加准确。因此,术前规划在乳房重建中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蒋焱鑫魏在荣肖顺娥
关键词:影像学皮瓣移植DIEP乳房重建3D打印
一种扩张器及采用该扩张器的乳房重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张器,包括:扩张囊,柔性质地,能够随其腔体中的流体量增加以膨胀;连接于所述扩张囊开口处并导通的导引管;连接于导引管背向扩张囊一端并导通、用于引入流体的注射阀;注射阀具有注射口,注射口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张仔昂龙婕秦子衿周旭华陈果张宇歌高博涛
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的9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情况将患者分为未重建组83例和重建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切除术后乳房重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未重建组和重建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发病部位、婚姻状况、术后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年龄、TNM分期、文化程度、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12,95%CI:1.225~2.983)、TNM分期(OR=2.614,95%CI:1.637~4.176)、文化程度(OR=2.063,95%CI:1.246~3.413)、居住地(OR=2.252,95%CI:1.404~3.612)、医疗费用支付方式(OR=1.809,95%CI:1.053~3.108)均是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切除术后乳房重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率为15.31%,选择重建手术的比例不高,主要受年龄、TNM分期、文化程度、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
宋鹏飞白宾赵永强王雷秦双薛会朝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切除术乳房重建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吴炅
作品数:186被引量:1,476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前哨淋巴结 保乳
李赞
作品数:270被引量:1,148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 乳房重建 外科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彭翠娥
作品数:101被引量:723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房重建 乳腺癌术后 生活质量 口腔癌 个案管理
周波
作品数:109被引量:606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乳房重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 乳腺癌术后
吕春柳
作品数:114被引量:606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乳房重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 乳腺癌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