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篇“ 于连形象“的相关文章
- 《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解读
- 2024年
- 司汤达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红与黑》围绕主人公于连,讲述一个普通人奋力抵抗社会、不甘平庸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主人公于连坚持不懈地与封建社会斗争,从到德·瑞那尔家中当教师,再到侯爵府任职,最终走向断头台。作者以细致的语言刻画于连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于连复杂多变的个性特征、利益至上的爱情观念、遗世独立的英雄情结、幻想破灭的悲惨结局。
- 杨晶
- 关键词:《红与黑》
- 《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解读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司汤达是法国知名作家,其作品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形象莫过于《红与黑》中的于连这一角色。学术界以及文学界均对“于连”这个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研究,有的学者将他看作伪君子,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于连是当时法国小市民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出类拔萃的野心家。本文通过分析《红与黑》的故事脉络并结合相应的写作手法对书中于连的人物形象以及个性特征进行深入解读。
- 李晓花
- 关键词:《红与黑》平民意识自卑虚伪
- 于连形象在汉语“外国文学史”中的百年沉浮
- 2020年
- 中国汉语"外国文学史"的撰写始于民初。不管在外国文学综合史、区域史,还是在法国国别文学史中,斯丹达尔及《红与黑》基本能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民国时所出的外国文学史,由于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认识还欠全面,且大多是独著形式,因此内容比较粗线条,将于连形象的解读置于启蒙、现实话语的整体框架中展开,但于连野心家形象的表述已很普遍。新中国成立后到八十年代,由于受革命、阶级话语和苏联文学史范型的影响,这一时段的外国文学史充斥着单一的阐述模式,于连成为小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是恶的化身。九十年代以来,因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大量引进,文学解读日益多元,文学史从阶级、革命话语和人性善恶二元对立的模式中抽离出来,于连被视为一个丰满多元、性格特征复杂的奋斗者形象。可以说,于连形象的嬗变沉浮,体现了百年来文学观念、阐释方式、文学史家知识史的进展。
- 管新福
- 关键词:《红与黑》斯丹达尔于连形象外国文学史
- 高加林和于连形象比较
- 2015年
- 《人生》和《红与黑》这两部作品都是以主人公的奋斗历程为线索,塑造了高加林和于连两位奋斗者的形象。这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物,有很大的相似性,又各具特色。对高加林和于连的出身和性格、爱情、人生悲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深刻地了解两位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奋斗悲剧所传达的社会意义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 周冰清
- 《红与黑》男主角于连形象研究
- 2015年
- 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转型之作,《红与黑》自问世以来,以其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玲珑剔透的性格刻画、别出心裁的人物塑造、起伏跌宕的情节架构、广阔绮丽的社会图景深入人心。以下从本书主人公性格分析和存在主义哲学入手,浅析《红与黑》背后的深层精神内涵。
- 胡晓昕
- 关键词:《红与黑》
- 深度解读《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 2014年
- 司汤达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该小说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为背景,以于连和封建贵族的斗争为线索,讲述了主人公于连到德日那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至他被送上断头台的人生经历。在《红与黑》中,作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于连自卑又自尊、妥协又反抗的复杂性格,揭示了于连悲剧人生的性格和社会根源。
- 王菲
- 关键词:自卑虚伪反抗妥协
- 论于连形象在我国建国以来的接受和再阐释
-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文学界对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形象的接受有着几次重大的转变,这其中的每一次转变过程都打上了深刻时代的烙印。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与它所处的时代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不可...
- 赵树新
- 关键词:社会历史背景
- 文献传递
- 背景相同追求不一——拉斯蒂涅与于连形象比较
- 2013年
- 拉斯蒂涅和于连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1799—1850)和斯汤达(1873—1842)分别在《高老头》和《红与黑》中塑造的两个法国王朝复辟时期从社会底层努力向上流社会奋斗的青年。这两个形象一直被评论家称为"个人野心家的典型"。年轻人都有野心,都渴望飞翔,都在努力改变现状,都希望成功,都希望过得更好。通过对拉斯蒂涅与于连的比较,
- 刘琳谷彩平
- 关键词:批判现实主义《红与黑》《高老头》上流社会社会底层
- 于连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被引量:3
- 2008年
- 《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等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思想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于连的生命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常常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物欲世界泯灭了于连的正直和善良,毁灭了于连的人性之美。于连短短一生的经历,说明了在森严的封建贵族等级制度和僵死的门阀观念面前,下层青年无论才华多么出众,其向上爬的野心决不会得逞,等待他们的只有毁灭。
- 冀慧颖
- 关键词:悲剧主人公《红与黑》贵族阶级
- 柳载春:于连式的个人奋斗者——柳载春、于连形象之比较
- 2008年
- 尽管由于民族、时代、社会文化背境的不同,作家思想、个性修养等差异,中国的"个人奋斗者"———柳载春,还是具有了于连等世界文学中"个人奋斗者"的某些共同特质:英俊潇洒的外表与功利主义爱情观,双重性格,多欲的追求。也正是由于上述差异,柳载春缺乏于连等以恶抗恶、不择手段的奋斗方式,他显得谨小慎微,也宽厚仁爱得多,二位青年主人公的不同结局,反映了司汤达、郑君华两位文学家对青年悲剧命运认识的深化。
- 沈有珠
- 关键词:个人奋斗者双重性格
相关作者
- 程龙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红与黑》 自我救赎 自我毁灭 弱者 于连形象
- 夏春莲

-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声训 《红与黑》 反抗性 个人英雄主义 自尊
- 王菲

- 作品数:121被引量:6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出口贸易 煤矿安全 灰色关联分析
- 曲景美

- 作品数:4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红与黑》 虚伪 于连形象 学生语言 学生素质培养
- 冀慧颖

-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
- 研究主题:禁忌 委婉语 社会交际功能 茶叶贸易 《普通语言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