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8 篇“ 亚慢性经口毒性 “的相关文章
浙产山茱萸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90d经 口 毒性 试验观察浙产山茱萸对SD大鼠的健康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包括1个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3个剂量组按2.0、4.0和8.0g/kg·bw设计,分别在饲料中掺入粉碎的山茱萸,连续喂饲13周。观察动物间体重、进食量等一般状况的变化,在试验中期和末期检测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及尿常规,试验期满测定脏器重量,计算脏体比,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试验期内3个剂量组雌鼠和低、中剂量组雄鼠体重和进食情况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 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前半程体重较阴性对照组有明显下降(F=20.657,P_(校正)=0.004),经 Tukey法两两比较,高剂量组雄性大鼠总食物利用率较阴性对照组有明显下降(Q=3.767,P=0.001)。各组大鼠血液学、血清生化、尿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异常,主要脏器重和脏体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脏器均未发现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论浙产山茱萸大鼠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NOAEL值为8.0g/kg·bw,但该剂量可能影响雄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其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孟真 张世鑫 陈苘 严峻 朱周靓 夏勇 郑云燕关键词:山茱萸 亚慢性经口毒性 樟树籽仁油的90 d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评价 被引量:2 2024年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以4.0、2.0、1.0、0.0 mL/kg剂量的樟树籽仁油对4组SPF级SD大鼠(20只/组、雌雄各半)连续灌胃90 d,研究樟树籽仁油的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探明其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靶器官和可逆性。结果表明:90 d经 口 毒性 试验期间,大鼠的活动和生长均正常;除高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各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体质量及其增量、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常规、血生化、血电解质和尿液等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检查未见樟树籽仁油对大鼠的作用靶器官产生有意义的病理变化。综上,樟树籽仁油对大鼠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无剂量-反应关系,对大鼠的作用靶器官无毒害作用且无剂量-反应关系,樟树籽仁油无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其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NOAEL)大于4.0 mL/kg,食用安全性高。 彭婷 梁丽军 曾哲灵 曾哲灵 鄢祥辉 李美娜 余平 万冬满 文学方关键词:毒理学 食用安全性 乳氟禾草灵原药的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被引量:1 2023年 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1995)进行乳氟禾草灵原药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WBC计数降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雄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肾脏器系数偏高;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单核细胞比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肝脏质量及脏器系数均偏高,雌鼠淋巴细胞比例降低。雌、雄大鼠亚 慢性 经 口 最大无作用剂量分别为3.81 mg/kg和3.50 mg/kg。 余晓巍 吴军 詹丽超 胡楚元关键词:乳氟禾草灵 最大无作用剂量 食用色素红曲红的急性和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研究 2023年 目的 通过开展食用色素红曲红的急性和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探讨其食用安全性,为红曲红的风险评估和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急性经 口 毒性 试验采用限量法。KM种小鼠24 h内一次经 口 灌胃给予10 g/kg·bw红曲红,观察动物的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采用148只SPF级SD种大鼠(雌雄各半),主试验组大鼠经 口 灌胃给予0.50、1.08、2.32和5.00 g/kg·bw的红曲红90 d,中期和恢复期卫星组大鼠分别经 口 灌胃给予5.00 g/kg·bw的红曲红45 d, 90 d后继续观察28 d。结果 急性经 口 毒性 试验期间未出现动物中毒反应和死亡,获得雌性和雄性小鼠经 口 LD50>10 g/kg·bw;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期间无动物死亡,红曲红对大鼠一般临床观察、体重和摄食、血液学、血清生化、尿常规、尿生化及病理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红曲红急性经 口 毒性 分级为实际无毒;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雌性和雄性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5.00 g/kg·bw(本试验最高剂量)。 王红霞 谭剑斌 黄振峰 王柯新 陈壁锋 林虹 罗曼思 蒋莹 黄雅怡 黄志彪 杨杏芬 赵敏关键词:红曲红 食用色素 亚慢性经口毒性 安全性评价 戊吡虫胍原药对大鼠的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2022年 [目的]通过经 口 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戊吡虫胍原药,研究戊吡虫胍原药对大鼠的亚 慢性 毒性 作用。[方法]选取60~80 g的Wistar大鼠,共8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雌雄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0、50、250 mg/kg b.w.,连续经 口 给予戊吡虫胍原药90 d,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结果]试验期间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雌性高剂量组第6~8周平均体质量降低(P<0.05)。雌性中剂量组嗜酸性细胞升高(P<0.05),高剂量组网织红细胞、嗜酸性细胞均升高(P<0.01);雄鼠高剂量组的白细胞、嗜酸性细胞、网织红细胞升高(P<0.01、P<0.05、P<0.01)。雌性高剂量组总胆固醇(CHO)、血清胆碱酯酶(CHE)均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降低(P<0.01)。雄性中剂量组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脂(TG)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血糖(GLU)升高(P<0.05)。雌性高剂量组脾脏脏体比偏高(P<0.05);雄性中剂量组肝脏、脾脏、肾脏脏体比偏高(P<0.01、P<0.05、P<0.05),高剂量组肝脏、脾脏脏体比均偏高(P<0.01)。尿常规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戊吡虫胍原药大鼠3个月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的无害作用剂量(NOAEL)为10 mg/kg b.w.,最小有害作用剂量(LOAEL)为50 mg/kg b.w.。 卢昊 黎炎梅 黎炎梅关键词:亚慢性经口毒性 天麻粉的Wistar大鼠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天麻粉对大鼠的亚 慢性 毒性 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方法依据GB 15193.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90天经 口 毒性 试验》进行试验,采用4周龄SPF级健康离乳Wistar大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天麻粉低、中、高剂量组,同时对照组和天麻粉高剂量组增设卫星组。4个主试验组分别给予天麻粉0、2.0、4.0和8.0 g/kg(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量的0、40、80和160倍)掺入基础饲料,2个卫星组剂量分别为0和8.0 g/kg,连续喂饲90 d,恢复期28 d。第45 d卫星组大鼠颈静脉丛采血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第90 d主试验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常规、血凝及生化指标,取肝、脾、肾、肾上腺、睾丸、附睾、子宫、卵巢、脑、心脏、胸腺称重并计算其脏体比,并对脑、垂体、心脏、甲状腺与甲状旁腺、胸腺、肺、肝、肾、肾上腺、脾、胃、胰腺、大肠、小肠、肠系膜淋巴结、睾丸、附睾、卵巢、子宫、膀胱、前列腺等进行病理学检查。恢复期结束后(第118 d)检测卫星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雌、雄各剂量组大鼠在日常表现、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及血生化检查、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这些指标中,均未见与受试物相关的毒理变化。与卫星对照组相比,雌、雄卫星高剂量组大鼠在日常表现、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及血生化检查、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这些指标中,亦均未见与受试物相关的毒理变化。结论天麻粉大鼠90 d经 口 毒性 试验NOAEL为8.0 g/kg。 夏莹 唐晓荞 柯翔鸿 田辉 袁媛 曲敏关键词:亚慢性毒性 WISTAR大鼠 对赛北紫堇总生物碱的急性、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研究 2019年 目的评价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对小鼠的急性、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方法总生物碱用85%乙醇提取,酸化除杂、碱化沉淀获得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利用寇氏法测定赛北紫堇总生物碱的LD50。将昆明小鼠分为4组:空白组、低剂量组(5.0mg/kg)、中剂量组(10.0mg/kg)、高剂量组(20.0mg/kg),每组12只,雌雄各半,对小鼠进行28 d的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研究。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自由饮水。经 眼球取血,利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分析。利用生化试剂盒测定血清AST、ALT、GRE、BUN、TG、T-CHO、ALB含量。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计算脏器指数,并用HE染色法观察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对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口 服时的LD50为42.9 mg/kg。亚 慢性 毒性 研究发现,给药组雌鼠体重低于雄鼠。雌鼠心脏指数明显低于空白组;雄鼠低、高剂量组的肺指数与空白组相比明显降低。与空白组相比药物组雌鼠WBC、Mon、Neu、Eas、Lym、RBC、HGB、HCT、RDW-CV、RDW-SD升高,P<0.05;雄鼠的Neu、Bas、RBC、HGB、HCT、RDW-CV、RDW-SD、PLT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雌鼠中、高剂量组的ALT、BUN、TG均高于空白剂量组(P<0.05);雄鼠低、中剂量组的ALT,低、高剂量组的AST小于空白剂量组;雄鼠3个剂量组的ALB均比空白组高;雄鼠高剂量组的CRE高于空白组。雌鼠空白、低、中、高剂量组的AST、BUN高于雄鼠。雌鼠药物组的ALB低于雄鼠,AST、BUN高于雄鼠;雌鼠高剂量组的TG高于雄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组织支气管产生炎性浸润;肝组织产生炎症浸润,肝细胞核萎缩,肝索结构模糊,局部水肿;肾脏出现凝固性坏死。结论急性小鼠出现中毒表现;亚 慢性 小鼠肝、肾损伤严重,且雌鼠损伤大于雄鼠。 李珂 华玉美多 杨占婷 张得钧 李占强 樊海宁 芦殿香关键词:总生物碱 小鼠 急性 亚慢性 毒性 嘧草硫醚原药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在研究嘧草硫醚原药对大鼠的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基础上,初步探讨其作用的靶器官。方法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半,分别用含0、15、60和240 mg/kg嘧草硫醚原药的饲料连续90 d经 口 喂饲,观察各组动物实验中的临床表现、食物利用率、体重变化情况,实验末期测定相关的血液和尿液学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试验期间,雌雄各剂量组动物活动正常,未见明显中毒体征和异常表现。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淋巴细胞百分比(The Ratio of Lymphocyte,LYM%)明显降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百分比(The Absolute Ratio of Neutrophils,GRA%)明显升高。中、高剂量组雄鼠尿素氮(Urinary Nitrogen,BUN)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肌酐(Creatinine,CREA)升高;中、高剂量组雌鼠的白球比(The Albumin and Globulin Ratio,A/G)明显增高;中、高剂量组雌鼠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球蛋白(Globulin,GLB)明显降低。高剂量雌鼠的肝脏重量及肝脏系数明显升高。病理结果显示高剂量组部分动物肾间质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和肝脏有轻度脂变。结论嘧草硫醚原药对雌、雄SD大鼠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分别为11. 8 mg/(kg·bw·d)和11. 2 mg/(kg·bw·d),其长期暴露对动物肝肾具有潜在的毒性 作用。 易吉平 吴军 张丽娜 詹丽超 蔡拓关键词:最大无作用剂量 毒性 苦参碱母药的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研究 [目的]研究苦参碱母药对大鼠的主要亚 慢性 毒性 作用及无明显损害作用剂量,为安全生产及慢性 毒性 实验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大鼠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方法进行,设0、40、... 谢国秀 熊莉娟 罗勇兵 贾菠 戴黎光 李启富 万筱荣 周银平关键词:亚慢性毒性 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进行大鼠亚 慢性 经 口 毒性 试验,获得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水平。方法将80只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3个染毒组每天的染毒剂量分别为111、333和1 000 mg/kg HBIW,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淀粉溶液灌胃,连续给药90 d。实验结束后经 腹主动脉采血,分别进行血液生化、血常规和凝血指标分析。对所有动物行大体解剖,取其脏器进行称重,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000 mg/kg染毒组雌、雄性大鼠血小板压积(PCT)[(1.37±0.21)%,(1.40±0.27)%]、PLT[(1 587.56±243.62)109/L,(1 694.40±308.87)109/L]以及雌性大鼠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29.741.24)%明显升高(P〈0.05),1 000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13 37±2 04)%、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16.65±0.44)pg、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25±0.27)fl明显降低(P〈0.05);333和1 000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心[(0.34±0.04),(0.34±0.04)]与肝[(2.59±0.13),(2.85±0.37)]脏器系数明显升高(P〈0.05),333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以及111 mg/kg染毒组雌性大鼠肺脏器系数[(0.72±0.22),(0.69±0.10)]明显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333和1 000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分别有2和3只出现肝细胞嗜酸性变,并伴有肝细胞轻度肿胀;333 mg/kg染毒组雄性大鼠肺脏出现炎细胞浸润,1 000 mg/kg染毒组出现肺泡上皮细胞肿胀。结论 HBIW可能造成大鼠免疫力降低和轻度贫血,其对大鼠毒性 作用靶器官为肝脏和肺脏,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11 mg/kg。 刘志永 高俊宏 王鸿 岳红 高永超 卢青 孙成辉 宋建伟关键词: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最大无作用剂量
相关作者
黄建勋 作品数:125 被引量:638 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1,2-二氯乙烷 原药 正己烷 毒理学 化学品 朱勇 作品数:48 被引量:103 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SD大鼠 亚慢性毒性 亚慢性经口毒性 急性毒性 亚慢性 杨校华 作品数:62 被引量:89 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亚慢性毒性 亚慢性 毒性研究 亚慢性经口毒性 安全性评价 陈琼姜 作品数:68 被引量:95 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亚慢性毒性 SD大鼠 亚慢性 毒性研究 亚慢性经口毒性 顾刘金 作品数:86 被引量:161 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亚慢性毒性 亚慢性 SD大鼠 毒性研究 亚慢性经口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