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6篇“ 交感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章
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交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交感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00例交感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每日1次,治疗7次后休息1 d,治疗14次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尿去甲肾上腺素(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TCD、BAEP及尿NA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牖穴“龙虎交战”针法是治疗交感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张继玉王鼎皓陈蓉吉学东邓学娟贺成彪李天慧程鹏
关键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针刺龙虎交战针法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颈椎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交感颈椎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后,两组头痛、肩颈痛、眩晕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颈椎病效果较好,能够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黄国源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推拿
崔述生运用“调督助阳以健神府”诊治交感颈椎病经验
2024年
交感颈椎病呈现高患率,多伴情绪抑郁状态。崔述生教授认为交感颈椎病合并抑郁乃督脉元阳不足,脾生化乏源而致。督脉为精明之府,是其他脉络联结之重要通道,是一身阳气输布所系;督脉通利则神府明健、骨正筋柔;督阳调则五脏和,以养精神,疏抑郁。通过口服方药、推拿点穴、捏脊调督、走罐闪罐、运动康复及心理开导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交感颈椎病,每获良效。
吴寿长崔述生郭丁嘉杨欣玥刘殿龙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抑郁督脉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0例交感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疗法(推拿配合揿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超声检查指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交感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症状,调节椎动脉血流,提高临床疗效,且具备安全性。
丁晓燕张晓贝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推拿
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交感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2023年
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交感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84例交感颈椎病患者(均来自我院,2018.6-2019.6),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分析实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轻疼痛、降低复发风险,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韩宝军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高压氧康复治疗临床疗效
通络舒筋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交感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交感颈椎病采取通络舒筋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交感颈椎病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n=42,采取通络舒筋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与对照组(n=42,采取中医推拿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眩晕、肩颈痛、头晕以及基底动脉、椎动脉VS、VD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交感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单纯采取中医推拿的效果较差,将其与通络舒筋汤进行联合治疗,能够使疗效得到提升,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更佳,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陈勇
关键词:中医推拿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9月于郓城县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的60例交感颈椎病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各30例。参考组患者采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中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交感神经症状(EESQ)评分、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考组的70.00%(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EESQ评分均降低,SF-36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患者的VAS、EESQ评分均低于参考组,SF-36评分高于参考组(均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田闽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超声引导交感型颈椎病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交感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椎动脉血流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交感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40例交感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均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交感颈椎病疗效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情,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椎动脉血流情况。
尤海波牟建勋马海涛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椎动脉血流
交感颈椎病患者的抑郁情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了解交感颈椎病患者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现状,分析其关系。方法 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四川省某中医院就诊的220例交感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所用量表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分析研究对象的抑郁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SDS得分(53.99±10.52)分,SSRS得分(32.99±7.78)分;并发抑郁的发生率为66.36%(SDS得分≥50分)。与非抑郁组相比,抑郁组的女性构成比和未婚人数占比高,平均年龄偏大,平均交感颈椎病程长(P<0.05);同时,抑郁组的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及各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交感颈椎病程、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交感颈椎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相关性密切。结论 交感颈椎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以改善其抑郁症状。
陈文英罗建杨希刘芮寒钱俊辉金龙曾孟林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抑郁社会支持
牵引联合中药外敷配合治疗交感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年
分析、评价交感颈椎病治疗,以牵引联合中药外敷为干预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对象:交感颈椎病患者。以2019.07为最初选入时间。以2021.09为最终纳入日期。共选入7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处置。其一为参照组,共39例,单独应用牵引疗法进行干预。其二为试验组,牵引联合中药外敷疗法。对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干预前后NDI评分、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检验。结果:(1)干预前试验组、参照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性较弱,P>0.05。干预后,前一组头晕、颈部疼痛、恶心、耳鸣等积分均比后一组低,P<0.05。(2)干预前试验组、参照组各项NDI评分无较大区别,P>0.05。干预后,后一组阅读、工作、注意力、娱乐等所得分数均比前一组高,P<0.05。(3)干预前试验组、参照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无较大区别,P>0.05。干预后,前一组入睡时间、失眠效率、时间、障碍等评分均下降,且数值更低,P<0.05。(4)试验组临床疗效比参照组优异,P<0.05。(5)干预前试验组、参照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较大区别,P>0.05。干预后,试验组疼痛评分比参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予以交感颈椎病患者干预,以牵引联合中药外敷为治疗手段,临床价值确切。除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外,还可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同时,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有利于促进临床效果提升。
邹波
关键词:中药外敷交感型颈椎病

相关作者

杜建明
作品数:35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推拿 骶管冲击 交感型颈椎病 小针刀 推拿治疗
田小武
作品数:65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骶管冲击 推拿 交感型颈椎病 小针刀 腰椎间盘突出症
陈剑峰
作品数:69被引量:261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交感型颈椎病 小针刀 骶管冲击 推拿 疗效观察
杨智杰
作品数:27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推拿 骶管冲击 交感型颈椎病 小针刀 神经根型颈椎病
汤建华
作品数:20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骶管冲击 交感型颈椎病 小针刀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