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9篇“ 产科服务“的相关文章
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下的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
2024年
目的:探讨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下的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产科2021年8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产科基础管理。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产科基础管理+中医药管理)。分别于管理方案实施后1、2、3、4、5、6个月时,进行结构性服务能力、过程性服务能力、结果性服务能力的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构性服务能力、过程性服务能力、结果性服务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在产科领域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潜力。可以从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等多方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
李伟晶雷丹洋陈雨霞
关键词:产科
人工智能——助力产科服务提升
2024年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兴起,使得人工智能迅速进入各行业。已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引入医学领域,逐渐成为整合和分析医疗保健大数据的工具,以辅助医务工作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目前,在产科领域,人工智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如在母胎监测、疾病预测预警和预后评估,以及诊疗决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助力产科服务,保障母儿健康。
陈艳红陈敦金
关键词:人工智能预后评估诊疗决策产科服务
现代产科服务体系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现代产科服务体系(MMSS)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MMSS服务体系,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不良妊娠结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高及出生头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及家属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SS服务体系在母婴健康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优化母婴服务流程,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卢磊
教会医院产科服务与地方社会 ---以汉口协和医院产科工作为例 (1931-1949)
2023年
近代教会医院和传教士医生是现代产科服务在中国各地传播扩散的有力推手,在改善地方妇婴卫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汉口协和医院产科部为例,利用该医院1931年至1949年出版的年报,结合定性和定量资料来看该医院产科服务的发展,尝试分析现代化产科服务如何在人口增长、自然灾害与战争相继发生的汉口发展演变。概言之,这一时期汉口协和医院产科服务的影响力渐增,同时所接诊产妇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变化。该个案也反映出现代产科在近代华中城市的推广与地方社会、人口及时局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李明慧
关键词:产科服务
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为了解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为政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产科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1—12月采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设计《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情况调查表》,收集2019年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数据,2016—2019年机构活产数从湖南省妇幼卫生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获取。结果2019年长沙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共74家,以公立医院为主(33.78%),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08%)和民营医院(22.97%)。全市共有产科床位2790张,其中床位利用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58.94),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65)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4.24)。全市共有产科医师966人,其中服务效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192.06),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27)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8.31)。全市共有助产士739人,其中服务效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233.74),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4.69)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8.31)。结论各类助产机构、各区域间产科床位利用情况不均衡,助产人员配置待进一步优化;建议通过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科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区域性信息化建设、保证危重孕产妇救治床位等措施,在缓解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的同时,保障母婴安全。
黄倩樊小兰祖月娥纪榕荣李维芳
关键词:产科服务
应用QFD理论提高产科服务管理质量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QFD理论在产科服务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起对分娩的产妇在常规产科管理基础上实施QFD理论,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随机选择298例产妇选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孕产妇护理依从性、焦虑评分。结果:经比较,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人文知识、专业技能、管理制度落实、服务流程再造及医院层级支持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护理依从性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焦虑评分≤6分的产妇人数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P<0.05)。结论:应用QFD理论在产科服务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产妇护理依从性,从而降低产妇的焦虑问题。
谢苏红郑聪霞
关键词:产科护理质量
安徽省产科服务资源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产科服务资源,为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对产科服务资源配置进行工作调度提供依据,确保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目标。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全省产科服务资源数据。结果 2016年,全省开展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共有1 346家,其中妇幼健康机构(妇幼保健所/计划生育服务站)有42家(3. 1%),公立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有241家(17.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751家(55. 8%),民营医院有305家(22. 7%),其他性质医疗机构7家(0. 5%)。全省共有产科床位25 335张;产科医生7 103人,助产士5 013人,合计12 026人;全省住院分娩805 156人。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建成100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其中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27个,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73个。结论各地区产科资源发展不平衡,皖北地区助产资源相对匮乏;妇幼健康机构的产科建设亟待加强;民营医院对缓解助产资源紧缺有积极作用,同时应加强对其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快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增强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张媛马新计国平吕丽君
全面两孩政策对广州市中心城区产科服务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全面两孩政策对广州市中心城区产科服务的影响,为合理制定妇幼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活产儿数、≥35岁产妇比例、第2次分娩产妇比例、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住院分娩活产儿数分别为89 464、103 578、108 793人,2016、2017年较2015年分别增长15.78%、21.61%。与2015年各季度比较,活产儿数从2016年第2季度开始出现增长,2016年第4季度达到高峰,同期增长9 550人,增长幅度高达40.67%;与2016年各季度比较,2017年各个季度活产儿数进一步增长。≥35岁产妇比例从2016年第3季度开始上升,2017年第1季度达到高峰(23.35%),随后缓慢下降至21.74%。第2次分娩产妇比例从2016年第2季度开始上升,2017年第1季度达到高峰(50.94%),随后缓慢下降至49.05%。2015-2017年广州市中心城区剖宫产比例分别为37.72%、36.25%、38.76%,3年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间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新生儿早产发生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广州市中心城区短期内出现生育高峰,高龄、第2次分娩产妇比例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对产儿科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肖辉云于佳肖晚晴刘品佳邹兴文莫伟健
关键词:高龄产妇产科服务新生儿并发症
“潜在危重病”信息化管理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潜在危重病"信息化管理在产科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潜在危重病"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产科质量管理中应用"潜在危重病"信息化管理,有助于系统观察产妇病情,及时进行有效评估,发现异常,给予早期救治,有效避免病情恶化或加重,减少产妇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周芳萍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产科质量
嘉兴市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服务能力调查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嘉兴市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服务能力,为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表,对嘉兴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各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业务量、产科床位、产科医生和助产士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嘉兴市各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为47.90%~99.58%,平均73.57%;每千分娩量产科床位数为27张。产科医师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分别占31.92%、33.17%和34.91%;助产士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分别占8.67%、33.24%和58.10%;产妇分娩人数与产科医师人数比为138.72∶1,产妇分娩人数与助产士人数比为160.77∶1。结论嘉兴市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服务能力基本满足要求,但存在产科医务人员紧缺、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汤雪娟谭洁肖霞
关键词:产科医务人员

相关作者

钱序
作品数:189被引量:1,574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妇女 产前诊断 唐氏综合征 生殖健康 青少年
汪金鹏
作品数:60被引量:28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研究主题: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 青少年 生殖健康 孕产妇死亡率
梁霁
作品数:66被引量:420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妇女 生殖健康 宫颈癌筛查 儿童 影响因素
胡文玲
作品数:23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研究主题: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 公平 产科 人力资源
杜立燕
作品数:32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
研究主题:妇幼保健机构 公平 人力资源 发生率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